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 陆运| 空运| 综合物流| 船务新闻| 口岸/园区| 贸易| 宏观经济| 产业经济| 时政新闻| 图文天下| 物流专题| 物流网评| 贸易专题| 财经观点| 深度观察| 贸易网评

央行例会释放微调信号

www.jctrans.com 2015-4-9 11:20:00 中国经济时报

导读:日前召开的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15年第一季度例会在分析当前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后明确,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注重松紧适度,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适度流动性,实现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

  日前召开的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15年第一季度例会在分析当前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后明确,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注重松紧适度,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适度流动性,实现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

  理解央行的政策表述,必须结合当前经济形势。从近段时期的一系列迹象看,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仍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3月份制造业PMI为50.1%,重回临界点上方,但依然难掩制造业下行压力。一方面,0.2个百分点的涨幅低于往年同期水平;另一方面,从分项指数看,3月新订单指数和新出口订单指数均小幅回落,表明国内外市场需求仍然疲弱,制造业扩张的基础并不牢固。同期公布的汇丰制造业PMI表现不佳,终值为49.6%,虽高于预期的49.3%,但依然处于荣枯线下方,且为三个月最低。

  央行行长周小川在2015博鳌亚洲论坛上表示,一方面要非常谨慎地关注和追踪全球经济走势,全球通胀在下降,大宗商品价格在下跌;另一方面也要关注中国的经济形势和通缩风险。从某种意义上说,周小川公开警示通缩风险,并不只是简单地分析经济形势,这说明央行对通缩的关注在上升,而对于通缩的应对政策相信已经准备好了,只待时机成熟就拿出来。

  可以看到,作为货币政策的执行者,自去年11月以来,中国央行便采取了一系列降准降息措施,试图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助力经济稳增长。近期,“降低逆回购利率、加量续作MLF”的行动透露出央行在货币政策执行中的松紧适度特点。3月17日中国央行增量续作MLF(中期借贷便利)5000亿元,此后接连在公开市场上进行逆回购操作。4月7日,央行公开市场进行200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较前次调低10个基点,为3.45%,此为央行年内第五次调降7天期逆回购利率。MLF作为提供基础货币的工具,增量续作能够注入流动性支持经济增长,而逆回购则通过逆回购利率影响着市场资金利率走势。资金量和资金利率调节双管齐下,央行透露出“稳健趋松”的政策信号。

  正如专家分析所言,面对全球经济脆弱的复苏,中国央行应该采取现实主义的态度,货币政策要以本国经济和人民币国际化的目标为重,相机抉择,货币政策当松则松,当紧则紧。这种顺势而为的政策灵活性对中国有利,中国经济规模庞大,这就为中国的货币政策变化提供了一个稳定的“锚”——只要经济基础稳固,货币政策变动的影响是能够承受的。

  值得一提的是,央行强调要“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诚然,减少对银行贷款的过度依赖、逐步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是中国金融结构改革的方向,在此方向下社会融资结构多元化,各种融资渠道增多。近年来,直接融资比重提高主要由于债券市场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银行信贷快速扩张与股市低迷的情况下,我国金融资产中股市与债市的份额在逐步下降,金融结构存在较为突出的失衡问题。直接融资支持不足,加之间接融资结构不合理,广大中小企业,特别是大量创新型、成长型的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突出。

  为了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让更多的企业可以从资本市场获取资金,监管层在股票、债券、基金等领域推进多项新政。经过近一年的改革,目前企业融资成本出现下降趋势,直接融资占社会融资的比重也小幅提升。央行发布的2014年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显示,2014年,非金融企业境内债券和股票融资合计达2.86万亿元,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17.3%,较上年提高5.5个百分点,创历史最高水平。

  从降低社会融资成本的角度来看,当前债券市场加速扩容确实能通过拓展直接融资渠道来改善融资结构,不过这样的改革力度应该维持甚至加大。可以认为,压缩信贷额度、增加债券发行,已是今年融资结构调整的一个大方向,在货币政策“稳健”的背景下,这一趋势将在今年大行其道。在此情况下,无论是银行还是企业,都应该顺势而为,尽可能地参与到债券融资的大潮中去。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