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 陆运| 空运| 综合物流| 船务新闻| 口岸/园区| 贸易| 宏观经济| 产业经济| 时政新闻| 图文天下| 物流专题| 物流网评| 贸易专题| 财经观点| 深度观察| 贸易网评

浅谈航空器的事故调查

收藏 www.jctrans.com 2013-7-19 11:36:00 民航资源网

导读:最近韩亚航空波音777飞机在美国旧金山机场发生的事故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同时大家对航空器的事故调查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疑问:究竟应该由谁来调查事故原因;向谁报告;调查有没有期限;调查的结果应不应该公布。

  最近韩亚航空波音777飞机在美国旧金山机场发生的事故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同时大家对航空器的事故调查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疑问:究竟应该由谁来调查事故原因;向谁报告;调查有没有期限;调查的结果应不应该公布。针对这些问题,笔者简单介绍一下事故调查应该遵循的某些基本原则以及一些基本的流程。

  航空器事故调查的基本原则

  对于国际上民用航空器的运行,有一个基本的国际公约来规范约束。这就是国际民用航空公约,由于它是在美国芝加哥签署,也称为芝加哥公约。根据这个公约成立了国际民航组织(ICAO),它是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总部设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制订国际空运标准和条例。

  它目前拥有188个成员国,所有成员国都必须签署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遵守公约的条款。同时国际民航公约还有相应的附件来规范国际航空运行。对于航空器事故调查,国际民航公约通过第26条和附件13来规范,也就是说所有的成员国的航空器事故调查都需要遵循这个基本的准则。各缔约国可以自己制定航空器事故调查的规章,但要求各缔约国将其本国规章和措施与本附件及其任何修订中的国际标准之间的任何差异通知国际民航组织。对于中国来说,中国民用航空局制定了CCAR-395部即《民用航空器事故和飞行事故症候调查规定》,来规范我国的事故调查。

  什么叫航空器事故

  要了解事故调查的基本流程,首先要知道,什么是航空器的事故。有些人认为只要航空器出了问题就是航空器的事故,这种说法并不准确。根据国际民航公约附件13的定义,航空器事故是指:在任何人登上航空器准备飞行直至所有这类人员下了航空器为止的时间内,所发生的与该航空器的运行有关的事件造成了人员遭受致命伤或重伤,航空器受到损害或结构故障或者造成航空器失踪或处于完全无法接近的地方。如果未造成人员伤亡和航空器损害则称为事故症候,涉及几乎发生事故的情况叫做严重事故症候。中国民用航空局CCAR-395的定义和上面的类似,只是将事故分为了飞行事故和地面事故,并限定地面事故的损失需超过30万元人民币。由此可知此次韩亚旧金山机场的事件是一个典型航空器事故。

  事故调查由谁来负责

  根据附件13的要求,事故调查应由出事所在国进行调查并对调查负责,所以韩亚航空此次事故调查由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NTSB)负责。

  它是美国联邦政府的独立机关,专责于美国国内的航空、公路、铁道、水路及管线等事故的调查。对于我国来讲,根据事故严重程度不同,由中国民用航空局或地区管理局来负责调查,事故调查组的主任调查员和调查员由中国民用航空局来委任。

  事故调查的简单流程

  国际民航公约附件13仅对如何发送通知给各方有规定,未定义严格的流程(ICAO《航空器事故调查手册》有关于调查的组织,进行和管理方面的指导性材料)。CCAR-395部中规定更加详细。下面就笔者曾经参加过的一个事故症候调查为例来简单说一下事故和事故症候调查的流程。

  1. 事故发生后,发现的单位和个人应立即将事故信息报告当地民航管理机构或者当地人民政府。

  2. 当地民航管理机构收到事故信息后,应立即报告民航局运行管理中心和民航局事故调查职能部门,并通报当地人民政府。

  3. 民航局收到事故信息后,应立即报告民航局领导和通知民航局其他有关部门。成立事故调查组。

  4. 调查组到达现场后,应当立即开展现场调查工作。

  5. 事故发生单位应当在事发后12小时内以书面形式向事发所在地的地区管理局报告,事发所在地的地区管理局应当在事发后24小时内以书面形式向民航局事故调查职能部门报告。

