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 陆运| 空运| 综合物流| 船务新闻| 口岸/园区| 贸易| 宏观经济| 产业经济| 时政新闻| 图文天下| 物流专题| 物流网评| 贸易专题| 财经观点| 深度观察| 贸易网评

国内航空公司开发俄航空市场的机遇

收藏 www.jctrans.com 2013-6-17 14:47:00 民航资源网

导读:实际上,中俄两国的航空旅游市场就是一个有待开发的大金矿。有分析认为,在世界政治中心向亚太地区转移,欧洲伙伴深陷债务危机的背景下,俄罗斯空前重视同中国拓展合作。普京在竞选纲领中也强调“俄罗斯的‘经济之帆’需要乘上‘中国风’”。

  最近,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莫斯科好评如潮。两个“金砖”国家历史性地再次走到一起,其意义可谓深远,对推动世界经济向好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有人把这种务实的合作称之为“中国梦”遇上了“重振俄罗斯梦”,毕竟两个发展之“梦”是以两国当前实力作为基础的。其实,现在两国的合作在加深,交往也在不断加深:继中俄两国互办“国家年”、“语言年”等活动之后,2012年中国举办了“俄罗斯旅游年”,今年俄罗斯则举办“中国旅游年”。据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表示:中俄两国都是世界旅游大国,“目前,俄罗斯是中国第三大客源国,中国是俄罗斯第二大客源国。到2015年中俄力争实现双向旅游交流500万人次。”

  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巨大的旅游市场,无疑将给国内航空公司带来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当然也给在中俄市场中拥有较好资源的南航展示了一个新的发展前景。可以说,这个“天时”来得恰逢其时。

  实际上,中俄两国的航空旅游市场就是一个有待开发的大金矿。有分析认为,在世界政治中心向亚太地区转移,欧洲伙伴深陷债务危机的背景下,俄罗斯空前重视同中国拓展合作。普京在竞选纲领中也强调“俄罗斯的‘经济之帆’需要乘上‘中国风’”。习近平主席出国首访俄罗斯,也说明中国对发展俄罗斯的合作关系之重视。同是“金砖”国家,中俄两国的GDP分别排在世界的第二和第九位置上,人均GDP也都在快速超越世界水平。目前,中国已经是俄罗斯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家。2012年俄中交流达到330万人次,其中中国赴俄罗斯游客数量到达34.3万人次,同比增长47%,俄旅游来华人数达到了242.62万人次,今年1月份,更是就达到了17.27万人次,同比增长27%。据统计,在过去十年中,两国双向旅游交流人数年均增长9.6%。在文化上,两国的交流也是源远流长。习近平主席在俄罗斯访问期间也表示,“中国老一辈革命家深受俄罗斯文化影响,我们这一代也读了很多俄罗斯文学的经典作品。”从未来发展趋势看,中俄两国旅游资源也有很大的挖掘潜力。如今俄罗斯举办的“中国旅游年”,设立的活动项目即达到382项,其中,中方活动235项,俄方活动147项。

  当然,这些仅仅是中俄未来航空旅游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和潜力。其实,这个市场的价值真正所在,还要通过市场间的比较才能更好地体现出来。我们可以看到,作为新兴市场的中国航空公司,尽管在实力和运营能力上,已经具有了飞跃的发展,而且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航空市场,客源充足,但是,在“走出去”过程中,却是阻力重重。究其原因,并不是国内航空公司低人几分,而是那些老市场中,格局已经比较稳固,要想占有一席之地,付出的代价是非常高昂的。现在,国内航空公司在国际市场中品牌上没有优势,市场份额也基本上处在边缘的状况,更无网络可言。航班上绝大部分是国内的中低端旅客,单向性较为明显。国外旅客选择国内航空公司航班人数一直处在较低水平,尤其是高端附加值高的旅客,无论是国内亦或是国外的旅客,大部分均是乘坐国外大品牌的航空公司,尽管在性价比上,国内航空公司高舱位有较大的优势。有统计表明,在国内至海外的航线上,中国公司的市场份额从2005年的45.3%下降到2010年的44%。也就是说,经过5年的发展,中国民航在国际市场的份额反而下降了1.3个百分点。现在,南航通过第六航权,建立起了“广州之路”国际航线网络,尤其是进入到“袋鼠航线”运营市场中,在国际化的道路上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我们也能看到,各方面竞争异常激烈,在进入一个比较稳固的成熟市场中的难度。除此之外,在一些老市场中其他一些因素也会给新兴航空市场的航空公司带来进入的阻力,诸如欧美市场运营成本高,各种限制多,尤其是金融危机中,一些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使新兴的航空企业难于获得更多的市场机会。如阿联酋航空业崛起的时候,利用其地理优势,过境签证简化,机场收费低廉等条件,吸引来了许多航空公司开辟了飞迪拜的航线,也有大批印度、俄罗斯和中国的旅客在此转机,抢走了许多传统上飞欧洲的航线和大批旅客,与欧洲传统枢纽机场和老牌航企形成强烈的竞争关系。为此,欧洲的许多航空公司和机场对阿联酋航空采取了抵制的措施,甚至提议欧盟阻止阿联酋航空公司增加飞欧洲的航线。

