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 陆运| 空运| 综合物流| 船务新闻| 口岸/园区| 贸易| 宏观经济| 产业经济| 时政新闻| 图文天下| 物流专题| 物流网评| 贸易专题| 财经观点| 深度观察| 贸易网评

亚洲鲤鱼在美国泛滥成灾 当地专家来汉问策透商机

www.jctrans.com 2014-9-29 14:36:00 楚天都市报

导读:“亚洲鲤”泛滥成灾,让美国部分民众忧心忡忡,一个让吃货们兴奋的消息是:过不了多久,或许我们将用一张嘴,帮美国人解决这个头疼的问题。

  

  “亚洲鲤”泛滥成灾,让美国部分民众忧心忡忡,一个让吃货们兴奋的消息是:过不了多久,或许我们将用一张嘴,帮美国人解决这个头疼的问题。

  近日,美国渔业生态专家专程来到武汉,就如何治理“亚洲鲤”,与本地科研院所和企业交流取经,同时受邀的本地水产品加工企业,目前正深入当地湖区考察,希望就地建厂加工这些鱼类资源。

  亚洲鲤大量繁殖带来灾害

  以青草鲢鳙“四大家鱼”为主的8种亚洲本土鱼类,在美国被统称为亚洲鲤鱼。

  长江水产研究所刘绍平研究员介绍,上世纪70年代,美国从亚洲引入鲢鱼、草鱼等8种鱼类,投放到当地湖区池塘治理泛滥的水草,而这些亚洲鲤鱼趁洪水泛滥逃到野外并大量繁殖。2007年至2013年,刘绍平曾多次到美国考察亚洲鲤繁殖情况,他介绍,亚洲鲤鱼堪称当地河道霸主,“开着快艇在河流上行进,肥美的大鱼纷纷往甲板上跳。”

  本月上旬,来汉学术交流的美国亚洲鲤专家JamesEGavery教授就表示,亚洲鲤鱼生长迅速,它们不仅会吃光所有本土鱼类赖以生存的食物,而且繁殖迅速,很可能会破坏湖区生态平衡,甚至给湖中其他生物种群,比如鲑鱼,带来灭顶之灾。

  这些入侵的“亚洲鲤”跟原有鱼类争夺食物和空间,也引起了不少美国民众的恐慌,一旦这些鱼进入美国鱼类主产区—五大湖区,该地渔民赖以生存的鲑鱼捕捞将会受到重大影响,造成难以预估的损失。

  专家团来汉取经鱼害治理

  本月10日,美国南伊利诺伊、伊利诺伊州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局多名专家,来到武汉长江水产研究所,与本地专家共商治理“亚洲鲤”对策。本地先进的捕鱼设施和丰富多样鱼类产品,吸引了美国专家的关注。

  JamesEGavery教授介绍,在美国当地人习惯用刀叉吃鲑鱼,对略带腥味且多刺的亚洲鲤鱼,不会像做中餐那样加入酱油、剁椒、豆瓣酱等调料,当地人将白花花的亚洲鲤鱼放进清水里煮熟,端上桌子,味道确实难以下咽。

  美国专家介绍,美国联邦政府已经采取多种措施控制,包括电网阻拦、商业捕捞、药物投放等手段,然而收效甚微。2014年1月,亚洲鲤问题更是引起了白宫的关注,美国政府宣布将斥资180亿美元、耗时25年防止五大湖遭亚洲鲤鱼入侵。

  中国TNC(大自然保护协会)专家杨波博士介绍,尽管亚洲鲤鱼在北美已产生较为严重的生态危害,但对其治理仍然处于摸索阶段,目前中美两国农业部门和民间环保组织正在推动“长江—密西西比河”绿色合作项目,一方面由中国专家与美国方面一起应对亚洲鲤鱼危害,而通过深入研究亚洲鲤在北美的种群繁殖特点,未来也将有助于保护和恢复长江流域日益减少的本土鱼类种群资源。

  武汉企业欲赴美捞鱼掘金

  昨日,武汉梁子湖水产品加工公司负责人何秋生,正在北美考察亚洲鲤鱼的种群情况。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何秋生表示,当地亚洲鲤鱼资源丰富,且具备深加工的价值。

  何秋生介绍,前不久来汉取经的美国专家曾到该公司考察,现场品尝该公司用鱼肉加工而成的鱼丸、鱼糕后,JamesEGavery教授赞不绝口,并邀请他到密西西比河沿岸投资建厂,生产更多这样的鱼丸子。

  何秋生说,在当地设厂具有可行性,目前公司鱼类加工技术和设备是现成的,唯一的问题是如何获得到当地设厂的政策扶持。考察中,何秋生发现,除了武汉水产品加工企业以外,国内沿海和日本、韩国的相关企业也在美国考察,希望“分一杯羹”。

  赴美开厂需解决多种难题

  湖北省水产局相关专家介绍,本地企业赴美加工亚洲鲤鱼,在成本控制、产品营销、市场培育等方面仍存在很多需要解决的难题。

  专家介绍,首先到美国办厂,当地土地、人工、原料等各种成本都比国内要高出不少,企业站稳脚跟难度不小。同时,国内鲤鱼的产量高,加工产品的成本和价格也都相对较低,在目前普通市民的消费习惯来看,国外加工的亚洲鲤鱼产品想抢占国内市场,同样面临非常激烈的竞争。

  长江水产研究所专家认为,由于美国当地人不爱吃亚洲鲤鱼,亚洲鲤鱼加工出来产品的营销市场相对于国内更难拓展,除了返销国内,如何生产出符合当地人饮食、消费习惯的鱼类产品,仍需相关调研。

  记者周治涛

物流新闻手机客户端免费下载 安卓用户下载

本文关键词:亚洲鲤鱼,美国,泛滥成灾,专家

【发表评论】 共有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