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 陆运| 空运| 综合物流| 船务新闻| 口岸/园区| 贸易| 宏观经济| 产业经济| 时政新闻| 图文天下| 物流专题| 物流网评| 贸易专题| 财经观点| 深度观察| 贸易网评

中国油轮市场绝处待逢生

收藏 www.jctrans.com 2013-5-8 11:18:00 《航运交易公报》

导读:综合中国三大油轮公司去年年报和今年一季报,没有逃出预期的“惨”,营业收入与净利润依然不约而同地负增长。但相比以往在年报中渗出的悲观,今年各家的计划还是充满正能量。

  综合中国三大油轮公司去年年报和今年一季报,没有逃出预期的“惨”,营业收入与净利润依然不约而同地负增长。但相比以往在年报中渗出的悲观,今年各家的计划还是充满正能量。

  去年中国三大油轮公司招商轮船(601872.SH)、*ST长油(600087.SH)和中海发展(600026.SH)年报和今年一季度报告均已出炉,查看三大核心数据,依然与“理想”没有多大关系。

  根据年报,招商轮船去年实现营业收入28.7亿元,同比增长2.6%;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107.1万元,同比减少44.28%。其今年一季报显示,实现营业收入6.5亿元,同比减少20.16%;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7146万,同比减少41.6%。

  *ST长油年报显示,去年实现营业收入66.2亿元,同比增长30.28%,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12.4亿元。今年一季报显示,实现营业收入19.1亿元,同比增长31.7%;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亏损3.6亿元,同比减少43.2%。

  中海发展去年实现营业收入111.57亿元,同比减少9.23%,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4.39亿元,同比减少147.67%。

  虽然亏损仍是主旋律,但这次年报内容不再只有消极的态度。

  供需失衡胡搅蛮缠

  根据去年年报,招商轮船油品运输营业收入为21.1亿元,同比增长5.3%,毛利率为0.34%。*ST长油油品运输营业收入为50亿元,同比增长13.41%,毛利率为-11.45%。中海发展油品运输营业收入为56亿元,同比减少10.2%,毛利率为-3.9%。究其表现不理想的主因,依然是供需失衡。

  从全球经济形势看,金融危机使国际经济持续处在萎靡状态,而中国经济下行趋势也很明显,保增长将成为未来一个时期重要的政策目标。经济不景气直接带来石油消费需求的下降,今年油轮运力增幅预计仍将在3.7%左右,出于供过于求的状态,危机仍将延续,市场难有根本性好转。

  尽管去年相当部分新船订单延迟交付甚至取消,但市场交船量仍保持在高位水平,约交付45艘VLCC、41艘Suezmax、37艘Aframax。根据订单,今年油轮新船订单约有42艘VLCC、33艘Suezmax、26艘Aframax。

  去年运力增长有余,运费却处于低水平,全年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TD3(VLCC中东/东向)航线运费指数在WS30~70区间波动,平均WS47.6,同比下跌10.3%。VLCC联营体NOVA POOL启动运作,制裁伊朗预期促使货主抢运,造成上半年VLCC 市场好于预期,TD3平均WS55.7;西方制裁伊朗造成运力释放,新船持续投放,市场货源减少,6月以后市场急转直下,陷入深度低迷,7—10月TD3平均仅WS36.3,11—12月略反弹至平均WS46.7。波交所估算TD3全年平均TCE仅为约11329美元/日。苏丹停止原油出口,对亚太区Aframax市场造成冲击,总体上Aframax运费率在低位区间窄幅波动,波交所估算TD8全年平均运费率约WS100.1,平均TCE只有5365美元/日。MR成品油运输颓势未改,运力过剩严重,基本面恶化,波罗的海TC2线(欧洲-美湾)与TC7线(新加坡-澳大利亚)运价指数分别为日均WS133.57点和WS173.91点,同比分别下降19.19%和13.98%。运费下降的直接原因是需求不足,而供需失衡则成为中国三大油轮公司亏损的主因。油轮市场过剩产能消化速度相对缓慢,市场普遍预期今年油轮运价将在低位区间运行,经营形势或比去年更严峻。

