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港区目前绿化面积已达52万平方米,占可绿化面积90%以上。
在大连港矿石码头堆场,一条18米高的挡风抑尘墙绵延逾千米。在堆料表面喷洒进口抑尘剂后,迅速凝结成一层坚硬的外壳,将粉尘牢牢罩住。
在大连港大窑湾集装箱码头,全面启动的集装箱场桥“油改电”工程,让能耗下降了37%,场桥发动机的废烟、废油排放直线锐减。
绿色发展,低碳增长。
近几年,港口行业发展不约而同地向绿色转型。大连港集团也开启了生态模式。随着一项项节能环保举措相继落实到位,绿色转型已初见成效。
特约记者 于海青
顶层设计定方向 绿色转型绝非一朝一夕。
这几年,大连港集团制度先行,“十二五”期间先后制定了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多个规划,通过顶层设计,保证绿色港口建设的持续性。
2014年,《大连港绿色循环低碳港口主题性项目实施方案》获交通运输部批复,大连港与广州港、福州港、日照港一同被确定为全国节能减排主题性试点港口。
在“十二五”期间,大连港集团平均每年投入上亿元专项资金,先后从基础设施建设、装卸运输装备和工艺改造、智能化信息系统技术应用、清洁能源及资源循环再利用、环境保护五个方面入手,实施节能减排工程。
生产体系换颜色
在大连港,集装箱码头中转作业频繁。对于同时在泊、相互间有中转关系的船舶,如果按照传统工艺流程,每台岸桥和与之配合的多台集装箱拖车,需进行四次装卸作业。
现在,实行不落地中转后,集装箱从一程船卸下,直接到二程船装船,减少了两次场桥装卸箱作业和一次场内拖车运输循环。
合力调度,高效作业,不落地中转是一个缩影。近几年,为了打造节能、高效的绿色港口,大连港集团对整个装卸生产组织体系进行挖潜。通过科学分区、优化流程等措施,让堆场、码头、机械等各种资源实现高效运转。
在煤炭、钢材等大宗货物船舶中推行“车船直取”;在集装箱、油品、矿石等船舶中开展“水水中转”;在“海铁联运”中实行“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大批创新的装卸工艺在港内逐渐推开,形成了一套集约高效的新体系。
在生产体系“变绿”的同时,港内的高耗能电机、老式变压器等也全面“下岗”。 共更新火车机车4台、新购置全回转港作拖轮10艘,完成17个原油储罐浮顶隔热保温改造,能源利用效率提高了7%。
过去,一些以油为动力的集装箱场桥,既是港口耗能的“大户”,也是造成港区污染的“重灾户”。近年来,通过大力推广、应用“电缆卷盘供电”、“直流滑触线供电”等新技术,全面实施集装箱场桥“油改电”工程。
“变频调速”和“势能回收”等新技术也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在全港103台散杂大型电动机械中,有70台应用了变频调速技术,应用比例高达86.7%。在集装箱岸桥、矿石卸船机上全部应用了势能回收技术,并在门机等装卸设备中逐步推广。
2014年,国家电网大连供电公司在大连港15和18号集装箱泊位开展船舶岸电建设。到 2016年,渤海湾滚装运输将实现“绿色靠港”。同时,着手实施大连湾18号泊位滚装船舶岸电试点工程。该项目的实施,对推动渤海湾滚装运输实现“绿色靠港”具有引领示范作用。
绿色照明是发展趋势。大连港集团根据生产特点和场所照度要求,在港内推广应用LED灯、钒弧灯等绿色低碳灯具,替代传统的高压钠灯。
目前,通过采取能源合同管理(EMC)方式,全港港区1300余盏路灯已全部完成LED路灯改造,码头生产作业区域共完成绿色节能灯具改造1400余盏,总节电率达50%以上。
“绿色转型”已经进入大连港各个领域,渗透在各个环节。
生态治理降风险
港机轰鸣,粉尘漫天。这是传统港口作业给人的印象。如今在大连港各装卸作业码头,这种场景已多年不见。
在极易产生粉尘的大连港40万吨级矿石码头,一个高18米、长千余米的高大防尘墙,将偌大的矿石堆场靠海风口处遮挡严实。据大连港集团介绍,这是目前国内沿海粉尘控制最好的矿石码头之一。
港口规模扩大,污染排放自然会增多。如何控制、处理生产作业产生的污水、粉尘、油气、固废,直接关系到绿色港口的建设。
在污水处理方面,大连港现有10座污水处理设施和8套地埋式污水装置,日处理能力达到了1.31万吨,实现了港区污水处理的全覆盖。
对以前难以处理的油轮压舱水,大连港在国内率先采用了生物处理技术,处理后排放的污水含油量较原来减少了五分之二,在国内港口处于领先水平。
今年,大连港投资近亿元新建了10.5万立方米新港事故水处理池,不仅为油品装卸生产设置了最后一道安全防线,也大幅降低了大孤山石化产业区域污染物入海的风险。
在港区绿化方面,可绿化面积90%以上的区域都已绿化,总面积达到了52万平方米。港区基本做到了三季有花、四季常青。
减排投入到位、举措到位,不仅极大降低了环境风险,也为绿色发展打下了基础。
绿色港口智能化
今年,大连港一期集装箱码头引入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OP+”系统。该系统可自动采集数据、生成作业指令,智能调配人、车、机械等作业资源,实现对所有设备的作业轨迹实时监控。
在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当下,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推动港口的生态化、智能化,已成为大连港集团目前港口转型的方向。
从2014年正式启动智能航运中心建设以来,大连港集团已完成了集团生产指挥智能化调度系统、集装箱码头生产管理系统统一平台、物流一体化服务平台等建设,港口的智能化水平迅速提升。
在大连港集团,一套能源管理信息系统可实现对能源消耗的全面统计分析及管理流程再造;在矿石码头公司,输送设备耗能实时监控分析系统的运用,可对电量进行实时采集,对作业时间、效率及能耗进行自动统计。
智能港口建设,不仅提升了效率,也为绿色转型注入了新的动力。
至“十二五”期末,大连港集团预计累计完成节能量2.2万标准煤,超额完成国家发改委下达的“十二五”节能量目标460%;港口生产单位吞吐量综合能耗和单位吞吐量二氧化碳排放也较2005年分别下降了41.9%和58.8%,全面完成了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目标。
在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的新形势下,绿色港口是港口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积极有效地建设绿色港口已成为我国港口发展的方向。大连港就是将“港口、人、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环境理念,渗透到港区建设发展和作业相关的各项行为之中,最大限度地提高港口经济活动的资源使用率,最大限度的减少港区对所处区域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港区的环境管理水平,改善港区的生态环境质量,从而最终做到港口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协调发展,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