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 陆运| 空运| 综合物流| 船务新闻| 口岸/园区| 贸易| 宏观经济| 产业经济| 时政新闻| 图文天下| 物流专题| 物流网评| 贸易专题| 财经观点| 深度观察| 贸易网评

部分基层政府以非法集资方式高息借贷

www.jctrans.com 2013-7-30 16:08:00 大众网-齐鲁晚报

导读:哪级政府敢向民间高息借贷?“县乡级”从银行借不到钱,不得已才“玩火”

  哪级政府敢向民间高息借贷?“县乡级”从银行借不到钱,不得已才“玩火”

  网上这条为政府哭穷的微博大体是说:一家民营投资企业相关负责人透露,过去两三年,其公司部分业务是贷款给地方政府,年化利率:昆明18%,兖州14%,淮安14%,苏州12%……而今,他们已经不敢再贷款给地方政府。

  “像我们这种民间金融公司,根本满足不了地市级政府的胃口。”李军(化名)是东营一家注册资本为2亿元的小额贷款公司负责人,谈及这条微博列出的政府借债利率,他觉得有不少水分可挤。

  “苏州年财政收入是千亿级的,筹钱的话会首选银行和投资平台,犯不着向民间金融低头。”县乡级政府因为缺乏对银行的议价能力,在出现财政缺口时才可能向当地企业求助。

  李军透露,为规避行政风险,地方政府的高息借贷往往都是在“桌面下”进行,有时会签两份借款合同,明的是正常利率,暗的则是实际执行的高息利率。“还有基层政府以非法集资的方式高息借款。”李军说,河北省滦平县曾以政府作为担保方、财政局作为借款方,向全县各机关“借款”5亿元,年利息开到了12%。

  在我省审计部门工作的张先生2011年参加了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当时出具的报告中,2010年底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中,银行贷款为84679.99亿元,占79.01%。2012年审计署选取全国36个地区进行了债务审计,2012年底债务余额中,银行贷款占到了78.07%。“从这个比例也可以看出,银行还是政府贷款的主要提供者。”张先生表示,地方政府向企业或个人高息借贷往往是饮鸩止渴的违规行为,不到万不得已,地方政府一般不会“玩火”。

  地方“定制”信托产品,其中风险多大?借钱建保障房,年息超10%收益3%

  张先生介绍,地方政府债券是成本最低的融资方式,不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必须获得国务院批准,发行资质和发行规模都受到严格的控制,而近年来银行对地方政府平台贷款已非常谨慎。

  银行融资受限后,地方政府把融资方向转向了政府、信托公司合作模式(即政信合作),中国信托业协会今年一季报显示,信托业资产管理规模已经达到8.73万亿元,同比增幅高达64.72%,其中很多信托产品是为了帮地方政府绕开融资限制而量身定制的,据估计已经超过了3万亿。

  基建信托是信托产品中的主力,虽然或直接或间接的有地方政府担保,但是融资的成本还是明显高于银行贷款和城投债。目前基建信托的预期年化收益率多在10%左右,再加上管理费、渠道费用等,融资总成本基本都在10%以上,比一年期贷款6%的利率高出将近一倍,可以和上述微博中提到的高息贷款相媲美了。

  “基建信托有不少投在了保障房的建设上,这里产生的风险需要好好控制。”张先生说,政府出面投资建设的保障房收益率一般在3%左右,而投向保障房的信托年收益率高达10%,两者差距明显。而且基建项目回报率往往比较低,保障房项目大概20年之后才能收回成本。这就会造成高成本融资融到的资金却不赚钱,甚至大规模亏损,地方政府只能再融资以偿还以前融资的本息。

  今年6月国家审计署发布的《36个地方政府本级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显示,如果分析地方债构成结构,其中地方融资平台公司依旧是举债主体,占地方债务余额的45.67%。但在抽查的223家融资平台公司中,有94家年末资产中存在不能或不宜变现的资产8975.92亿元,占其总资产的37.60%。“由于不少财政预算的限制,所以对地方政府来说融资平台很好用,但由此产生的不良资产却加大了其信贷风险。”张先生说。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