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 陆运| 空运| 综合物流| 船务新闻| 口岸/园区| 贸易| 宏观经济| 产业经济| 时政新闻| 图文天下| 物流专题| 物流网评| 贸易专题| 财经观点| 深度观察| 贸易网评

全球经济处在地缘政治风险骤升新关口

www.jctrans.com 2014-5-30 11:10:00 上海证券报

导读:虽然眼下地缘政治风险的隐性危险尚未达到改变世界经济复苏大势或引致金融危机的量级,这些危险可能还处于不断升温的初级阶段,但其对经济金融的影响远不止如此。由于有需求萎靡的对冲,对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还未充分显现,对全球博弈结构的劣化作用更在潜移默化地形成过程中。一旦地缘政治冲突在年内进一步加剧,地缘政治风险在积聚之后骤然显现,市场从过于乐观之中惊醒后,可能会陷入更大的恐慌之中,那可能是地缘政治风险变成真危险的时刻。

  虽然眼下地缘政治风险的隐性危险尚未达到改变世界经济复苏大势或引致金融危机的量级,这些危险可能还处于不断升温的初级阶段,但其对经济金融的影响远不止如此。由于有需求萎靡的对冲,对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还未充分显现,对全球博弈结构的劣化作用更在潜移默化地形成过程中。一旦地缘政治冲突在年内进一步加剧,地缘政治风险在积聚之后骤然显现,市场从过于乐观之中惊醒后,可能会陷入更大的恐慌之中,那可能是地缘政治风险变成真危险的时刻。

  程 实

  泰国发生军事政变,乌克兰流血冲突迭出,俄罗斯和西方的对峙日渐升级,印度迎来了具有转折意义的新总理莫迪,南海摩擦有加剧之势,恐怖主义则在全球范围内有所抬头:今年以来的这一连串事件,使地缘政治风险(Geopolitical Risk)进入了危机后经济分析的视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世界经济展望》和《金融稳定报告》中都用非常醒目的篇幅强调了地缘政治风险的威胁。

  地缘政治风险就像是经济世界的黑洞,本身只是个密度无限大、时空曲率无限高、体积无限小的奇点,无法观测、无法臆测,以至于霍金教授甚至认为它是不存在的,而一旦靠近黑洞,被它的引力捕捉,光速都无法逃逸。地缘政治风险也是这样,大多数时候,它的存在并不惹人瞩目,而一旦变成了焦点,世界经济的动荡甚至危机很难避免。

  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虽然地缘政治动荡频繁发生,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市场运行似乎并没有受到非常明显的直接冲击,市场人士对地缘政治动荡并没有太多担心。这种市场倾向表现在:其一,芝加哥期权交易所(CBOE)波动率指数并未飙升,只是在2月初最高行至21.48,上周已回落至11.36的阶段新低,表明市场情绪尚未出现恐慌迹象。其二,截至本周二,MSCI世界指数较年初上涨了2.83%,除了日本、中国和俄罗斯,大部分经济体股市呈上行态势,美国标普500、纳斯达克指数、德国DAX指数、法国CAC40指数、伦敦金融时报指数、道琼斯欧洲50指数、巴西BOVESPA指数和阿根廷

  Merval指数年内就分别上涨了3.44%、1.45%、4.07%、5.44%、1.42%、4.35%、1.29%和40.45%。其三,金融市场的关注焦点,依然落在实体经济表现和货币政策走向上。

  之所以地缘政治频繁动荡,风险却并未引起市场关注和担忧,是因为地缘政治风险很难量化,不像信用风险、债务风险、流动性风险和违约风险等,能够精准被定位、被度量。地缘政治动荡本身是区域性的,社会混乱、政治冲突和紧张局势天然被国界线所阻挡,所以市场也习惯于将经济金融冲击划定在国界线内,

