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 陆运| 空运| 综合物流| 船务新闻| 口岸/园区| 贸易| 宏观经济| 产业经济| 时政新闻| 图文天下| 物流专题| 物流网评| 贸易专题| 财经观点| 深度观察| 贸易网评

中国经济改革破解科斯难题

www.jctrans.com 2014-5-9 16:13:00 中国经济时报

导读:从中共十八大到十八届三中全会,再到今年的全国两会,行进了36年的中国改革终于再度破冰,打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战。

  作者:程冠军 

  从中共十八大到十八届三中全会,再到今年的全国两会,行进了36年的中国改革终于再度破冰,打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战。一时间,中国改革再次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新一轮改革将会给中国和世界带来什么?一组漂亮的“组合拳”过后,中国不但志在解决中国改革和发展中的难题,要过险滩、啃硬骨头,而且破解了“科斯难题”。

  “科斯难题”是世界著名经济学家、新制度经济学的鼻祖罗纳德·科斯所提出的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中的难题——中国经济面临着一个严重缺陷,即缺乏思想市场。科斯是一位伟大的经济学家,他出生在英国,后移居美国,幼年患有腿疾,1991年,81岁的科斯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这位经济学家一生当中功勋卓著,他不仅创立了新制度经济学,发明了“科斯定理”,而且是“产权理论”的奠基人。

  科斯最值得我们敬仰的还不仅仅是这些,而是他对中国改革的高度关注和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情有独钟。科斯认为,“中国的奋斗就是全人类的奋斗,中国的经验对全人类非常重要!”2008年7月,98岁高龄的科斯亲自倡议并组织在美国召开了中国经济制度变革30年研讨会,对中国30年的经济改革进行研讨,在闭幕词的最后,科斯这样说:“我今年98岁,垂垂老矣,不知道还能够活多久,随时都可能离你们而去。希望在你们,希望在中国。我相信你们是不会让我失望的!”这句闭幕词也道出了科斯对中国经济的一往情深。科斯还认为,“中国经济面临着一个严重缺陷,即缺乏思想市场。”科斯把造成这个缺陷的重要原因归结为私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的地位不平等。科斯强调,“要抛开为私企设置的种种限制。只要私企(或任何企业)是依法运营,就该享有自由。如果一些经济行为体不遵守市场原则,市场经济就不会成功。必须去除所有加诸国企的特权,让私企得以自由竞争。”“不管是政治改革、法制改革,还是体制重建,叫法无所谓,中国必须让其政治权力服从于法治。”

  不仅如此,科斯还对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作过深入思考。我国已故科学家钱学森曾提出过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为什么中国的大学在1949年后没有产生一个世界级的原创性思想家或有创见的科学家?对于这个问题,科斯给出的答案是:“钱学森之问帮我回答了中国读者向我提出的问题。而就钱先生的问题,我却有个答案,那是因为中国缺乏一个开放的思想市场。”

  2013年9月2日,罗纳德·科斯在美国去世,享年103岁。科斯带着对中国经济未解的难题走了。让科斯没有想到的是,仅仅两个月之后,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的核心议题就是全面深化改革。不仅如此,这次改革是继1978年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的改革又出发。从会议出台的改革决定可以看出,这次改革力度之大、范围之广、层次之深,史无前例。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一直沉浸在欣喜和振奋之中的中国经济学家们似乎还没有来得及发现一个令人惊喜的现象,即这次改革破解了“科斯难题”。这是因为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提出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提出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了公有制经济的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的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等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此外,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同时指出,“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前不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强调,“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可以说,上述种种,恰恰是科斯认为影响思想市场的主要因素。如果上述改革措施能完全到位,那么,权力服从于法治,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地位平等,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如此,中国还会缺乏思想市场吗?

  如果说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使中国打开了思想解放的闸门,那么35年之后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则开启了中国的思想市场;如果说2013年是进入21世纪之后的中国改革元年,那么2014年就是中国经济的思想元年。这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两会期间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所强调的“百舸争流,奋楫者先”,思想之舟在这个春天已经起航,也唯有奋楫者才能到达遥远的彼岸。

  (作者单位:中央党校报刊社)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