  中俄之间目前的贸易伙伴关系则没有这样,相互间有更多的共同利益和互补关系,整个市场处在一个起步阶段,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两国的航企可以根据双方的发展意愿,共同开发这个“金矿”,而不会受到更多的干扰。这或许就是挤进老市场与开发新市场的不同和有益之处。

  我们可以从五个方面分析开发中俄航空旅游市场的有利条件:

  1、中俄两国合作是非常务实的,俄罗斯有开拓远东、开发西伯利亚的战略,而中国有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西部大开发的计划,因此,两国的发展战略及地方发展战略互补性强,可实施战略对接。这些对接和互补的合作,必然形成密集的人员和物流交往,从而促进和推动航空运输业的进一步发展。

  2、在当前欧美经济复苏迟缓,全球经济不明朗和油价高企的背景下,航空公司的利润率不断下滑,降低成本压力已经是航空公司目前必须解决的问题。开辟新的市场,寻找新的增长点,是提高利润,降低成本的最佳方式,而中俄航空旅游新市场的开发,正符合这样的要求。

  3、中俄共同的合作意愿,加大了原有的航空市场基础。据统计,2012年我国出境旅游人数将达到7700万人次,同比增长12%;入境过夜旅游人数5850万人次,增长2%;而仅中俄两国旅游人数就已经达到330万人次,每年平均有9.6%的增加,而近年实际却是30-40%的增长。这个新兴的航空旅游市场既有潜力,也有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4、作为两国旅游大国,旅游资源丰富,文化交流丰富。莫斯科、圣彼得堡、伏尔加河、贝尔加湖和西伯利亚大森林深受中国游客向往;中国的长城、长江、黄河、黄山、上海、广州、西安、三亚和北戴河也吸引着俄罗斯游客。在文化交流方面,两国都有悠久的文明历史,俄罗斯的文学对中国几代人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交流中有着许多的共同点。2010年俄罗斯举办“汉语年”期间,更是把中国的功夫、美食、中药和哲学等中国元素介绍给俄罗斯普通民众。现在俄罗斯全境共有2万名中国留学生,并开办有17所孔子学院。这样的自然、物质和文化的相互吸引,就是一个极大的旅游资源。

  5、现在俄罗斯的人均GDP为10409美元,而我国许多地区也到达了7000-10000美元以上。根据相关理论,人均GDP到达这一阶段,消费需求快速扩张,消费结构从满足生存需要为主的物质消费向娱乐、休闲、文化、旅游等精神消费为主转变,并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这也就解释了为何中俄相互交流快速增长的原因,也看到了进一步发展的潜力。

  从目前国内航空市场的布局来看,南航在开发中俄航空旅游市场中,已经拥有了新疆、东北基地,与俄罗斯接壤地理优势比较明显,同时也在全国形成了较好的网络优势,以其在国内和俄罗斯的品牌效应,可以说是占有了开发这个市场的地利和人和,目前中俄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进一步加强,正是“天时”的机缘。天时、地利、人和无疑将让南航拥有更多的优势,尤其是南航目前作为国内最大的航空公司之一,又具备了强大的运力条件,能较快地进入该市场的运营中,获得更有利的市场资源。另外,南航与俄罗斯航空公司同为“天合联盟”成员,这也意味着运营中可以大大地降低成本,将航线网络连接得更广和更远。莫斯科也曾经是国内飞机飞往东欧的航线通道,通过“天合联盟”的网络,南航还可以获得来自东欧等国家更多的客源。

  开发中俄航空旅游市场这样的机遇当然也并非只有南航所独自拥有。现在国内航空市场竞争白热化,尤其是高铁的冲击,国内航企都在寻找新的市场和合作方式。中俄航空旅游市场的开发,也能激励起各家航空公司,通过打造西部新的航空枢纽,与高铁合作,汇集多方客源,开辟出更具价值的中俄航线。新的市场机会应该是非常多的,完全可以在开发国内西部市场的同时,把航线延伸到俄罗斯,既拥有了新市场,又能获得更多的客源,同时还能形成空铁合作的新模式,一举多得。

  中俄战略伙伴的合作,形成的新的经济发展,必然在更大程度上促进两国旅游和航空市场的大发展,抓住这个机遇,也就抓住了一个新的市场和发掘出新的客源,所以,开发中俄航空旅游新市场,应该说是恰逢其时。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