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洲
在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世界港口预测小组6月18日发布的一份集装箱港口预测报告中,香港港今年的港口吞吐量为负,与去年同比下降3.3~4.2个百分点,在全球的排位也将被长三角的宁波-舟山港赶超,从去年的第4位滑落至今年的第5位。
由于医药类产品、酒类饮料、家电、纺织、轻工类产品以及少部分大宗商品原材料这些传统商品多走集装箱运输,因此港口吞吐量是区域经济发展和贸易的晴雨表,从贸易往来和商品运输的繁荣度,可以看出区域的经济景气度以及发展模式的变化。
香港港今年的吞吐量如果被这份报告言中,那么将会是第四年出现负增长。
2014年,据香港港口发展局公布的统计数字,香港港2014年集装箱吞吐量为2228.3万标箱,比前年下跌0.3%,已是连续第三年下滑。
据新华网报道,香港货柜(集装箱)码头商会主席钟惠贤认为,2014年全球港口的吞吐量预计增幅约为4%,香港的增长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主要原因仍然是泊位与后勤用地不足影响操作效率,迫使一些船主改靠珠三角地区其他港口。据介绍,2014年停靠香港港的船只较上年减少了近一成。
香港作为亚太地区重要的枢纽港口,多年来其集装箱吞吐量除了上海港可与之一拼高下之外,曾让中国内地其他港口望其项背。然而自经济危机之后的近些年来,香港港的地位逐渐被中国内地其他港口赶超。
出现这样变化的原因,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博士谢刚对界面新闻新闻表示,与内地及全球贸易伙伴的频繁经贸往来,带动香港港吞吐量增长的同时,也使得其他港口迅速崛起,分流了部分货源,挂靠内地港口的班轮、航线越来越多。而内地港口费用远较香港便宜,于是原先拟经香港出口或转口的货源改道内地港口。
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汪寿阳对界面新闻表示,香港港集装箱吞吐量出现负增长并不是大家愿意看到的。虽然香港港今年在全球港口集装箱的排名被预测下滑、被宁波-舟山港赶超,但香港港家底摆在那儿,在未来年岁中跌出前10位的可能性不大。“珠三角仍然十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区域之一,也是中国的制造业中心之一。香港作为国际航贸中心的地位短期内是不会改变的。”
谢刚说,珠三角地区港口腹地是中国重要的制造业加工基地,而加工贸易发展模式不仅外贸依存度较高,而且在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的背景下,与其它贸易发展方式相比,产业转移速度也相对较快。因此,近年来珠三角地区集装箱运输需求发展趋缓且波动较大。
根据模型测算结果,预计2015年珠三角港口吞吐量出现差异化增长。
差异化增长具体指的是:深圳港预计在今年的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增速仍将维持在较低水平,全年将完成2430~2450万标准箱,同比增长2.5%~3.4%,全球排名保持在第3位;广州港全年将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712~1728万标准箱,增速为5.7%~6.7%,预计全球集装箱港口排名第8位。
从数据可以看出,广州港近年来在区域港口竟争中竞争力出现上升。
谢刚说,得益于产业转移和转出,使广州港更加接近货源腹地,广州港在区域港口中的竞争优势将更加凸显,而广州港在区域港口中的竞争实力的提升和优势的凸显也给港口带来更多的机遇。
尽管珠三角地区港口集装箱需求出现波动,但珠三角也获得了“一带一路”以及自贸(园)区的政策利好推动。2014年12月广东自贸区获批。
根据中科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今年全球排名前20位的集装箱港口中,中国港口占10席,前10席中有7个来自中国。其中,上海港仍将排名全球第一。
从港口的排名来看,中国仍然是全球集装箱运输市场发展的重心。长三角地区港口(上海港、宁波-舟山港)保持平稳发展且集装箱运输需求增长相对显著;环渤海地区受去年同期高基数以及中国东北产业转型影响,港口(天津港、青岛港、大连港)集装箱运输需求增长稳中放缓,大连港被德国汉堡港赶超,排位从全球第14位退居第15位。
而按区域分析,亚洲地区主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速仍将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多数欧美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将呈现稳定的增长态势,东南亚港口则增长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