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 陆运| 空运| 综合物流| 船务新闻| 口岸/园区| 贸易| 宏观经济| 产业经济| 时政新闻| 图文天下| 物流专题| 物流网评| 贸易专题| 财经观点| 深度观察| 贸易网评

乌兰察布:用城市建设激活区域经济发展

www.jctrans.com 2014-7-15 11:41:00 瞭望

导读: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因元朝著名的商贸重镇集宁路得名。但自上世纪末以来,这个居于联结华北西北交通要冲的城市,经济徘徊,城市逼仄,不但难现历史上的繁华,而且越来越像湮灭地下的古路遗址一样,几乎被风沙隔绝。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因元朝著名的商贸重镇集宁路得名。但自上世纪末以来,这个居于联结华北西北交通要冲的城市,经济徘徊,城市逼仄,不但难现历史上的繁华,而且越来越像湮灭地下的古路遗址一样,几乎被风沙隔绝。

  如今,无论是初到集宁区的陌生人,还是久未造访的老朋友,都会刮目看集宁,更惊异于乌兰察布市经济的快速增长,一座交通枢纽城市已经初具规模。

  以集宁新区建设为主要抓手,乌兰察布市这个曾被内蒙古不少官员戏称为“十一阿哥”(12个盟市排名倒数第二)的贫困市,用城市建设破解区域经济发展难题,正全力迎接“京津冀一体化”带来的历史机遇。

  美丽新集宁

  “过去的集宁区不像一个市府城市,更像是一个农贸集市,拥挤而脏乱。”集宁区市民哈斯说。在集宁采访,可以听到许多类似的声音。市民张红梅说:“每次从外地回到集宁,我都在想,什么时候这座城市不再灰头土脸,能有个漂亮公园?”

  如今,新区建设让市民们扬眉吐气。初夏的集宁新区让人分外清爽,宽阔的道路旁崛起挺拔的高楼,浓浓的绿荫掩映着整洁的公园,过去两岸垃圾成山的霸王河如今波光粼粼穿城而过……

  白泉山,集宁从未有过的“三山两河”景观之一,是新区和旧城的分界线。站在山顶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全城,西侧是土黄色的狭窄的旧城,东侧是清绿色的通达的新区。

  2011年以来,集宁新区栽植各类苗木278万多株,是前60年来城市绿化造林总数的5倍多,城市绿化覆盖率激增至39%,绿地率38.8%,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人均公共绿地37平方米,超出全国平均水平3倍。

  产城融合激发活力

  花大力气改善城市面貌,对一个地区的发展到底能有多大的作用?乌兰察布市的一些干部和企业家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集宁区经济和信息工业局局长罗斌说,城市的功能是招商引资的重要部分,每次外出招商,对方会细致地问到城市的网络、交通甚至给排水情况,完备的城市功能已是招商的重要条件。

  内蒙古三信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万水田说:“以前我们请一些北京的专家来指导,想安排他们住有空调的房间,但找遍全市都没有合适的,最后只能住洗浴中心,这样的环境谁愿意来投资发展?现在不一样了,光我们公司就聘请一批来自南方的高管,他们看到花园一样的新区,非常愿意留下来。”

  更为重要的是,城市的建设发展,契合了乌兰察布市的发展定位。罗斌说,集宁自古即是连通中原地区和西北地区的重要商道,但因为城市功能不完备,多年来一直扮演着过路车站的角色,当皮件、电子元件、肉食品加工等计划经济时期的产业在上世纪末消失后,以集宁区为核心的乌兰察布市几乎成了产业空城。如今,城市的兴起,激发了沉寂多年的区位和产业优势。

  首先是皮草产业焕发活力。集宁区皮革产业具有悠久的历史,集宁“熊猫”皮衣在上世纪60年代即驰名全国,上世纪90年代的皮件一条街亦闻名遐迩,但此后日渐衰落。

  集宁新区良好的环境吸引了企业投资,内蒙古恒信经功公司和天津鑫刚置业斥资十几亿元打造“中国草原皮都”,25万平方米的国际皮革城拔地而起,汇集全国960家商户,去年销售额达到20亿元。

