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 陆运| 空运| 综合物流| 船务新闻| 口岸/园区| 贸易| 宏观经济| 产业经济| 时政新闻| 图文天下| 物流专题| 物流网评| 贸易专题| 财经观点| 深度观察| 贸易网评

中德贸易相互依存度上升

收藏 www.jctrans.com 2013-5-29 9:52:00 国际商报

导读:德国和中国贸易相互依存度上升,贸易模式由优势互补向相同产业间贸易转变,德企业面临中国企业的直接竞争。实施以利益平衡为基础的双边经济政策符合两国利益,中德两国政府和企业可以就公平竞争、有效保护知识产权等议题开展交涉,维护自身权

  德国贝塔斯曼基金会和Prognos公司3月19日发布的研究报告称,分析1992年~2010年中德双边贸易数据后可知,德国和中国贸易相互依存度上升,贸易模式由优势互补向相同产业间贸易转变,德企业面临中国企业的直接竞争。实施以利益平衡为基础的双边经济政策符合两国利益,中德两国政府和企业可以就公平竞争、有效保护知识产权等议题开展交涉,维护自身权益。

  德国对中国商品依存度较高

  1992年以来,德国对中国产品的依赖性大幅上升,因为中国已成为很多产品的领先生产国,德自中进口总额也相应增长。几乎所有德国行业对中国的依赖性均大幅上升,特别是初级产品和终端产品的依赖性显著上升。依赖性最大的产品由劳动密集型产品逐步向资本密集型、高技术含量产品转变,工业国在华投资企业在这些产品的出口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华为、中兴、联想等中国企业所占出口份额逐步增加,证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预期成果。

  世界贸易的快速发展已经催生了多个可作为替代国的新兴国家,德国自中国进口的大部分消费品可由这些国家生产。Prognos公司采用联合国Comtrade贸易统计数据库的数据,将直接依赖度(指某商品进口额占该国该商品进口总额的比例)与可替代程度(介于0~1之间,数值越小则越容易找到进口替代源)相乘,算出依赖度,以此说明中德两国贸易的依存程度。例如,中国是德国服装纺织品的传统进口来源国。1992年~2010年,自中国进口占德进口总额比例由7%提高至31%。同时,印度、孟加拉、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也相继成为服装纺织品出口大国,可以取代中国对德出口。

  2010年,德国对中国依赖性最大的产品为船舶,中国占德船舶进口比例高达45%,远高于中国占全球船舶市场份额(约25%),但由于船舶单价较高、每年进口数量差别较大,并不能证明德国已经离不开中国造船业。中国占德国办公机械、数据处理设备进口总额43.7%,比中国占全球市场份额高6.7%。其中,笔记本电脑占比最大。尽管许多国家可成为德国进口替代源,但由于自中国进口绝对值太大,万一中国停止对德出口,短期内德国很难找到质优价廉的替代源。

  中国部分初级产品和个别消费品对德经济具有关键影响

  2010年,在德国对华依赖性最高的100类产品中,一半以上为纯消费品。尽管大部分中国消费品占德进口比例较高,但这些产品容易在全球市场上采购,可替代性较强。

  除消费品外,德国主要从中国进口初级产品,其工艺日趋复杂、技术含量提升,很多产品难以从其他国家寻找替代源。1992年,初级产品占德自中国进口总额23%,主要为低技术含量产品,至2010年占比已超过40%,其中,1/4以上为广播通讯产品,如半导体电子元件等。德国对中国原材料的依赖性较强,给德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风险。

  此外,笔记本电脑等部分产品既可作为消费品,又可作为投资品,无法归入上述三类。2010年,德国自中国进口笔记本电脑76亿美元,进口依赖度居第11位。中国是全球最大笔记本电脑生产国,如中断出口短期内将导致供应短缺、价格上涨,对德国经济将会产生巨大影响。

  比较德国对华依赖性最大的产品可以看出,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发展。1992年中国对德出口以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2010年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出口显著增加。如果这种变化持续下去,20年后中国将不再对德出口廉价产品,中国企业将进入迄今为止由德国企业垄断的行业。为了保住在全球市场上的地位,德国企业一方面要继续向中国和其他新兴国家转移产能;另一方面必须加大研发投入,以创新产品催生并占领新市场。

  中国自德进口不断攀升

  1992年以来,中国自德进口增长了多倍,中国部分行业对德国的依赖性大幅增加,主要原因是:中国实施对外开放政策后经济高速发展,进口需求远高于同期全球出口的增长水平。2010年中国进口额为1992年的18倍,同期全球出口额(不含中国)仅增长了4倍。多数行业对德直接依赖度也出现上升,特别是汽车业、机械制造和航空航天业自德进口占比不断提升。在高技术领域,中国对德产品依赖性上升。1992年,钢铁制品、发电设备曾跻身进口依赖度前五位,2010年已让位给航空航天产品和轨道交通车辆。医疗设备、测量和控制技术则一直位居前五。中国对德依赖度体现了德国制造业的核心优势。2010年,机械设备在依赖度和进口比例两项指标上分别居第1、2位。德国车辆及零部件占中国进口总额近1/3,但车辆及零部件容易从其他国家寻找替代进口源,因此,中国对德汽车业的整体依赖度低于机械设备。

  德国机械设备铸就中国出口辉煌

  在100种中国对德依赖度最大的产品中,约60种为机械设备,其中,大部分产品用于中国的出口导向型行业,前三名中纺织机械占两席,凸显了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对中国出口的重要性。如果德国停止出口机械设备,中国经济将面临困难,特别是出口导向型行业将深受其害。其他百强产品主要为初级产品。2010年德国对华出口乘用车113亿美元,占中国乘用车进口额近40%,占德对华消费品出口总额70%以上,但中国对德国车辆的依赖度仅为0.01,在所有产品中居第209位。预计在2020年前中国中产阶层和富裕阶层对高档车的需求还将显著增长,为德国汽车制造业提供巨大商机。

  1992年德国已对华出口大量投资品,在中国投资品进口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当年出口的机械设备主要用于纺织服装业、食品工业等传统消费品生产行业。2010年,纺织服装生产设备仅占中国自德进口总额7%,技术含量较高的特种设备占比大幅度上升,主要用于生产半导体、金属加工、太阳能板等重点出口产品。

  中德贸易模式将转变

  上述分析表示,中德两国相互依赖度不断加深,双边贸易以跨行业贸易为主,消费品换取特种投资品仍是目前中德贸易的首要特点。大部分进口产品对本国制造业形成重要补充,未带来直接竞争。但以下做法正在使中国企业逐步成为世界领先的技术企业,并给双边贸易带来巨大影响:通过吸引发达工业国的直接投资、组建合资企业,中国正在由“世界工厂”向技术与知识密集型产业基地转变;中国企业加大自主研发投入,进入技术要求更高的价值链中高端环节;劳动成本不断上升使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利润空间缩小,倒逼中国加大产业结构调整;近年来中国企业开始收购全球市场上的技术领先企业,以实现赶超式发展。目前中国和德国之间约80%贸易额是在传统成本优势互补模式上进行的,产业间贸易仅占德中贸易额20%。未来产业间贸易将成为德中贸易的主流,与目前处于同一发展水平的工业国之间贸易类似。越来越多的德国企业将面临中国企业的直接竞争,德国企业只有保持技术领先优势,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继续在中国市场上大显身手。

物流新闻手机客户端免费下载 安卓用户下载

本文关键词:德国,中国,贸易,进口,机械设备

【发表评论】 共有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