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 陆运| 空运| 综合物流| 船务新闻| 口岸/园区| 贸易| 宏观经济| 产业经济| 时政新闻| 图文天下| 物流专题| 物流网评| 贸易专题| 财经观点| 深度观察| 贸易网评

郑州华润助力航空港都市区建设“气”魄不凡

收藏 www.jctrans.com 2013-9-6 10:02:00 河南日报

导读:“全国找坐标、中部求跨越、河南挑大梁”,省会郑州正以航空港经济实验区为统揽,坚持走“两不牺牲、三化协调、四化同步”发展之路,加快郑州都市区建设。

  “全国找坐标、中部求跨越、河南挑大梁”,省会郑州正以航空港经济实验区为统揽,坚持走“两不牺牲、三化协调、四化同步”发展之路,加快郑州都市区建设。

  发展是历史的必然抉择!

  如何升级城市能源结构,使郑州在发展中不断优化内质、强化根本?

  如何助力城市建设与发展,使省会更快更稳地实现目标、实施带动?

  如何利用清洁能源实现节能减排,使绿城拥有蓝天碧水、产城共融?

  郑州华润燃气股份公司总经理杨长毅的回答简短、有力:“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率,未雨绸缪自觉地服从、服务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从“气短”到“气足”

  升级城市能源结构

  增强城市核心动力

  郑州,中华腹地、九州之中;夏商所在,五朝古都。

  这里,历史的文明灿若繁星,其闪烁的火种穿越千百年时空,仍引领和照亮着当代!

  2003年10月15日,一个重要而难忘的日子!她点燃了郑州城市的新“火种”,同时也开启了中西部地区新能源涌动的时代!

  当天,郑州裕达国贸酒店八楼大厅,中国国家能源战略工程——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方中石油,与郑州燃气郑重签订了中国国内的第一份天然气销售照付不议合同。郑州燃气成为第一个签订西气东输天然气销售协议的城市燃气运营商。

  “西气东输”工程是我国继长江三峡工程之后的又一项世界级清洁能源工程,该工程输气管线西起新疆塔里木轮南油田,经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最后抵达上海。管道全长约4000公里,工程分为东段和西段,西段为轮南至靖边,全长2500公里;东段为陕西靖边至上海,全长1485公里。合约签订的次日,西气第一把火在郑州点燃,郑州成为全线第一个用上西气的城市。

  作为一种以烷烃为主体的蓝色火苗,天然气因单位热值高、排气污染小、供应可靠、价格低等优点独具魅力,被誉为二十一世纪的核心能源。

  正因独具魅力,所以一度紧俏。

  2006年、2007年郑州天然气气源供应一度紧张,特别是冬季用气高峰期,工商业限用、车用加气排队、居民家庭壁挂炉短供等现象频发,甚至市民在家中使用天然气烧饭,蓝色火苗都会时而飘忽不定。

  气源紧张,气短难忍,不得不四处找“气”!

  2006年冬天,北京时逢寒流,在中石油集团的办公大楼里,来自河南的省长以及郑州市市长,正在和国家能源巨头的老总洽谈增加供应河南及郑州的天然气指标问题,陪同省市领导的企业代表,正是时任郑州燃气集团董事长、总经理闫国起,在他的积极斡旋、多方协调下,促成了这次省部级领导的高层会晤。这一年的冬天,河南省争取到一个亿的计划外天然气指标,其中郑州市得到5000万立方米。夜里10点多钟,闫国起走在北京的街头,虽然天气很冷,但他的心里却很暖和,他非常感慨地说:“今冬郑州老百姓不用再发愁没气做饭了!”

  机遇总与努力碰面。

  2009年12月,在郑州市人民政府大招商、招大商的背景下,郑州华润燃气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这不仅是市委、市政府的一项着眼郑州市长远发展的战略安排,也是公司发展的必然选择。

  华润集团是央企和世界500强知名企业,拥有先进的管理理念,在资金、资源和资本运作方面具有较大优势。目前,成立于2007年的华润燃气公司已在全国各地拥有166个燃气子公司,近2000万用户,自2008年11月上市以来,长袖善舞,笑傲资本市场,高盛等知名投资机构一致看好其发展前景。

  得中原者得天下。郑州燃气立足中原的燃气专业运营商,在经营规模、管理水平、人员素质、专业化程度、市场潜力等方面,处于全国燃气行业前列。华润集团早在2003年就对其“倾慕”有佳,最终经过七年的“爱情”长跑才如愿以偿,华润燃气成为中原地区的“霸主”。

  购气量2009年4.77亿立方米、2010年5.22亿立方米、2011年6.33亿立方米、2012年7.5亿立方米,2013年预计突破9亿立方米。

  华润燃气与郑州燃气的成功融合,使郑州天然气事业发展步入又好又快的发展阶段,气源难题也随之破解。

  2012年冬季,太原、济南等全国多地燃气供应吃紧,国家发改委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采取多种措施确保燃气供应,然而郑州市燃气供应平稳无虞。

  通过多年努力,郑州市已形成西气东输一线、西气东输二线、鄂尔多斯大牛地(陕京二线)天然气为主体,外购CNG、LNG气源为补充的气源支撑体系。

  在省市相关政府部门的全力支持和大力帮助下,2013年郑州华润燃气又争取到2.3亿立方米的新增气量指标。同时,博郑线气源谈判取得实质性进展,

  博郑线供气量初步确定2014年1.8亿立方米,2015年以后为每年3亿立方米;与省煤化集团开展战略合作,2013年将引入其控制的西气东输二线气、义马煤制天然气和新疆煤制天然气资源。

  2013年郑州华润燃气为郑州争取到9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合同供气量,2014年购气量预计会达到12亿立方米,实现4年销售量翻一番,建立起新的城市能源结构,为气化郑州战略实施提供坚强的能源支持。

  从“服从”到“服务”

  未雨绸缪自觉助力

  经济社会发展

  2013年3月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这是全国首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

  郑州紧抓机遇,以建设全国唯一的国家级航空经济综合实验区为契机,以国务院定位的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国际化陆港城市为目标,努力建设成为引领中原、服务全国、连通世界的国际化航空大都市。

  而在此之前,郑州华润燃气未雨绸缪,于2012年6月6日,在郑州航空港区郑港六路建立投用天然气高压门站,结束了航空港区依靠槽车运送天然气的历史。并投资1.7亿元建设的四港联动大道天然气管道及配套工程同时贯通通气,一条长达20多公里、年设计能力逾1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管道动脉,正式把港区与郑州市的高压主干管网连接起来。

  “众所周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是中国首个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是郑州市朝着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国际化陆港城市、国际性的综合物流区、高端制造业基地和服务业基地方向发展的主要载体,清洁能源的供给将是区域大发展的重要支撑。”省社科院的专家如此评价。

  不仅如此,近年郑州华润燃气自觉服从服务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其所作出的努力可以归纳为:投资大、提升快、跨越式。

  统计显示:2010年,郑州市燃气管网长3000多公里,2012年已达4000公里,两年时间增加上千公里,各类站场及管网总投资达到5亿元,2013年前8个月投资已近3亿元。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