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 陆运| 空运| 综合物流| 船务新闻| 口岸/园区| 贸易| 宏观经济| 产业经济| 时政新闻| 图文天下| 物流专题| 物流网评| 贸易专题| 财经观点| 深度观察| 贸易网评

中国煤企,拿什么比拼进口煤

收藏 www.jctrans.com 2013-4-22 9:56:00 中国煤炭报

导读:在4月16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召开的一季度煤炭经济运行分析座谈会上,多年来习惯听到的“同比增长”,很多变成了“同比下降”。各地各企业的煤炭售价,几乎无一例外地同比下降,降幅还很大。

  在4月16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召开的一季度煤炭经济运行分析座谈会上,多年来习惯听到的“同比增长”,很多变成了“同比下降”。各地各企业的煤炭售价,几乎无一例外地同比下降,降幅还很大。连很多产煤大户的煤炭产量,也出现了同比下降。

  例如,多年产量飙升的内蒙古,一季度煤炭产量2.17亿吨,同比下降791万吨,其中央企产量下降115万吨,地方煤企产量下降676万吨。再如,神华集团、山西同煤集团这样的大型煤企,若与去年相同口径比较,今年的产量也是同比下降的。山西阳煤集团、焦煤集团和晋煤集团,黑龙江龙煤集团以及河南义煤集团等企业,一季度煤炭产量也有所下降。

  专业人士称,如果我国煤炭市场想保持供需偏紧状态,目前2.82亿吨的全社会库存量,应减少1.5亿吨左右。限产保价的呼吁从一年前开始不绝于耳。虽说刚开始很少有人相信煤炭行业能真正抱团取暖,但从实际情况看,迫于市场强大压力,煤炭企业是相对理性的。一季度我国煤炭生产8.3亿吨,同比减少800万吨,消费9.1亿吨,同比增长1.5%。

  进口煤冲击

  在产能还在继续释放、经营压力很大的情况下,煤炭产量反而减少,对于企业来说,实属不易了。但煤炭社会库存丝毫没减,因为一季度煤炭净进口7796万吨。中国煤炭工业协会预测,今年全年我国煤炭净进口或将超过3亿吨。有煤炭企业甚至认为,今年的煤炭净进口可能会达到3.5亿吨至3.8亿吨。

  这的确让国内的煤炭企业很恼火。来自内蒙古煤炭行业管理部门的代表说:“我们国内主要产煤地都限产了,进口煤增长这么多,我们的限产不会起多大的作用。”在一季度煤炭经济运行分析座谈会上,进口煤基本成了众矢之的。

  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通报的一季度煤炭经济运行情况,目前进口煤对国内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不仅沿海市场,河南、安徽、湖南、湖北等内陆地区的煤炭市场也受到严重影响。同时来自澳大利亚、加拿大、俄罗斯、美国的炼焦煤进口量快速增长,对国内炼焦煤市场造成较大冲击。前两个月,进口炼焦煤1255万吨,同比增长54.9%,占国内炼焦煤消费量的近20%。另外,进口秩序混乱,高灰、高硫、低发热量和含有重金属元素的劣质煤大量进口,冲击国内煤炭市场的同时,又加重了对环境的破坏,连累了国内煤炭行业的形象。

  单个企业对进口煤的“控诉”就更多了。

  安徽淮南矿业集团所在的华东、华中市场均出现大量进口煤,导致该集团煤炭售价大幅下降。其煤炭板块实际已出现亏损。虽然该集团有电力板块作为赢利点,仍难弥补煤炭损失。

  比国内喷吹煤平均低100元/吨的进口喷吹煤在今年二三月份陆续到港,唐钢集团、鞍钢集团等很多钢厂都有订购,阳煤集团一季度喷吹煤外运同比下降18.5%,在3月初到4月底,很多喷吹煤的用户基本停接。

  龙煤集团所在的东北市场,同样受到冲击。鞍钢集团一季度进口炼焦煤47万吨,价格比国内同等煤炭低150元/吨至180元/吨。经满洲里和绥芬河两个口岸进口的俄罗斯煤炭也在逐年增加,去年达到200万吨。

  座谈会上,几乎所有煤炭企业的代表都谈到了进口煤。有些企业呼吁限制煤炭进口,有些提议抬高进口门槛,也有建议调整进口关税的,包括在当下还能保持较高利润的神华集团的代表,也建议限制劣质煤进口。

  突破口在哪儿

  从利用资源的角度讲,进口煤炭无可厚非,何况市场经济条件下,限制进口要符合贸易规则。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认为,对待进口煤,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建议去规范。全国有近1000家有资质进口煤炭的企业,去年进口煤中有4000多万吨褐煤,目前进口煤中也确实有大量劣质煤,这需要有关部门配合,去规范煤炭进口,减少劣质煤对国内市场的冲击。煤炭企业中,也有不少在从事煤炭贸易,首先应该从自身做起。

  国产煤和进口煤的竞争,说到底还是成本的竞争。去年此时,华电集团煤炭事业部有关负责人说过,应该想想,为什么国产煤运到港口,还竞争不过漂洋过海而来的外国煤呢?而现在,进口煤冲击的市场已超出沿海港口,加上一次次转运,还能与当地煤炭抗衡,为什么?

  国内煤炭的成本,除了煤矿自身效率的因素,还有税费、运费的因素。目前国内稍老一点的煤企,商品煤综合售价已接近成本,有些老企业出现亏损,有些在微利运营。各企业都有自身难处,大量减产不现实。但企业内部是不是能权衡一下,对效率低、煤质差的矿井,是否能限产、停产,留些高效矿井跟进口煤比拼?去年此时,煤炭企业的库存是4000万吨,现在已到7800万吨。全社会接近3亿吨的煤炭库存中,只有这部分是掌握在煤企自己手里,能否先把这部分去掉点?税费负担过重,能否集中精力咬住不合理收费和价格调节基金,尽量要求减轻税费成本?

  竞争就是这么残酷。在一个相对开放的市场中,对手不会管你是否在负重爬行,消费者不会在意你们的起点是否一致。进口煤在一定程度上将倒逼国内煤企苦练内功,不断提高效率和竞争力。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