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 陆运| 空运| 综合物流| 船务新闻| 口岸/园区| 贸易| 宏观经济| 产业经济| 时政新闻| 图文天下| 物流专题| 物流网评| 贸易专题| 财经观点| 深度观察| 贸易网评

国内拆船业遭遇成长烦恼

收藏 www.jctrans.com 2014-3-21 15:32:00 中国水运报

导读:拆船市场是一个大进大出的行业,既有乘风破浪的美好,也少不了折戟沉沙的悲情。

  拆船市场是一个大进大出的行业,既有乘风破浪的美好,也少不了折戟沉沙的悲情。对于深陷亏损的拆船企业而言,最重要的是,客观分析经验教训,认真解读宏观政策,进而转化为今后企业转亏为盈、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记者 张妮 廖琨

  市场:高位运行下的尴尬

  暖意难掩“倒春寒”,用这句话形容2013年拆船市场毫不为过。

  受国内外经济发展放缓影响,航运市场持续低迷,不过,老旧船舶淘汰报废市场活跃,国内企业船舶拆解量略有增长。据统计,国内拆船企业拆解废钢船吨位同比增长1.6%,拆船贸易额依旧保持在50亿美元以上。我国拆船数量连续5年高位运行,并继续保持世界主要拆船国前列地位。

  然而,我国的拆船企业此时却有着难言的尴尬,全行业普遍亏损已是不争的事实,而且拆船越多亏损越大,在市场旺季让人感受到一股“倒春寒”。日前,中国拆船协会副秘书长吴军表示,2014年的拆船市场并不乐观,由于钢铁工业产能压缩,废钢需求少,受前期废钢船采买价格偏高,国内废钢市场价格持续下跌等因素影响,拆船业可能继续大面积亏损。

  专家指出,问题出在了持续走低的下游市场。拆船企业的经营模式在于废船购进、拆解,然后出售废钢等拆船物资,消弭成本,获得收益。从一定程度上说,拆船企业就是“以钢为纲”,由于其利润空间往往取决废钢市场的稳定程度,所以,一个剧烈波动且价格持续下行的废钢市场必然导致拆船企业面临巨大的经营风险。

  如果说钢价倒挂是外界施予拆船业的压力,那么国内严格执行的“绿色拆船”标准,使得拆船企业成本高企。印度等一些发展中国家仍沿用传统的冲滩拆船,几乎没有船坞和环保等方面的投入,拆解成本低,这使我国拆船业在与印度、孟加拉等国家拆船企业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新政:喜忧参半的忐忑

  针对拆船行业当前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矛盾,国家相关部门在2013年先后颁布了多项重要文件,以扶持船舶工业的转型升级。

  作为国务院颁布的统领性文件,《船舶工业加快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实施方案(2013-2015)》在抓住调整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和核心问题上,提出了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这使得越来越多的船舶被送入拆船厂,拆船市场的前景几乎一片“春意盎然”。

  而由交通运输部等多部委联合发布的《老旧运输船舶和单壳油轮提前报废更新实施方案》,则提出按1500元/总吨的基准,对在2013-2015年提前报废更新的老旧运输船舶和单壳油船进行补助,并将50%的补助资金前置至造船前发放。

  不过,更多的民营造船企业却认为,国家陆续出台的政策依旧更多地惠及国有船舶企业,民营船厂在这一轮政策中并没有享受多少实实在在的好处,亟待政策给予民营船企更多的支持力度。

  “其实我们希望新政策能够更加宽松一点,以鼓励多拆些船,而不是规定太多的附加条件”,有造船业内专家指出,《实施方案》的想法还是显得有些机械,比如仍然将“拆”和“造”联系起来,从宏观角度看并不能改变运力过剩的局面。近日,全国政协委员、江南造船厂副总经理总工程师胡可一在今年两会期间也表示,去年国家出台的拆船补贴政策,应该由船东和船厂共同分享其利益。

  但不可否认的是,上述政策对于淘汰以往老旧船舶促进结构转型升级有很大的帮助,客观上给船厂带来更多的订单,也为航运和造船市场的好转争取了更多时间。

  企业:“绿色拆船”的未来

  当前,世界海运市场运力过剩局面短期内还难以改变。根据国际海事组织、欧盟和克拉克松公司的研究,今后10年,仍有约占全球报废船舶总量23%的商船进入拆船市场,这意味着拆船业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与此同时,大部分拆船企业亦普遍看好未来几年拆船市场。“随着国际海事新规的陆续生效实施,以及航运市场低迷局面的持续,越来越多的老旧船舶将退出竞争。由此预测,船舶拆解量将继续呈上升态势,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为拆船业创造了需求。”舟山长宏国际船舶再生利用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2014年拆船市场将呈现何种走势?事实表明,国内航运集团“马上拆船”的计划不断。连日来,包括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中国外运长航集团有限公司、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等四大国有航运集团在内的多家大型航运公司纷纷出台拆船和建造新船计划。

  我国拆船业是伴随着改革开放逐步发展起来的一个资源环保型产业,在发展拆船业的同时,必须明确坚持“绿色拆船”的理念。中国拆船协会会长谢德华曾表示,在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中国拆船企业要继续坚持绿色发展不动摇,以绿色拆解提高市场竞争力;加强对市场的分析和预判,拓宽国内外市场渠道;强化内部科学管理,节流增效;整合自身拥有的各种资源,在物流、租赁、拆船物资深加工、再利用和再制造等业务方面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的确,绿色拆船不仅仅是一句口号,一种形式,而是应该内化为拆船企业的社会责任,不论市场行情怎样变化,废钢市场如何波动,只有坚持绿色环保才是拆船企业的唯一出路,这是拆船行业本身的市场定位和性质特征决定的。

  让政策红利惠及绿色拆船

  廖琨

  拆船在发展其自身行业的同时,作为平衡航运运力的一个杠杆,在航运业举步维艰之时,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然而,在拆船业如火如荼发展之际,问题也逐渐凸显。

  绿色拆船较高成本与高税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拆船企业的发展,在钢铁产能过剩,废钢价格大幅下跌的背景下,拆船企业面临较大困难,全行业普遍亏损。换言之,“绿色拆解”消除了中国船舶拆解的成本优势。

  对此,政府部门应尽快完善已出台的拆船补贴政策,给船厂让一部分利;财政、金融等部门应配合建立包括管理服务、融资服务等在内的一整套拆船企业服务体系,特别是建立拆船行业融资平台,加大金融机构与企业的对接力度;进一步完善拆船企业担保制度,加深对重点绿色拆船企业的支持力度,增加拆船企业信贷总量,以解决企业资金问题,促进船舶行业持续发展。

  绿色环保是全球拆船业的主旋律。随着《国际安全和无害环境拆船公约》即将于2015年生效,明确要求船东只能将不用的船舶出售给达到相关标准并经过所在国“有资质的机构”授权的拆船厂,届时在绿色拆船一途先行一步的中国拆船企业将迎来真正的发展春天。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