  强化优势严守市场

  尽管外界一直认为油轮市场身处恶劣形势、疲软需求与地缘局势的“摧残”,但去年三大油轮还是顶住压力,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看,除了*ST长油亏损1.84亿元,其余两家现金流表现良好,中海发展达到9.8亿元,招商轮船为6.82亿元。现金流是企业保持活力的“造血”机器,受现金流表现不俗的影响,三大油轮公司更有底气利用自己的王牌资源,镇守市场。

  对招商轮船而言,因为现金流量充足,其积极践行“国油国运”,自2011年底募集28.9亿元打造VLCC后,表示3年内将在现有13艘VLCC基础上再陆续打造10艘。2月份,招商轮船先后与中国船舶重工、上海外高桥造船分别签署3+2艘VLCC订单,每艘新船造价约8500万美元,在响应“国油国运”号召上,几乎没有其他企业可望其项背。另外,招商轮船常年与中石化、中石油等实力企业建立良好关系。按企业与中石化签署的长期原油运输合作协议,去年与UNIPEC定载数10个VLCC航次,承运进口原油超过1000万吨;与中石油等租家多次完成定载。公司油轮船队去年承运中国进口原油达到1388万吨,比2011年1295万吨增长7.2%,创历史最好水平(比2008年增加近1000万吨)。

  *ST长油积极布局新兴市场,继去年跻身中国远洋油运市场,又开辟VLCC美湾航线、MR中东地区航线等一些新航线,承运高端化工品新货种。与中长燃合资组建京达燃油运贸有限公司,开展燃油贸易活动,拓展公司产业链,实现了业务由油轮运输向上下游延伸。值得一提的是,*ST长油创新船舶经营模式,“长航探索”轮在结束5年期租合同后,顺利加入国际油轮联合体,平抑即期市场经营风险,提高了船舶的运行效率和经营效果。

  中海发展一直在沿海油运市场保持优势。尽管受原油码头及管道建设影响,进口原油中转量下降明显,以及受渤海湾蓬莱19-3油田故障后续影响,海洋油运量同比有所下降,但总体而言,沿海油品运输市场相对平稳。中海发展内贸原油运输市场份额约60%,继续保持在沿海油运市场的领先地位。面对中国油品运输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况,中海发展成立专门的营销部门拼抢货源,同时继续深化与大客户的合作,去年,公司承运三大油轮公司的运量和收入占油品总运量和收入的近70%。在外贸市场上,着力推进多元化经营,加强船舶航线效益测算,优化航线配置,积极承揽回程货源、三角航线货源,提高船舶效益。

  石油进口量送机遇

  除了加固自己的强势领域,全球石油消费出现结构性分化对三大油轮公司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意义。根据国际能源署的估计,去年全球原油日需求量8970万桶,同比增加70万桶即增长0.7%,增幅略低于2011年的0.8%。主要增长动力仍然来自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新兴经济体,其中去年中国原油进口量约为2.71亿吨,同比增长6.8%,继续为全球原油海上运输需求的最大增长动力。

  中国市场对原油运输需求的持续增长,令VLCC也有增长空间。根据克拉克森预计,2012—2016年VLCC需求增量中,中国增加69艘,印度增加17艘,美国减少14艘,日本减少11艘。基于中国市场对VLCC的需求,去年,*ST长油新增运力96万载重吨,年底运力规模达到85艘、735万载重吨;中海发展新增油轮6艘,新增运力64.2万载重吨;招商轮船油轮船队运力虽与2011年相同,依然是21艘、472万载重吨,但其新增订单量多于其他两家,仅今年2月招商轮船新订10艘VLCC。

  面对中国市场对原油运输的增幅需求,三大油轮公司开始憧憬今年在市场上的表现,如果石油运输需求量如期上涨,对油轮租费、船东运营收入都会有量的飞跃。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