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 陆运| 空运| 综合物流| 船务新闻| 口岸/园区| 贸易| 宏观经济| 产业经济| 时政新闻| 图文天下| 物流专题| 物流网评| 贸易专题| 财经观点| 深度观察| 贸易网评

海门:千里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工程竣工

收藏 www.jctrans.com 2016-1-19 14:37:00 海门日报

导读:自2003年启动农村公路建设以来,海门市共建成农村四级公路2230公里,改造农桥600多座,改善了农村居民出行环境,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随着80多公里农路提档升级工程的完工,海门市列入省计划的463公里农村公路改造工程顺利竣工。农路提档升级工程为海门市居民带来了哪些利好?对全省农路建设有何意义?昨日,记者就此采访了市交通运输局。

  提前3年完成省目标

  自2003年启动农村公路建设以来,海门市共建成农村四级公路2230公里,改造农桥600多座,改善了农村居民出行环境,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中心镇建设、升级版小康建设全面启动,原有3.5米至4.5米宽的农村公路不能适应新时期的需求。2013年省交通运输厅将海门作为苏中地区农路提档升级示范点,余东镇20公里农路被列为全省先导段工程,于当年4月份实施,由此拉开了海门市农路提档升级工程的序幕。

  2013年6月底,余东镇共改造7个项目,为全市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工程的全面推进积累了经验。当年7月,海门市农路升级工程全面启动,并积极向上争取农路改造项目,尽可能将改造计划纳入省农路改造盘子。经省交通运输厅审核,海门市463.1公里农路改造工程列入省计划,获得省补专项资金,其中新改建三级以上公路每公里70万元,新改建双车道四级及以上公路或拓宽达6米路面宽度标准的公路每公里20万元,设置硬路肩至5.5至6米宽公路,每公里10万元。照此推算,海门市农路改造可获上级补助资金上亿元。

  市委市政府连续3年把农路提档升级列为全市“十大民生实事工程”,作为对各区镇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12月底,海门市全面完成农路提档升级任务,累计完成提档升级农村公路400多公里,比省里预定的2018年这一时间节点提前3年。

  农路升级全省放样

  农村公路覆盖范围广、服务人口多,是公益性最强的交通基础设施,为确保工程质量,海门市出台了《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工程建设管理实施意见》、《农村公路提档升级资金补助办法》等,在改造过程中,实施“五个统一”,即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招标、统一验收、统一资金拨付。

  建设过程中,海门市成立了市、镇联合的现场项目管理组,并分成保障协调小组、技术咨询小组、质量监督小组等,指导、督促、协调工程开展。海门市还聘请了专业的设计单位进行现场勘察设计,同时对试点镇的试验路段技术标准及路面结构进行优化选择。

  市交通运输局及时总结经验,把农路升级工程建设管理中具有独创性、代表性的经验进行总结,及时整理、分类、归档,并与南通市公路管理处联合编制了《农村公路提档升级示范施工指导手册》,为海门、南通乃至全省农路提档升级工程的全面实施提供示范,这也标志着海门农路提档升级在全省放样。

  新农路成为农民致富路

  随着“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砂石路逐渐变为水泥路,随着狭窄的水泥路逐渐变宽,农村公路也成了通往乡村的发展路、致富路。

  “以前要靠肩挑背扛小车推,才能将农产品运到大路上,如今卡车可以直接开到农田边。”谈起这几年的变化,农民经纪人袁洪生感受最深。

  袁洪生是悦来镇鲜行村农民经纪人,他回忆说,以前的农村道路“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不堪”。那时海门的柏油马路主要集中在省道和少数几条县道上,乡通村道路基本都是泥土路,好一点的是沙石路。村里的道路就更差了,不仅不平整,还十分狭窄,田间道路则多数是羊肠小道。“这几年不一样了,农村道路大变样,水泥路直接通到了家门口,通到了农业园区,而且变得越来越宽。”谈起现在的道路通行环境,袁洪生高兴起来。自从村里的水泥路提档升级后,他在村里收购农产品,可以直接把车开到田间地头,这几年收购量已超过了1000吨,比农村公路修筑前翻了一番。

  像袁洪生那样,受益于农村公路建设,受益于农路提档升级的居民遍布如今的海门。客货汽车进村入户、农民出门就近乘车、农产品田头装车外运、一片片的现代化农业园区成功落户,农村公路成为便民路、致富路。

  作者 吴永生 顾小健

物流新闻手机客户端免费下载 安卓用户下载

本文关键词:海门,千里农村公路

【发表评论】 共有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