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 陆运| 空运| 综合物流| 船务新闻| 口岸/园区| 贸易| 宏观经济| 产业经济| 时政新闻| 图文天下| 物流专题| 物流网评| 贸易专题| 财经观点| 深度观察| 贸易网评

中国经济开始铸造新一轮中高速增长

www.jctrans.com 2015-12-8 16:16:00 深圳特区报

导读:2016年是中国“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国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和转型期的关键之年。

  全面启动供给侧改革对世界经济也是重大利好 

  驻京记者 庄宇辉 李萍

  2016年是中国“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国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和转型期的关键之年。在部署2016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之际,作为首批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的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举行了“中国宏观经济论坛”,发布了“2015—2016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 。

  作为论坛报告的发布者和主要起草者,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元春教授不久前曾在李克强总理主持的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上发言,他日前在参加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主持的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工作会议后,专门就2016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等读者关心的热点问题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刘元春指出:“2016年是中国经济新常态持续探底的一年,很多指标将在持续下滑中逐步止跌。这不仅标志着中国经济结构深度调整的关键期、风险全面释放的窗口期以及经济增速探底的关键期已经到来,同时也意味着中国经济在疲软中开始孕育新的生机,在艰难期之中曙光已现,在不断探底的进程中开始铸造下一轮中高速增长的基础。”

  刘元春强调,2016年宏观经济政策最大亮点是全面启动供给侧管理和改革。 他指出,“中国更加侧重供给侧改革对世界经济也将是一个重大利好。中国大市场大消费带来的拉动效应、中国经济结构迈向中高端后带来的产业转移效应等,都将让世界各国分享中国经济发展红利。”

  A

  2015年中国经济将于四季度短期趋稳,预计全年GDP实际增速为6.9%

  深圳特区报:从当前中国宏观经济的诸多表象来看,您认为中国经济正在遭遇怎样的困境?

  刘元春:今年GDP增速的“破7”,非金融性行业增速的“破6”,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0增长”,GDP平减指数、企业利润和政府性收入的“负增长”,“衰退式顺差”的快速增长以及“衰退式泡沫”的此起彼伏,都标志着中国宏观经济于2015年步入深度下滑期和风险集中释放期。

  特别是今年前三季度名义GDP增速大幅度下滑和GDP平减指数持续为负,意味着中国宏观经济已经滑向萧条的边缘,有效需求不足开始替代趋势性下滑力量,成为宏观经济的主要矛盾。

  深圳特区报:不过,随着今年二季度“稳增长”政策的全面加码,宏观经济有企稳现象。您认为,今年第四季度中国经济能否触底回升?

  刘元春:持续的稳增长政策在今年四季度开始有所收效,多项宏观经济指标有趋稳的迹象。但总体上看,目前这些政策举措尚未带来全面而稳固的复苏。综观2015年,经济下滑因素仅仅在局部领域开始止跌,经济短期探底的迹象开始出现,但由于外部环境的持续低迷、内部增长动力的弱化以及各类周期性力量和趋势性力量还没有探底,只能说中国宏观经济将于四季度短期趋稳。

  深圳特区报:如果这样的话,您判断今年全年能完成政府预定的经济增长目标吗?

  刘元春:我们预计全年GDP实际增速为6.9%,较2014年下滑了0.4个百分点,基本完成了政府预定的经济增长目标。但整体经济的困难度比实际增速所显示的更大。

  B

  明年宏观经济政策最大亮点

  是全面启动供给侧改革

  深圳特区报:即将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提出2016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您认为,明年的宏观经济政策最有新意、最大的亮点是什么?

  刘元春:经济的持续探底决定了2016年必须对宏观经济政策进行再定位。我认为,2016年宏观经济政策最有新意、最重要的是全面启动供给侧管理和改革。

  中国目前最大的结构问题是产能过剩,僵尸企业、高债务企业以及严重过剩行业的一些企业无法退出,这是导致市场供需失衡的主要因素。

  所谓供给侧改革,是指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其核心在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政策手段包括简政放权、金融改革、国企改革、提高创新能力等。在现阶段,中国之所以要强调供给侧改革,是要减少供给侧对市场信号反应的阻力与干扰,让市场供给对需求做出积极反应,达到市场平衡的状态。供给侧改革一方面要“挤”,通过破除机制体制障碍使得没有盈利能力的企业能够从市场退出;另一方面要“扶”,通过加大对公共服务、创新等短板的投入,满足新的需求,“以挤存量为主,以扶增量为辅”。

  当前,要建立一个有效的过剩产能退出机制,特别是要能够有效地解决那些僵尸企业问题,因为僵尸企业占用了大量的资源、劳动力、土地,甚至银行的贷款,在这种情况下,怎么让要素和资源重新流动起来、重新再配置,这是很关键的一环。

  深圳特区报:中国在“十三五”以及今后更长一段时期内,应如何推进以供给侧改革为侧重的结构性改革?

