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 陆运| 空运| 综合物流| 船务新闻| 口岸/园区| 贸易| 宏观经济| 产业经济| 时政新闻| 图文天下| 物流专题| 物流网评| 贸易专题| 财经观点| 深度观察| 贸易网评

中国民航又打赢一仗

收藏 www.jctrans.com 2016-12-8 8:47:00 航旅圈

导读:在国际航线运输市场,各国为保护自己的民航业(战略性行业),都对执飞国际航线有严格的限制。

  近日,中国民航再次传来“喜大普奔”的消息:中国、澳大利亚基本实现“天空开放”。2016年12月1日至2日,中国与澳大利亚民航代表团在北京举行了新一轮双边航空会谈,就大幅扩大航权安排达成一致。

  什么是天空开放

  在国际航线运输市场,各国为保护自己的民航业(战略性行业),都对执飞国际航线有严格的限制。比如2015年1月版航空运输协定,对中澳航线运力(特别是北、上、广始发航线)有严格的限制。而这个限制,双方是对等的。

  那么什么是天空开放呢?根据新协议,中澳间客运三、四业务权将完全放开,并扩大了至第三国的客运第五业务权。用人话再说一遍,就是从此以后,中澳间的航线从哪个城市飞、飞到哪个城市,每天飞几班,哪家航空公司来飞,统统不再限制(三、四航权)。另外,获得三国批准后,澳洲航空甚至可执飞悉尼-广州-伦敦这样的航线,从而进入中英市场(第五航权)。

  中国民航更多受益

  在洲际航空市场上,虽然我们在欧洲、北美航线上均刚刚超过半壁江山,但中澳航线一直是我们民航强国的“样板戏”。我们有7家公司飞,澳方只有澳航1家;我们拥有95%的市场份额,澳方只有5%。在我方占据压倒性优势的市场上,我们是想飞没航权飞不了,澳方处于竞争劣势不想飞。因而,此次“天空开放”,中方也就顺理成章的得到更多实惠。

  澳政府“以土地换经济”

  既然澳洲的航空公司“只有招架之功、绝无还手之力”,为什么还要“天空开放”呢?不是应该加强航权限制,缩小份额差距,“我得不到的,你也别想得到”吗?这其实是澳洲政府“以土地换经济”策略。一边是蜂拥而至的“中国财神”,一边是日趋边缘的本土航空企业,确实不是太好选择。但如果换个角度,一边是蒸蒸日上的经济和大把的选票,一边是日趋边缘的本土航空企业,澳政府很快就做出了决定。

  2013-2015年间,短短4年,中国赴澳游客已从71万增长到122万(按前9月增速预计),超越新西兰成为澳洲第一大客源国也是指日可待。

  天空开放带来什么

  规模上,中澳航线持续暴发

  我们看了一眼澳洲政府手里2017年一季度前的开航申请,发现里面几乎全是中国航线,中国航线又基本都是中国航空公司。

  格局上,三大航枢纽构建更有底气

  由于此前三大枢纽城市的航权受到较大限制,使2016年开通的7条中澳航线均由二线城市始发,三大航枢纽构建受到巨大挑战。而“天空开放”后,东航的上海浦东、南航的广州新开航线已列入计划,三大航的澳洲枢纽战略将再次发力。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