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 陆运| 空运| 综合物流| 船务新闻| 口岸/园区| 贸易| 宏观经济| 产业经济| 时政新闻| 图文天下| 物流专题| 物流网评| 贸易专题| 财经观点| 深度观察| 贸易网评

2014年中国经济——改革引领“稳中求进”

www.jctrans.com 2013-12-6 15:33:00 新华网

导读:即将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的改革清单,以确保明年的中国经济在改革发展的“红利”中稳中求进。

  记者 李云路 于嘉

  即将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的改革清单,以确保明年的中国经济在改革发展的“红利”中稳中求进。

  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并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刚刚结束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为明年经济工作定调。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许光建认为,在当前美欧日等主要经济体经济复苏缓慢,国内经济总体稳中向好的态势下,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灵活性,既不加码又不松手,是明智之举。

  “稳”是要保证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稳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和社会大局稳定;“进”,就是要求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中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这是“稳中求进”两年前首次提出时被赋予的内涵。

  事实上,自2011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其确定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总基调以来,中国经济一直努力在这两个点之间“走转平衡”,保持稳增长并努力实现转型升级。

  确保“稳”字当头,并非不能有所作为。尤其是在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2014年,“改革”毫无疑问将成为明年经济工作中的统领,并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环节。

  关键在于,“维稳”当前,势必将导致利益格局巨大调整的改革又该怎样作为?正如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征求党外人士对经济工作意见时所强调的,改革要从群众最期盼的领域改起,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改起,让全社会感受到改革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成果,最大限度凝聚改革正能量。

  接受采访的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关系人民群众基本生活的社会保障、医疗、食品安全、收入分配等“民生”主题将一如既往成为改革的重头戏;而事关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政府职能、资源价格、市场准入等领域的改革也将有所突破。

  从十八大到三中全会的一年多时间,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意在推进市场化进程的改革措施,包括取消贷款利率下限、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等等。事实证明,诸多改革措施正在释放活力,成为中国经济前进的动力。

  尤其是新一届领导集体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思路,《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表示要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这意味着,作为新型城镇化的主体,未来中国将有数以亿计的农业人口进入城市,孕育着巨大发展机遇。”国家行政学院政策咨询部研究员丁元竹说。

  亦如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中国将面临人口迁移与土地承载力、户籍制度与社会保障等矛盾一样,作为改革的顶层设计者,势必会考虑新改革可能带来的复杂局面。可以预期,一系列与各个领域相关的配套改革措施将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被提及,这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得以长期稳定的重要前提。

  有一点不容置疑,由改革引领下的中国经济正在追求“稳中求进”的发展态势,归根结底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福祉。因此,明年中国经济工作的“着力点”在于释放更多的改革发展红利,通过多个领域、各个层次的改革措施,让社会感受到实际效果,增强信心。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