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 陆运| 空运| 综合物流| 船务新闻| 口岸/园区| 贸易| 宏观经济| 产业经济| 时政新闻| 图文天下| 物流专题| 物流网评| 贸易专题| 财经观点| 深度观察| 贸易网评

中国经济着力稳增长

www.jctrans.com 2015-8-7 11:15:00 上海金融报

导读:中国经济2015年上半场已经走完,成绩单为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主要指标逐步回暖,经济运行呈现缓中趋稳、稳中有好的发展态势。

  中国经济2015年上半场已经走完,成绩单为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主要指标逐步回暖,经济运行呈现缓中趋稳、稳中有好的发展态势。但另一方面,中国经济仍在以25年来最慢的速度增长,部分经济数据表现不佳,未来下行压力明显。不久前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强调“高度重视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结合当前背景,分析人士称,下半年中央战略中心仍在经济建设,稳增长政策仍会持续发力,而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正在酝酿中

  上半年增长基本“达标”

  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GDP增长7%。中央政治局会议总结道,上半年经济增长与预期目标相符,主要经济指标有所回升,结构调整继续推进,农业形势持续向好,发展活力有所增强。同时坦诚目前中国经济所面临的问题,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一些企业经营困难,经济增长新动力(310328)不足和旧动力减弱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

  目前,中国经济在筑底中挣扎,是市场的普遍看法。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8月1日联合发布数据显示,7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0%,此前两个月该数据一直“横行”在50.2%。

  从分项指数来看,各项订单指数均小幅下降,显示国内外市场需求水平仍不够稳定;采购量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进口指数也都小幅下降,反映企业信心不足,去库存活动仍有可能继续。

  “7月份PMI指数小幅下降,但仍在50%的荣枯线上,表明未来经济增长总体仍然趋稳,但稳定的基础不够巩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员张立群说。

  另一项先行指标也暗示经济趋稳的基础仍需夯实。之前公布的财新中国制造业PMI初值较6月终值下降1.2个百分点至48.2%,创下15个月新低。8月3日,7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终值发布,为47.8,比初值进一步下调。

  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8月1日在上海举行的“2015中国资产管理年会”上表示,上半年经济运行缓中趋稳,稳中向好,但未来下行压力仍然不小。

  盛松成指出,虽然经济运行出现向好势头,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企业微观主体仍然反映困难较大;二是地方政府性债券风险需引起关注;三是银行风险逐渐暴露,预计二季度净利润增速还会下降,在强调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同时,也要关注银行业的稳健经营。他具体分析称,企业的主要困难是需求不足、产品价格下降、成本上升、资金周转困难。央行调查统计司调研显示,多数企业二季度经营状况并未好转,企业对未来前景也不乐观。

  他预计,今年安排的2万亿元置换债券未必能完全覆盖到期债务,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风险尤其要引起重视,不少融资平台的投资以公益性项目为主,偿债资金主要来自土地收益;当前土地市场不景气,地方政府收益有限,因此需要关注平台的资金链问题。“下半年房地产市场可能出现回升势头,对经济会有一定的拉动作用。”盛松成称。

  对于国内房地产投资要多久才可能恢复,瑞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表示,目前来看,房地产调整刚刚行至中局,尽管在一系列房产政策调整之后,销售在二季度出现了回暖,但房地产市场的调整还没有结束;从房地产投资来说,更相关的是在建面积、在建规模,从这个角度来说,在建面积和在建规模会持续往下走,还需要两年左右的时间,房地产投资才会有明显的回升。

  目前经济在筑底中挣扎,但在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副总经济师陈中涛看来,“经济平稳的态势并未改变。”他提及两个重要依据:一是,PMI分项指数中,生产指数仍保持在较高水平,且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上升;二是,就业基本稳定,从业人数仍保持在正常水平。

  此外,近期公布的7月非制造业PMI在上升通道中继续前进,从上个月53.8%微升至53.9%。财新/Markit8月5日联合公布,中国7月服务业PMI为53.8,自上月的五个月低点51.8回升,并创下11个月高位。当月服务业新业务指数稳步回升,是服务业活动回暖的重要拉动因素。“这说明在经济下行过程中,服务业表现出更大的韧性,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经济在结构转型。”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宏观经济研究主管章俊表示。

  下半年经济稳中趋升

  “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增速经历了一轮下台阶的过程,实际经济增速逐渐从双位数下降至7%左右。7%的增速虽然如年初确定的增长目标所预期,是新常态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然结果,但也引发市场对经济缺乏增长动能的担忧。不过,机构人士普遍认为,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变,下半年将持续回稳。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陈东琪表示,今年上半年按季度统计的GDP增长是一条直线,但按月度统计的主要经济指标大部分表现为温和的“V”型曲线,显示主要经济活动自四五月以来开始回稳向好。他指出,从供给看,占GDP比重近90%的工业和服务业止跌回稳,必然推动总体经济止跌回稳,经济在二季度回稳而不是继续下行是有产业支撑的。