  刘元春:供给侧的结构调整政策在存量调整上表现为贸易品行业必须进行深度的去库存和去产能,在增量调整方面体现为供给短缺的非贸易品部门进行大幅度的增加投资和供给,表现为各类服务供给的提升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

  需要注意的是,供给侧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特别是在调整中,在存量退出的进程中将产生大量的外溢效应,引发总量性的需求不足和结构性的萧条。 而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需要供给和需求两侧的互相衔接与良好配合。

  深圳特区报:对于明年的宏观经济政策,您还有什么建议?

  刘元春:应当在稳增长的基础上,积极构建新一轮大改革、大调整的激励相容的新动力机制。

  同时,在进一步扩大财政赤字的基础上,应强化积极财政政策的定向宽松。货币政策应当根据中国新常态艰难期的要求全面重构,必须旗帜鲜明地从明确“稳健定位”转向“适度宽松”,以稳定市场预期 。特别是针对中国宏观“去杠杆”的资本市场改革、资产证券化和国有企业改革等组合性措施应当快速推进。应调整目前的房地产调控政策,针对不同区域和不同类型房地产企业进行分类治理等。

  C

  2016年中后期中国经济触底反弹

  新动力将铸造新一轮中高速增长

  深圳特区报:2016年什么时候宏观经济才能真正触底回升?

  刘元春:2016年将是中国宏观经济持续探底的第一年,也是近期最艰难的一年。各类宏观经济指标将进一步回落,微观运行机制将出现进一步变异。一方面,它将延续中国经济“新常态”攻坚期的基本逻辑,各类宏观经济指标将在趋势性力量和周期性因素的叠加作用下继续呈现下滑探底趋势;另一方面,随着内部结构调整的深化、新的增长动力机制的形成以及外部环境出现边际改善,2016年中国经济将在持续探底中开始出现底部趋稳的迹象。

  深圳特区报:您能谈一谈作出这一判断的依据吗?

  刘元春:本轮中国经济的底部是多种周期性力量合力的产物。它不仅取决于中长期趋势因素的相对稳定,更重要的取决于各类周期性力量触底的时点和底部运行的模式。我们的研究表明,世界经济周期、中国房地产周期、中国的债务周期、库存周期、新产业培育周期以及政治经济周期决定了2016年中后期才能出现坚实的触底反弹。

  如世界经济的整体反转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经济的外部不平衡和内部产能过剩问题的缓解。在世界经济底部未显现之前,中国经济底部难以出现;去产能实质性的展开是决定中国经济底部的第二大因素,僵尸企业、高债务企业以及过剩产能行业的企业,如果没有在市场力量和行政力量作用下得到全面调整,中国经济底部将难以出现。

  深圳特区报:根据目前的测算,您预计2016年主要经济指标大概是多少?

  刘元春:预计2016年GDP实际增速为6.6%,比2015年进一步下滑0.3个百分点;输入性通缩的压力依然存在,叠加内部需求的下滑,将使2016年价格水平保持较为低迷的状态,预计CPI为1.3%。

  深圳特区报:在目前的宏观经济形势下,您认为怎样才能看到有利的因素?

  刘元春:值得稍微高兴的是,本轮经济探底与以往下行期和其他新兴经济体的萧条期有本质性的区别。这就是,中国宏观经济出现了大量的新产业、新业态和新动力,在低迷中有繁荣,在疲软中有新气象,在旧动力衰竭中有新动力,在不断探底的进程中开始铸造下一轮中高速增长的基础。 中国宏观经济预计将在2017年后期出现稳定的反弹,并逐步步入中高速的稳态增长轨道之中。

  深圳特区报:明年我们应该重点关注什么风险和问题?

  刘元春:我认为,2016年我们应重点防范和关注出现两大类风险,一是微观主体行为集体性变异,从而导致内生性下滑力量加速,导致2016年经济触底的深度加剧、周期延长。二是“衰退式泡沫”进一步集聚,导致金融扭曲进一步加剧,局部风险扩大。

  刘元春: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世界经济学会理事,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评审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审专家。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