海运| 陆运| 空运| 综合物流| 船务新闻| 口岸/园区| 贸易| 宏观经济| 产业经济| 时政新闻| 图文天下| 物流专题| 物流网评| 贸易专题| 财经观点| 深度观察| 贸易网评

学者建议中国使用“镜像策略”应对贸易争端

收藏 www.jctrans.com 2013-6-27 10:55:00 中国新闻网

导读:24日至26日在北京举行的全球价值链与经济结构调整国际讨论会上,有学者表示,面对产业升级中带来的贸易争端,中国应当积极合理地在贸易摩擦中进行反制,才能从中寻得合作空间。

  记者 丁栋

  随着参与国际贸易程度提高及新兴优势产业的涌现,中国与发达国家间的贸易摩擦日益频繁。24日至26日在北京举行的全球价值链与经济结构调整国际讨论会上,有学者表示,面对产业升级中带来的贸易争端,中国应当积极合理地在贸易摩擦中进行反制,才能从中寻得合作空间。 

  “中国加工贸易的出口额中,仅有不到一半来自本国的贸易增加值创造,而加工贸易却在中国的出口中占比40%以上,在一些复杂度较高的行业,该占比为30%甚至更少”,出席本次会议的三位学者,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魏尚进、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首席经济学家Robert Koopman与高级经济学家王直的一项研究指出,中国出口的每1美元中,只有不到50美分的收入是真正流入中国企业的。

  “如果从贸易增加值创造的角度来重新审视贸易数据,中国对美国和欧盟的贸易顺差将骤降41%和49%之多,而日本的情况恰好相反,其对美国和欧盟的贸易顺差激增40%和31%”,在这项研究中,三位学者估算了世界主要国家进出口中的重复计算部分,得到了更为准确的贸易数据计算结果。这项结果表明,中国的出口其实并没有看起来那样庞大。

  清华大学教授鞠建东认为,想要彻底改变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实现经济转型,中国还需要应对相当多的挑战。除了自身因素之外,跨国企业的技术垄断也增加了中国转型的难度。

  “中国有必要使用‘镜像策略’应对发达国家挑起的贸易摩擦。积极合理地在贸易摩擦中进行反制,能够帮助中国实现与发达国家间的贸易合作”,鞠建东表示。

  他解释说,所谓“镜像策略”是指如果一国对于另一国某行业或企业进行贸易制裁,则该国即选取对方同一行业,或者相似企业进行相应的反制裁。“镜像策略”的基本原则是损失对等与被动发动原则:反制裁的力度应当与遭受的损失相当,同时不主动制造贸易摩擦。

  “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和中国成功进行反制就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案例”,鞠建东分析说,镜像策略的基本思想来源于演化博弈论中“以战止战(tit for tat)”策略,通过对不合作行为的惩罚,使合作成为博弈的均衡状态。“贸易摩擦本身并不是我们追求的,但是积极果断的反制能够成为贸易谈判的筹码,遏制发达国家挑起更多的贸易争端。”

  此次讨论会由中国商务部、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清华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对外经贸大学共同主办。(完)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