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 陆运| 空运| 综合物流| 船务新闻| 口岸/园区| 贸易| 宏观经济| 产业经济| 时政新闻| 图文天下| 物流专题| 物流网评| 贸易专题| 财经观点| 深度观察| 贸易网评

宏调定航 助力经济平稳转型

www.jctrans.com 2014-7-8 11:05:00 21世纪经济报道

导读:7月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表示,中国第二季度GDP增速比第一季度改善。

  7月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表示,中国第二季度GDP增速比第一季度改善。中国不会使用大规模刺激手段,也不会放松对下行压力的警惕,会加强政策预调和微调,一定能实现2014年GDP目标。

  其实,7月3日李克强总理在长沙召开部分省份和企业座谈会时就曾如此表示:即当前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处于合理区间,二季度经济发展状况比一季度有所改善;同时,要看到世界经济仍然复杂多变,我国经济发展中一些长期积累的矛盾也凸显,我们不能忽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不能轻视经济的下行压力。

  这些表态意味着,通过“微刺激”等,第二季度经济增长已企稳和改善,中国不会继续进行大规模刺激,而这种稳定无疑为调结构、促转型提供了空间。中国“微刺激”之目的不仅仅只是为了增长,而是在稳增长前提下,尽快调结构,理顺经济运行中的各种矛盾,当然,在刚刚企稳的环境下,防风险也是重要的任务。

  因此,我们看到,李克强总理提出了未来调控的三个方向,而这三个方向不仅有利于“调结构,促转型”,也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确保新的“增量”为增长提供动力。这三个方向,一是继续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简化行政审批,为企业松绑,推进投资贸易便利化,做到放管结合,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也就是释放制度红利,激发市场活力。一是努力增加公共产品有效供给。加快完善投融资体制,充分调动社会资金和民间资本,加强棚户区改造、中西部铁路、水利、能源、生态环保等重大工程建设,扩大医疗、养老等社会急需的服务供给。这部分既是稳增长的动力来源,也是促民生的工程,一举两得。一是支持实体经济做强。即落实对农业、小微企业、服务业降税减负和定向降准等措施,金融资源要向实体经济倾斜,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这一部分的困难在于,企业转型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而相当多的企业面临融资难问题,正是根源于其转型风险及市场周期的回落。

  这些方向是一项致力于转型的长期工程,发挥作用需要一个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经济可能面临新常态,即经济增速可能保持在中低速水平。尽管这种前景意味着中国经济不可能继续突飞猛进,但为经济转型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因此,致力于转型的改革不应该停滞,而应快马加鞭。

  在新常态期,服务业与国民消费的比例会稳步上升,而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可能面临一个“去产能”过程,由于其在GDP中所占比重较高,成为影响增速的重要因素,但考虑到资本密集型重工业调整对全社会就业影响较小,因此,这种结构调整风险并不太大,应努力推进。真正需要关注的是制造业的升级换代,在成本上涨压力下,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有所削弱,而如果能够通过技术升级,及设备投资提升生产效率,无疑能够确保竞争力优势。

  因此,在未来的调控过程中,除了要释放制度红利、增加公共产品有效供给以及扶持实体经济做强等外,政府应该关注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型,尊重市场的力量,提供更好的服务,既要关注存量调整带来的风险,又能不被这种风险吓倒,将更多精力用于增量部分,这就需要全面的改革,践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改革航向。(编辑 谭翊飞 张凡 申剑丽)

物流新闻手机客户端免费下载 安卓用户下载

本文关键词:经济,宏观经济,GDP

【发表评论】 共有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