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 陆运| 空运| 综合物流| 船务新闻| 口岸/园区| 贸易| 宏观经济| 产业经济| 时政新闻| 图文天下| 物流专题| 物流网评| 贸易专题| 财经观点| 深度观察| 贸易网评

李家祥:“航空经济”在兴起

收藏 www.jctrans.com 2013-3-12 9:54:00 新华网

导读:长李家祥一直大力呼吁发展“航空经济”。在全国“两会”间隙,李家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对“航空经济”在各地的进展如数家珍,他高兴地说:“作为推动国家经济转型升级的抓手,我国‘航空经济’正在蓬勃兴起。”

  中国民用航空局局长李家祥已主政全国民航5年,他一直大力呼吁发展“航空经济”。在全国“两会”间隙,李家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对“航空经济”在各地的进展如数家珍,他高兴地说:“作为推动国家经济转型升级的抓手,我国‘航空经济’正在蓬勃兴起。”

  点上种金,面上收银

  记者:记得去年“两会”采访时,你着重谈了中国应该大力发展“航空经济”。事隔一年,“航空经济”发展有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

  李家祥:国务院去年出台了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今年1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又下发文件,把27个部委应该干什么做了细化分工。截至2012年底,全国共有27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51个城市,先后提出54个临空经济区的规划与设想。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地航空经济进入相对成熟的发展阶段,成都、郑州、重庆、杭州、深圳等地进入相对快速发展阶段。如:北京顺义区以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简称“首都机场”)为核心的航空经济区,已形成独具特色的国际性产业集群,入驻外资企业660余家。“十一五”累计为北京市带来近6000亿元的经济效益;河南省以郑州新郑国际机场(简称“郑州机场”)为龙头建立起189平方公里的航空经济区,周围聚集了500多家成规模的企业,又带动了1万多家个体工商户,经济区的进出口总额去年占郑州市的80%,占河南全省的55%。;在地市一级,江苏淮安涟水国际机场(简称“淮安机场”)2010年通航后,经济区内目前已聚集了800多家外资企业,为淮安市贡献经济产值54亿元。淮安市负责人总结了一句话是:“点上种金,面上收银。”

  因地制宜,各有侧重

  记者:面对“航空经济”兴起的热潮,一些人担心,这会不会意味着每个省、每个城市都一哄而上建民航,有些项目盲目上马?

  李家祥:各地在发展“航空经济”中,会因地制宜,各有侧重。上海、沈阳、哈尔滨、天津、西安、南昌重点发展零部件航空制造业,山东滨州、广东珠海、陕西蒲城把通用航空飞机制造作为突破口。如,天津市规划了11平方公里的航空经济区,空客总装线落户后,上下游数百家航空制造企业跟着落户。天津航空航天工业总产值从5年前的2.2亿元上升至2011年的227.7亿元,增长了104倍;河南省政府2010年启动了郑州航空城总体规划,重点发展IT高科技企业。区内龙头企业富士康去年生产苹果手机占全球的70%;县级机场云南腾冲机场,既是抗日战争的纪念地,还有很多地热温泉、生态旅游等项目,依托机场,拉动了旅游经济。2009年腾冲机场开通时,全县财政收入只有6亿多元,去年增长到14亿多元;还有资源型的航空经济区,如陕西榆林榆阳机场,机场要进行扩建。随着榆林的煤矿、石油产业兴起,人流、物流也多起来,去年榆林机场旅客量突破了100万人次。

  亏20亿带动2万亿经济

  记者:多数机场亏损一直是社会关心的热点问题,有声音质疑我国机场是不是建设过快、过多?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李家祥:地方政府为什么宁愿补贴也要建机场?像淮安机场,去年当地政府还补贴了2000多万元,但2000多万元补贴换来的是航空经济区贡献54亿元,这2000多万元补贴实际上起到了撬动作用。去年全国183个机场中,有150多个是亏损的,共亏损20亿元,平均每个机场亏了一千五、六百万元。但是去年初步算了一下,150多个亏损机场覆盖全国77%的县、91%的地区,带动的经济量至少在2万亿元以上。

  贷款建设是机场亏损主因

  记者:造成150多个机场亏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李家祥:机场亏损,有个计算方法问题。国务院已经颁布《民用机场管理条例》,把机场建设作为公共基础设施来定位。那么机场建设的投入,就不应该作为经营性资产来看待。目前建机场政府投资平均不到50%,50%以上的建机场的钱,是靠贷款的,列为机场的经营性资产。我算了一笔账,比如,投入10亿元建设一个支线机场,政府投资5亿元,机场从银行贷款5亿元,一年仅给银行的利息就是3500万元。小机场刚建起来,就是因为这个银行债务亏损的。如果把这5亿元贷款投入不作为经营性资产,不让机场负债,全国小机场马上都不亏损。这种负债不利于航空业的发展,不利于机场集中精力提高管理水平,搞好服务。

  高铁对民航短途影响巨大

  记者:京广高铁去年开通,高铁的发展会对民航产生哪些影响?

  李家祥:我们作了一个测算,在1500公里距离之内,对民航影响10%到15%的旅客量;但短途的影响可以说是根本性的影响。北京到上海、北京到济南,广州到武汉、长沙,分流民航旅客量高达30%多;超过1500公里的长距离影响不大。在某些方面,高铁对民航有促进。去年京沪、武广高铁沿线的14个机场旅客吞吐量同比增长了6%,其中北京南苑机场、常州奔牛机场、徐州观音国际机场、武汉天河国际机场、无锡硕放机场等机场旅客吞吐量均为两位数增长,高于全国9.5%的平均增速。高铁的影响能促进中国民航往支线上转,往国际上转,实际上是促进民航全面发展的一个机遇。

  严把每个飞行员资质关

  记者:对老百姓来讲,出行最重要的是安全。你提出“持续安全”的理念,效果怎么样?

  李家祥:民航60多年来的安全道路,经历了摸索阶段、经验阶段,现在进展到第三个阶段:规章标准阶段。中国民航有近百部关于安全方面的规章,建立了严格的标准,持续安全最基本的内涵就是严格按照规章标准来做。民航局从2008年起,取消了一切有关安全的评比和奖杯、奖旗,目的就是要建立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像吃“家常饭”。如我们抓飞行员的资质建设,全国民航有3万多名飞行员,每一个飞行员的资质,都一个一个排查到人,不合格的重新回炉乃至吊销飞行执照,进行动态管理。依靠“持续安全”的机制,目前,中国民航的安全水平赶上了航空发达国家水平。

本文关键词:航空,经济

【发表评论】 共有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