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 陆运| 空运| 综合物流| 船务新闻| 口岸/园区| 贸易| 宏观经济| 产业经济| 时政新闻| 图文天下| 物流专题| 物流网评| 贸易专题| 财经观点| 深度观察| 贸易网评

看待中国经济 需要新视角

www.jctrans.com 2016-3-7 11:35:00 第一财经日报

导读:近期以来,在中国GDP增速“破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回落以及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的背景下,一些担忧,甚至唱衰中国经济的声音开始出现。

  近期以来,在中国GDP增速“破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回落以及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的背景下,一些担忧,甚至唱衰中国经济的声音开始出现。继“中国经济"硬着陆"不可避免”说法出现后,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穆迪日前将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调降至负面,今年两会期间,对于中国经济的担心和忧虑,也成为部分媒体关注的焦点。

  上述经济指标下滑确属事实,但以这些指标来观测经济,属于传统的、以往的视角。在3月6日举行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首场记者会上,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就指出,当前应该用经济进入新常态这个视角来看待中国经济,而新常态对中国经济最核心的是三个概括: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此外,中国经济尚具备物质基础雄厚、市场需求巨大、区域发展空间广阔、生产要素质量提升等有利条件。

  无独有偶,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之中,李克强总理亦提出了“新经济”的概念。即在传统拉动经济“三驾马车”中的投资、出口效用逐渐式微之际,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加快成长,以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分享经济发展,建设共享平台,做大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集群,来打造动力强劲的新引擎。

  每一个经济发展阶段均有其增长引擎,以改革开放三十余年发展历程为例,改革开放之初到20世纪末的近二十年,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是满足民众的吃穿等基本需求,因此主要发展引擎是纺织、农产品(000061)加工以及初步的汽车和建筑行业;20世纪末以来,以改善性需求为主的房地产、汽车、基建、电子等行业,以及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出口贸易,成为了近十几年中国经济的引擎。当前,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动力转换下的“新经济”需要打造新的增长引擎,而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无疑是“新经济”时代的新引擎。

  从新引擎视角来看,刚刚过去的2015年均有较大发力,高技术产业方面,第三代核电技术取得重大进展,国产C919大型客机总装下线,量子通信、中微子振荡、高温铁基超导等基础研究取得一批原创性成果;与此同时,服务业已成第一大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上升到50.5%。

  然而,更应该看到的是差距。一方面,中国科研支出位居世界第二位;另一方面,2015年中国国家创新能力世界排名仅第18位,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始创新能力还不强,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不少行业,如汽车、电子,乃至机械设备,其核心技术仍旧滞后。所以说,比增加投入更加重要的,是令投入转化为经济发展新动能。

  至于现代服务业,虽然近年发展迅猛,占经济比重有较大提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十分明显。以文化娱乐、体育、旅游等产业为例,中国的文化出版、电影和体育产业世界影响还很弱;而旅游业近年虽然以20%以上的年增速增长,但“天价虾”、“天价鱼”等也凸显旅游服务质量不高。因此,在市场十分广阔的前景下,现代服务业的提升空间还很大。

  千帆竞发,百舸争流。如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看待中国经济需要新的视角。同时,今年也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因此,让“新经济”时代的新引擎启动,既可打消大众对于中国经济前进的疑虑,也令所谓中国经济“硬着陆”不可避免的预言落空。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