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 陆运| 空运| 综合物流| 船务新闻| 口岸/园区| 贸易| 宏观经济| 产业经济| 时政新闻| 图文天下| 物流专题| 物流网评| 贸易专题| 财经观点| 深度观察| 贸易网评

中国增长放缓令跨国企业中国业绩承压

www.jctrans.com 2014-11-7 13:19:00 腾讯财经

导读:作为考察中国经济现状的方式,在中国开展业务的跨国企业的第三季度财报是值得关注的角度。

  外媒周四报道指出,作为考察中国经济现状的方式,在中国开展业务的跨国企业的第三季度财报是值得关注的角度。

  很多大企业都认为,相比第二季度,在中国的业务表现正变得更糟糕。虽然大部分的结果都是可以预期的,但是其中也有一些意料之外的赢家和输家。中国正在以2009年以来最缓慢的速度增长,但是这种依然称得上强劲的增长也没有能力和之前一样带动几乎所有行业的销售增长。

  企业战略咨询机构丝路顾问公司的创始人、董事经理贝哲民(Ben Simpfendorfer)说,“GDP和收入之间的关系在很多行业都不再存在。对很多外国企业而言,有能力应对一种缓慢增长环境的那些会过得更好一些。”

  中国经济增长放缓,首当其冲的表现是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支的下降。不过财报显示,消费产品的销售也有减少,而这本应成为经济中最强的一个部分。

  洗发水、快餐和婴儿配方奶粉等必需消费品的需求也在放缓,大城市的销售,特别是超市的销售状况因为更多中国人习惯在线购物的便利和实惠而受到压制。中国对腐败行为的打击压制了奢侈品的需求,很多一般中国消费者也在收紧开支。

  不少外国工业企业因为投资,特别是房地产相关投资的减少而受到影响。不过那些为中国的战略性优先发展方向提供产品的企业则是受到了长足的推动,这包括了健康保健、机器人以及清洁能源。

  市场人士预计,会有更多西方企业大幅度降低在中国的库存。消费产品巨头联合利华表示,在经销商处处理库存是中国销售额在第三季度有20%同比降幅的原因之一,联合利华还预期,第四季度中还会有类似的跌势。

  在中国的增长放缓中,奢侈品公司应该是最先感受到压力的,而情况依然没有改善的迹象。酩悦轩尼诗路易威登集团说,中国在第三季度的时候成为公司全球范围最弱的市场,酒类销售额的表现低迷,公司正在设法降低库存。古驰和彪马的母公司开云集团也有类似的趋势:古驰的大陆销售额在第三季度中下降。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的分析师贺梅(音)说,“2013年年底时候,跨国公司对中国市场还是相当乐观的,这也是为什么库存水平都很高。我们认为去库存会是未来一段时间消费品公司的主要考虑。”

  一个新发展是中等价位食品公司受到的伤害。在中国,外国食品传统上带有一定的溢价,因为它们被认为相对更安全。但是食品丑闻和政府对定价的调查以对外国企业有伤害,消费者也不再愿意为它们买单。

  因为供应商被曝光有意使用过期肉类而遭受重创的麦当劳说,这一问题导致亚太、中东和非洲地区的同店销售在第三季度中下降9.9%。可口可乐的中国销售额相比之前一年下降1%,瓶装水和果汁的销售表现尤其不佳。

  甚至连婴幼儿配方奶粉也未能幸免于消费开支的削减。美赞臣表示,正在设法减少中国的库存——公司在近期没有和之前数年一样提高产品的定价。

  在消费者减少开支的同时,中国的企业还是在继续扩大生意,从通用电气、丹纳赫以及皮博迪能源等外国公司购买保健用品、水质监测系统和清洁煤产品。

  通用电气称,由于人口逐渐老龄化和政府增加在健保覆盖上的开支,受到生物仿制药物需求的带动,第三季度的中国订单有26%的大幅增长。公司健康保健和生命科学业务总裁吉兰-墨菲(Kieran Murphy)说,“这有可能成为未来五年到十年间重大的增长机会。”

  不过在短期内,通用电气还是预期中国的医疗设备订单会因为公立医院延缓开支而减少。

  工业自动化和电力设备供应商ABB集团称,中国的业务增长走势有望继续。该公司首席执行官史毕福(Ulrich Spiesshofer)说,完全本地化的机器人业务表现异常优异。不过他没有说明更多财务细节。

  中国的劳动力需求预计会在未来几年达到峰值,但是存在熟练劳动力的短缺和人力成本的增加等问题。史毕福说,“三种因素加在一起,意味着对自动化技术的需求,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中国的自动化业务表现非常好。”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