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 陆运| 空运| 综合物流| 船务新闻| 口岸/园区| 贸易| 宏观经济| 产业经济| 时政新闻| 图文天下| 物流专题| 物流网评| 贸易专题| 财经观点| 深度观察| 贸易网评

专家开出两剂药方避贸易摩擦

收藏 www.jctrans.com 2013-10-22 9:30:00 上海证券报

导读:昨日,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刑厚媛在出席“中国经济十月谈”时建议,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核心是绕过贸易壁垒,深入国际市场腹地,通过跨国并购实现属地化投资,提高竞争能力。

  中国已连续17年成为全球遭受贸易摩擦最多的国家,那么中国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如何规避这一风险?昨日,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刑厚媛在出席“中国经济十月谈”时建议,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核心是绕过贸易壁垒,深入国际市场腹地,通过跨国并购实现属地化投资,提高竞争能力。原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则表示,加强进口是减少贸易摩擦的有效途径。

  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和世界第二进口大国,随之而来的便是大量的贸易纠纷。今年上半年,共有15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发起39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金额达20.9亿美元。以光伏业为代表的“成也国际市场、败也国际市场”的教训更是给中国企业家上了一课。

  在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主办的中国经济十月谈第六场报告会“生意谈:中国如何与世界谈生意”上,刑厚媛认为,中国应发挥储蓄率高、外汇占比高等、技术适用性强等优势,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通过跨国并购在海外直接投资设厂,就地生产、就地销售,来绕过贸易壁垒,直接向海外市场提供服务。“所以我们不仅仅是提供商品,更重要的是要提供服务。现代制造业就是先进的制造业加上现代的服务业,才能实现中国的工业化。”

  数据显示,跨国并购在对外投资中的地位正日益提高。自2008年以来,中国企业已经进行了数百起跨国并购,包括吉利收购沃尔沃、中海油布局尼克森以及双汇收购美最大猪肉生产商等。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度达878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7.6%。

  对于外贸摩擦,龙永图认为,我国多进口也是减少贸易摩擦的有效途径。龙永图指出,中国实现外贸大国目标首先要成为最大进口国,所以在调整外贸政策的时候,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进口上,一方面可以降低贸易摩擦,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进口世界先进零部件、原材料和品牌,实现中国制造由低水平向高水平的转变。

  对于最近比较热议的太平洋(601099,股吧)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议(TPP),龙永图认为,WTO多哈谈判迟迟没有进展,在此情况下,世界上部分国家开始搞双边或多边自由贸易协定,推动全球贸易体系继续向前。事实上,区域和双边贸易协定都是多哈回合的铺垫和补充。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