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 陆运| 空运| 综合物流| 船务新闻| 口岸/园区| 贸易| 宏观经济| 产业经济| 时政新闻| 图文天下| 物流专题| 物流网评| 贸易专题| 财经观点| 深度观察| 贸易网评

全球造船业出现重大结构性调整

收藏 www.jctrans.com 2014-8-8 13:36:00 中国航务周刊及航贸网

导读: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近二十年来的造船产量令人惊讶,截止2011年,造船产量增加了8倍,从1900DWT增长至1.66亿DWT。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近二十年来的造船产量令人惊讶,截止2011年,造船产量增加了8倍,从1900DWT增长至1.66亿DWT。

  不过随后造船业开始崩溃,新船交付量开始大幅下降,2013年下降至1.09亿DWT,但并不是许多人预期的灾难。一些造船厂从这一轮造船周期中脱颖而出,在有限的新船交付量中仍旧全速发展,赶上新一轮造船上升周期。在造船热潮时期,预计油船和集装箱船投资总额达42%,散货船投资总额占50%,液化气船投资总额为7%。造船繁荣周期很大程度上保持这种投资模式,但是后面一切都变了。

  自2008年以来,造船市场份额出现了重大的结构调整,细分市场的结构性变化已经改变了整个造船投资格局。油船和集装箱船投资出现了严重的衰退,整体市场份额已经下降至22%,其中,油船从繁荣周期时的市场份额24%下降至12%,集装箱船从18%下降至10%,而散货船和特种船几乎升至70%。

  在油船领域,油价高企,经济低迷以及美国能源高度自给都在蚕食着石油运输需求。集装箱船领域,集运贸易虽说仍然增长,大事经济景气放缓,集运领域仍在消化运力过剩,因此投资回落。

  对船厂而言,比较幸运的是散货船和特种船增加填补了造船的交付档期。2008年以来,散货船的投资占到市场份额的25%,和2000年以来的造船繁荣周期时相似,这一直有助于以散货船为主的中国和日本的造船业稳定,他们对船价下降也没有太多顾虑,因为在2013年和2014年新造船价已经实现反弹。

  2008年以来,海工装备产业才是造船业界的明星产业,海工装备投资占造船市场份额的43%,而2003年至2008年的市场份额为27%。包括海上风电等海工装备投资热潮,对韩国造船业影响尤其重要。海工装备产业投资总额从2008年的340亿美元上升至2012年的470亿美元。海工装备产业的发展趋势令人感到兴奋,但对造船厂具有很大的挑战性。

  由于造船业的周期调整,造船业经历痛苦的挣扎时期,所以许多造船厂正在尝试打开海工装备产业的大门。散货船投资稳定让中国和日本造船维持业务繁忙,而特种船舶是韩国造船厂、尤其是大型造船厂的一张金券。尽管开拓产品多样性很是困难,但这是关乎造船厂未来发展的大问题。造船业衰退的第一条规则是“你永远不知道哪一种船型会成为未来的订单热潮”,往往可能完全不同。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