  6. 对事故或事故征候调查中需要试验、验证的项目,应当按照下列规定进行:

  (一)组织调查的部门应当满足调查组提出的试验、验证要求,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协助。

  (二)由调查组组长指派调查组成员参加试验、验证工作。

  (三)采用摄像、拍照、笔录等方法记录试验部件的启封和试验、验证过程中的重要、关键阶段。

  (四)试验、验证结束后,试验、验证的部门应当提供试验、验证报告。报告应该由操作人、负责人和调查组成员签署。

  7. 民航局事故调查职能部门应将事故情况通知航空器登记国、运营人所在国、设计国、制造国和国际民航组织,并负责有关国家参加事故调查的具体联络工作。

  8. 专业小组应向调查组组长提交专业小组报告。调查组组长应当组织审议专业小组报告。

  9. 调查组组长负责组织编写调查报告草案。调查报告草案完成后,由调查组组长提交给组织调查的部门。

  10. 组织调查的部门可以就调查报告草案向下列有关单位和个人征询意见:

  (一)参加调查的有关单位和个人;

  (二)与事发有关的当事单位和当事人;

  (三)其他必要的单位和个人。

  被征询意见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在收到征询意见通知后30天内,以书面形式将意见反馈组织调查的部门。对调查报告草案有不同意见的,应当写明观点,并提供相应的证据。

  组织调查的部门应当将征询的意见交给调查组研究。调查组组长应当决定是否对调查报告草案进行修改。调查报告草案修正案及征询意见的采纳情况应当一并提交组织调查的部门。

  11. 组织调查的部门负责审议调查报告草案,决定进行补充调查或者重新调查。

  12. 民航局事故调查职能部门应当在事故发生后30天内向国际民航组织提交初始报告。

  13. 调查报告应当尽快完成。由地区管理局组织的事故调查,应当在事发后6个月内向民航局提交调查报告。由民航局组织的事故调查,应当在事发后12个月内向国务院提交调查报告。不能按期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的,应当向接受报告的部门提交调查进展情况报告。

  14. 民航局对地区管理局提交的调查报告审查后,可以要求组织调查的地区管理局进行补充调查,也可以由民航局重新组织调查。

  15. 调查报告经国务院或者民航局批准后调查即告结束。

  16. 调查结束后,民航局负责向国际民航组织和有关国家提交调查报告。

  17. 调查结束后,发现新的重要证据,可能需要推翻原结论或者可能需要对原结论进行重大修改的,经批准机关同意,可以重新进行调查。

  18. 组织调查的部门应当在调查结束后对调查工作进行总结,并对调查的文件、资料、证据等清理归档,永久保存。

  到此为止,一个事故调查结束。

  为什么有些调查报告需要较长时间

  事故和事故征候调查的目的是查明原因,提出安全建议,防止事故和事故征候发生。所有事故调查的结果必须严谨,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同时,有些时候由于一些关键计算机缺失,无法有效查明具体原因,所以需要一个更长的时间来综合研讨。这些关键计算机不仅仅是话音记录器和飞行数据记录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黑匣子”,还会包括一些维护管理计算机。这些计算机和黑匣子不同,自身保护措施的缺乏和读取的困难常常造成事故调查时间被大大拉长。有些事故需要进行试验,大多采用模拟机试飞,甚至需要工程模拟机,所以耗时会更长。

  总结

  最后,再次重申一下事故调查的唯一目的,是防止事故或事故症候的发生,而不是为了分摊过失或责任。通过事故调查,给出的安全意见和事故预防措施,是现代民航安全飞行的重要保证。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