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 陆运| 空运| 综合物流| 船务新闻| 口岸/园区| 贸易| 宏观经济| 产业经济| 时政新闻| 图文天下| 物流专题| 物流网评| 贸易专题| 财经观点| 深度观察| 贸易网评

京城相声剧场折损过半仅存21家

www.jctrans.com 2014-9-10 11:28:00 北京商报

导读: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09年,约有50多家相声剧场散布北京各个区县。然而,短短几年时间,只剩下21家还处于营业状态。

  数年前,郭德纲引发的“相声热”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升温。借着这股热度,北京的相声小剧场数量也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增长。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09年,约有50多家相声剧场散布北京各个区县。然而,短短几年时间,只剩下21家还处于营业状态。

  记者调查发现,现阶段能够搜索到公开信息的相声剧场虽然多达40余家,但包括北京相声会堂、百姓相声会在内的多家相声剧场早已停业关门。某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从业者告诉记者:“即便是仍在正常演出的相声剧场,实际经营状况也令人担忧,北京的市场根本容不下这么多的相声剧场。”

  以嘻哈包袱铺为例,起初的4家分店只有位于奥体中心附近的一家店仍正常营业,据负责人介绍,另外3家均因租金、演出团队难以协调等原因而关门。

  在业内人士看来,引发相声剧场“倒闭潮”的首要原因就在于长期缺乏原创作品。观众刘女士对此直言:“过去听的相声,不仅语言幽默,而且常听常新。但现在的许多相声,一听就是把网上的段子穿在一起,有的段子演员刚一张嘴,我都能接出下句。”如此一来,即使相声剧场开得再多,但是内容创新不足,自然难以吸引观众入场。

  广笑堂相声俱乐部经理刘民向记者表示,专业演员匮乏也是导致剧场经营困难的重要原因,“中国的相声界比较看重师徒传承,但是由于现在师徒关系淡化,很多师父不愿意收徒弟,即便勉强收了徒弟,在教授过程中也会存在授课不精的问题,也导致了相声行业本身门槛较低,许多从业人员大多是"半路出家",没有接受过传统的相声培训,在表演的基本功上缺乏专业性,而且在相声作品的创作上缺乏创新能力”。

  除了内容创新难、人才匮乏以外,相声剧场要想获得长远发展,推广及经营模式的改进也不容忽视。据刘民介绍,以广笑堂为例,即便是采用了免费听相声的推广方式来吸引观众,效果也不佳,“目前每个月的运营成本在1.2万元左右,场租由于采取了与房东分成的模式所以忽略不计。现阶段主要的盈利点则来自茶水消费,收入情况一般”。

  北京第二班相声的相关负责人强调,相声小剧场如果想要获得长远的发展,在内容创作与市场推广上需要做足功课。除此之外,与一些大型的京剧、戏剧等团体可以获得政府一定程度的经济补助不同,相声小剧场的生存主要依靠演出收入,如果不能创作出观众喜爱的作品,吸引观众到剧场观看表演,相声小剧场难以继续维持运营。鸣乐汇先锋相声相关负责人表示,相声想要走得更远,文化表演需要依靠作品说话。在传统作品的基础上不断推出新内容,掌握观众的喜好才能抓住观众的眼球。

物流新闻手机客户端免费下载 安卓用户下载

本文关键词:北京,相声,剧场,折损过半

【发表评论】 共有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