  其对经济金融冲击很容易被低估。而从经济占比看,去年,印度和俄罗斯不过才5.72%和2.95%,泰国和乌克兰更是只有0.79%和0.39%,都不具有系统重要性。地缘政治风险带来的危险往往都是间接的隐性危险,在积聚至爆发量级之前,很难将这些隐性危险与地缘政治清晰地联系、对应起来。

  尽管不易发现,地缘政治风险的隐性危险却已经显现。首先,全球化推进明显弱于预期。一般而言,世界经济复苏往往伴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推进,但今年以来,地缘政治动荡不仅引致了俄罗斯和美国的大国对抗,也从不同层面恶化了全球范围内互利互惠的氛围。据笔者的测算,今年以来,美国、欧盟、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阿根廷、韩国和印尼的月均出口同比增速分别为3.21%、-2.43%、-3.32%、13.03%、

  -1.9%、-2.58%、-10.08%、3.48%和-2.39%,都低于各自2008-2013年间6.16%、6.86%、11.97%、21.43%、12.39%、9.45%、8.97%、8.73%和10.94%的月均增速,其中,欧盟、中国、俄罗斯、巴西和阿根廷的出口表现还弱于去年,并出现了月均同比收缩。而据4月IMF的最新预测,今年全球出口预期值为4.53%,不仅高于2013年,还高于2008年至2013年间的平均数。看出口的实际表现,除了日本和德国,年初主要经济体都是弱于以往,这和预期截然相反。这也间接表明,经济因素之外的地缘政治风险,对全球贸易的开展造成了明显冲击。俄罗斯带头抛售美元资产、并与中国签订天然气长期合作大单,都是其试图“去美国化”的表现,而这也可视作以美国为核心的全球化的反向操作。

  其次,全球楼市普遍趋冷。楼市作为与真实的“地”相关联的资产市场,更易也更早受到地缘政治风险的影响。今年2月,美国标准普尔20个大中城市房价环比下跌0.03%,已连续第4个月环比负增长; 4月,日本东京圈和近畿圈新屋销售均价分别环比下跌3.7%和3.16%,后者连续第三个月环比下跌;欧元区和欧盟房价指数去年四季度分别环比下跌0.7%和0.3%,均结束了前两个季度连续环比的正增长;今年一季度,俄罗斯公寓均价环比下跌0.54%,近12个季度以来首次出现环比负增长;今年前4个月,中国房地产销售面积同比下降6.9%,商品房销售价格同比下降0.9%。

  复次,国际资本流动波动性明显上升。自去年末美联储启动QE退出以来,市场对国际资本流动已形成共识,即从新兴市场流出,流向以美国为主的发达经济体。但在地缘政治风险加剧的背景下,国际资本并没有表现出流向上的稳定性,反而呈现出波动性加大的核心特征。受数据可得性制约,这里主要看美国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的美国净资本流量, 1月和2月,分别有929.46亿和1759.47亿美元资本净流入美国,这两个月的净资本流入量甚至超过了去年的净流入总量,但3月,又有1261.07亿美元资本净流出美国。据笔者测算,该数据3月的波动性已是去年同期的一倍有余,并达到2009年9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表明资本大进大出的异动性非常明显。

  目前,地缘政治风险带来的三重隐性危险尚未达到改变世界经济复苏大势或引致金融危机的量级,这些危险可能还处于不断升温的初级阶段。但是,地缘政治风险对经济金融的影响远不止如此。目前,由于有需求萎靡的对冲,地缘政治风险对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还未充分显现,对全球博弈结构的劣化作用更在潜移默化地形成过程之中。一旦地缘政治冲突在年内进一步加剧,地缘政治风险在积聚之后骤然显现,市场从过于乐观之中惊醒后,可能会陷入更大的恐慌之中,而这可能才是地缘政治风险变成真危险的时刻。

物流新闻手机客户端免费下载 安卓用户下载

本文关键词:全球经济,地缘政治

【发表评论】 共有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