  集宁区区长辛舒表示,除皮革商城,集宁区还与其他旗县合作,建设产业孵化基地和加工园区,形成以销售带加工、以加工带制革、以制革带养殖的逆向发展皮件产业链,五年后可以吸引30万外来人口从事这个产业,最后形成100多亿元的产业规模。

  其次,集宁新区建设与全市产业发展园区同步规划,产城融合日趋紧密。现在,乌兰察布市在集宁区、察右后旗、兴和县、察右前旗、四子王旗等地共同打造有“煤炭、马铃薯、皮革”三个交易中心,全力构建区域商贸物流中心格局,2012年、2013年三个交易中心实现产值近200亿元。本文来源:瞭望观察网

  第三,集宁新区建设与全市基础设施同步改善,相辅相成,使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除已有的多条高速公路、公路和铁路,呼和浩特市至北京的高铁预计2017年底通车,集宁至北京的时间可缩短到70分钟,而今年底机场也将试航。

  2012年,撤销47年的集宁海关获批恢复,为乌兰察布市开展面向俄罗斯、蒙古国的国际物流和国际贸易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近两年,以集宁区为中心,乌兰察布市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吸引了华为云计算产业、天津渤海化工等一批大项目进驻,仅京津等地区亿元以上项目就有35项,资金总额超过1000亿元。

  乌兰察布的另一个战略定位是建设区域性旅游度假中心。新区的建设对环境的改善加上区位优势,使得乌兰察布真正成为北京的后花园。目前每年到乌兰察布旅游的人数为200万人次,乌兰察布市旅游局预计到2017年,旅游市场将呈爆发式增长,达到1000万人次。

  2013年,乌兰察布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排内蒙古第3位,城镇农村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排名全区第2位。虽然乌兰察布市经济整体上仍然落后,但是多年来少有的蓬勃发展之势已经形成。

  融入京津冀一体化

  一段时间以来,不少人把乌兰察布市落后的原因归结为“地上没草,地下没宝”,对当地经济发展前景持悲观态度。在这样的条件下,乌兰察布市以城市建设为抓手破解发展难题,对中西部类似的贫困城市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2011年,新一届乌兰察布市委市政府提出“破旧三论,树新三观”,即打破唯条件论,树立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观念;打破唯资源论,树立交通、区位、人才、技术等也是资源的大资源观;打破唯政策论,树立用足用活用好政策的观念。

  观念转变,发展思路豁然开朗。要发挥最突出的区位优势,突破口就在于加快城市建设,完善城市功能。

  乌兰察布市委书记王学丰说,乌兰察布市是内蒙古人口第三大市,是一个典型的欠发达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历史的原因,很长时期内乌兰察布在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上严重滞后,如集宁区四大班子和31个部门单位在2010年从已成危楼的原办公楼陆续迁出后,至今仍租用临时地点办公,条件十分艰苦,客观上也给群众办事造成了诸多不便。这样的状况与全国许多类似地区相比差距非常大,严重不适应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的要求,也与乌兰察布在区域内应当承担的功能极不适应。

  按照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架构,更好发挥撬动内蒙古东西两大经济板块中心支点、联通“三北”及俄蒙交通枢纽的作用,乌兰察布市统筹考虑人口、产业、基础设施等因素,通过合理规划布局不同片区的资源和功能,坚持以完善功能、改善面貌、提升品位为重点,积极推进新老城区融合发展。几年来,集宁区承载产业、吸纳人口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向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生态型城镇迈出了重大步伐。

  王学丰表示,当前,乌兰察布市要紧紧抓住京津冀一体化这一机遇,深度融入京津冀,着力构筑保护京津冀绿色生态屏障,建设绿色农畜产品生产输出基地、清洁能源输出基地,打造区域性物流中心和文化旅游、休闲度假中心。

物流新闻手机客户端免费下载 安卓用户下载

本文关键词:内蒙古,区域经济

【发表评论】 共有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