  此外,机构也持同样观点。渣打银行最新报告就指出,预计三季度中国GDP增长将开始逐步复苏;2015年初迄今未偿信贷规模扩大约达14%,历史经验显示,这一宽松信贷环境对实体经济的支撑效果一般需6—9个月方能明显显现,假定政策放松立场得以延续,预计三季度经济企稳迹象将更广泛地扩大至整个经济体。

  在渣打银行大中华区经济学家丁爽看来,中国宏观经济正初步显露企稳迹象,支持性宏观政策似乎已遏制住增长动能的进一步减弱,三季度GDP增长将开始逐步复苏;假定政策放松立场得以延续,预计三季度经济企稳迹象将更广泛地扩大至整个经济体。

  着眼长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表示,从需求的角度来看,高投资要调整到位,从供给的角度来看,也必须大幅度去产能,这样才能和已经下降的需求相适应,才会找到中高速增长的均衡点,这就是所谓的转型再平衡。“估计在今后一两年时间内,有可能探明底部。”刘世锦说,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经济增速由过去10%左右的高速增长转入中高速增长阶段,下一步要解决的一个根本性问题,是如何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陈东琪则表示,上半年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断释放出改革开放红利,极大地激发了企业和投资者的积极性,增添了市场活力,为实现7%左右的增长目标提供了持续性源泉。“新市场主体大多从事金融、健康、信息、旅游等服务业,市场创新意识和技术创新能力都很强,这为宏观经济持续增长提供了巨大的微观动力。”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乐观预测:“三、四季度GDP季节性调整后的季度环比增长可能分别为7.8%和7.3%,隐含的同比增长率分别为7.1%和7.0%,全年经济增长率预测仍维持7.0%不变。”

  巴克莱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常健则表示,虽然中国二季度GDP及工业生产数据好过市场预期,但企业活动仍然疲弱,中国经济增长进入“L”形态,估计下半年增长将与上半年持平。她预测三季度中国GDP增长保持7%的速度,而四季度的GDP约为6%,全年约为6.8%。

  宏观经济“稳”政策定调

  未来,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走向如何,多方分析认为,考虑到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偏大,更多稳增长措施将在三季度陆续推出。巴黎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陈兴动表示,近4个季度以来,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比预期要大;尽管5月份以来,一些数据有所变动,但还看不出有明确好转的迹象;我们能否对当前经济增速下行置之不理,任由其继续探底甚至突破底线?还是应启动新一轮经济增长,用增量来解决存量的问题?

  陈兴动倾向于后者。“如果把中国经济增长比作开车,车现在出了一些毛病,我们是停下来修理,还是边开边调整?如果停下来修理,很可能会失去很多机会,也可能修着修着发现根本修不好,车反而很难再开起来了。从正面来看,我们要实现中国梦,经济增长是基础。2020年GDP要在2010年基础上翻一番,达到全面小康,算下来GDP增长率年均不能低于6.7%。从反面来看,如果经济增速慢下来,会面临各种风险。”陈兴动表示。

  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稳增长的政策基调十分明显。政治局会议指出,面对目前经济下行压力,宏观政策要“稳”:一是,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不变调,继续减轻企业负担,引导和撬动更多民间资金增加投入;二是,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保持合理的流动性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和水平。国泰君安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任泽平分析认为,政治局“定调”宏观经济“稳”政策,透露出宏观调控新思路和新组合:财政加力和货币政策观望。

  任泽平分析称,“前期由于财政在推动债务置换,稳增长更多靠宽货币,但对实体经济传导效果有效。近期猪价大涨、宏观滞涨风险上升、美联储加息预期、资本流出压力等因素制约货币政策腾挪空间,6月以来货币政策选择观望。而财政加力增效则在盘活存量和开口子。”

  7月29日,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全国财政工作视频会议上对下半年财政工作做了更详细的部署,明确了积极财政政策加力增效、规范推进PPP、规范地方政府债务、引入更多投资引导基金、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等五大重点,强调积极发挥好财政职能作用,着力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交通银行(601328)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提出建议,要提升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效率,改善财政政策对经济的支持能力和平衡作用。

  货币政策方面,兴业银行(601166)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下半年货币政策应维持现状。鲁政委表示,上半年向好的经济数据使实现全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的压力骤然减轻,下半年的货币政策应该会维持现状。

