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广(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
核心提示:从周期因素看,中国经济仍在筑底过程中,即使筑底成功也不会马上出现回升向上的走势,而是进入第二个调整型增长期。
当前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不可能没有阻力,关键是走新路的决心和坚持。做到这点,要避免误判中国经济增长趋势,更要避免误判宏观经济政策。
最近,又有不少人提出中国经济出现“企稳回升”的好势头,但我认为,目前的增长只能称其为“趋稳向好”,而不是“企稳回升”。
“企稳回升”是经济周期拐点论,“企稳”就是达到底部之后将会明显上升,形成新的上升周期。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权威人士和机构做过两次“企稳回升”的判断,但经济运行趋势表明,这样的判断有误。
一次是2010年中国经济再次达到10%以上的增长时,许多人认为中国已克服金融危机的冲击,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结果2011年以来的经济走势不仅没有上升,反而逐年下降,2011年降至9.3%,2012年又跌至8%。最近一次是去年底,许多人又做出“企稳回升”的判断,国内外绝大多数研究机构预测2013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在8%以上。“企稳回升”的判断既不符合趋势,也容易产生误导。
受资源环境约束加强、结构矛盾凸现、改革滞后等影响,中国潜在增长率已明显下降,转入次高增长阶段。从周期因素看,中国经济仍在筑底过程中,即使筑底成功也不会马上出现回升向上的走势,而是进入第二个调整型增长期,这与1997至2001年间的调整期情况比较相似,但面临的内外压力更大,转型升级成为绕不开的“大坎”。
“企稳回升”判断的误导性在于:它包含了不合理的高增长预期,一些地方政府想借机再“大干快上”,正因如此,才让人担心“新路”的回折,所以要坚持“调整论”,放弃“回升论”。
与“企稳回升”不同,目前中国经济的回暖是“趋稳向好”。这一判断更符合实际和未来发展趋势。
“趋稳”是就短期经济运行而言,增长暂时趋于稳定,不仅处于合理区间,而且短期不再下跌,通过促改革、调结构来稳增长的措施开始初见成效,市场信心有所恢复,企业活力有所增强。由于中国经济处于阶段性和周期性的调整,底部并不是一个“点”(一季或一年),而是一个较长的年度、季度区间,可能要盘整好几年。因此,“趋稳”不是“企稳”,更不会形成上升趋势,相反,未来几年中国经济仍有继续下行的压力。
“向好”是指转型升级取得可喜进展。在制造业增长有所回升的同时,房地产投资增幅则有所下降,说明虚拟经济有所降温、实体经济有所转好。
此外,经济增长放慢但就业率保持较高的水平,服务业发展得到很多的政策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环境有所改善等。
避免误读或误判新经济(310358)政策,关键是要正确解读中央精神。上半年的两次政治局会议分析宏观经济形势时,都在强调一个很好的政策架构,即“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保底”。新一届政府上任至今,国务院常务会议出台各种有关促改革、调结构的举措,从行政体制改革到简政放权、金融改革、微观放活等,都意味着经济改革在进入“深水区”。(支点杂志2013年12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