  近一段时间以来,猪肉等食品价格上涨较快,有观点认为,肉价上涨将拉动通胀回升,并将制约未来货币宽松空间。对此,央行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物价处于低位,和去年同期相比,目前1.5%左右的物价水平确实明显偏低;而且,将主要观察总体物价水平,分项价格的波动对货币政策的影响相对要小得多。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长张承惠则也认为,下半年货币政策总体上应该还是稳健货币政策,但货币还需要适度放松,在条件适合的情况下还应降准。

  海通证券(600837)表示,2015年年中政治局会议在政策基调上与2014年基本一致,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基本思路,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不同之处在于2014年只是“注重定向调控”,而2015年则是“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大定向调控力度,及时进行预调微调,高度重视应对经济下行压力,高度重视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风险”,说明对经济下行压力以及系统性风险高度重视,因而政策力度也将加大。

  另外,一些部委也于近期表态,将加大调控力度。7月28日,发改委召开“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新闻发布会,明确下半年将把稳增长工作放在第一的位置,要做好5方面的工作:一是注重释放有效需求;二是要注重更好的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三是加快改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引擎;四是更加注重改革措施的落地见效;五是稳定社会预期,从媒体释放更加明确的政策信号。

  同日,央行提前披露了年中分支行行长座谈会确定的下半年政策取向: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向,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适度,实现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改善和优化融资结构和信贷结构,降低社会融资成本,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稳定金融市场预期,继续支持实体经济企稳上升。

  7月29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召开新闻发布会,称下半年不排除可能引发区域性、结构性失业风险,将从四个方面稳定就业局势:第一,要全力以赴抓新政策的落地见效;第二,抓高校毕业生就业;第三,大力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第四,全力以赴地防风险、稳岗位。

  经济新增长点孕育中

  2016年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将进入“十三五”规划元年。行业人士指出,“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要保持中高速增长,最关键的是要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实现稳增长,为我国第二个百年计划的长远发展腾出转型空间,同时创造市场发展所需的内在动力。

  有专家认为,目前国内国际的发展环境比较错综复杂,“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等都将发生变化,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有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

  “在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主要任务还是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而新的经济增长点应该通过更加主动的对外开放和加快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进行有效地融合,来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换句话说,就是要让经济要素能够得到更加优化的配置,使资源优化配置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国家发改委国际经济合作室主任张建平说。

  经济结构转型的持续推进,使得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率得到提升,从而开启经济中高速增长新时期。“目前,我国步入经济新常态,应该追求的是高质量的增长,更加稳定的增长速度,而不是一味地追求高速度。这就需要在观念上进行转变,以适应新常态的到来。”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表示。

  李大霄指出,要把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作为首要任务,其中,要加快提升以依靠技术进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来实现经济增长,减少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增长,努力提高绿色增长。

  谈到经济新增长点的问题时,刘世锦表示,中国经济仍不乏新的增长点,主要表现为新技术、新机制和新商业模式,比如“互联网+”、绿色发展、机器替代人工等。“新的增长点有两个特点。一个特点是着力于提高要素生产率,这对我们的整体环境和要素质量提出了比过去更高的要求。第二个特点是具有替代性,这就会引起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比如现在的网购发展对传统零售商场造成的冲击,机器人大量被使用对就业的影响等。”

  还有专家推测,今年“十三五”规划的焦点将以“一带一路”建设和“创新驱动”为主,以此平衡经济增长速度与质量间的关系。

  “把"一带一路"建设与区域开发开放结合起来,加强新亚欧大陆桥、陆海口岸支点建设。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在交通一体化、生态环保、产业升级转移等方面率先取得实质性突破。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有序开工黄金水道治理、沿江码头口岸等重大项目,构筑综合立体大通道,建设产业转移示范区,引导产业由东向西梯度转移。”——这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的工作内容。其中,“一带一路”、京津冀、长江经济带三个区域建设被总理称为“三个支撑带”。

  2015年已经过半,三大支撑带的配套政策、规划方案的陆续发布,对中国经济新增长点的孕育和影响已经开始显现。国家统计局7月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值接近3万亿元人民币,约占同期我国外贸总值的1/4。我国对“一带

  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值增长均超过17%。

  目前,京津冀协同发展稳步推进。以天津为例,7月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北京和河北企业在天津投资972.19亿元,占其实际利用内资的43.7%。京津冀通关一体化成效明显,天津口岸进出口总额中,来自北京与河北的货物比重达到33.1%。

  今年5月底,上海海关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长江经济带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自2014年12月1日实施以来,外贸企业整体通关和物流费用较传统转关模式平均降低27.5%左右,长江经济带进出口较上一年度同期上升1.3个百分点。

  发改委7月31日发文指出,今年上半年,“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扎实推进,包括区域政策在内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陆续出台并落实显效,我国地区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态势。下半年,将加快实施三大战略,着力打造培育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并加快大型国有企业改革和资源型地区、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步伐。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