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震“微”影响中日产业合作客商数量不降反升

www.jctrans.com 2011-5-23 15:33:00

  在日前开幕的第25届中国大连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暨大连国际工业博览会,人们很容易感受到“日本气息”:京都、东京大田区、神奈川县的企业都组团参展。在前来参观、洽谈的贸易商中,也很容易看到日本人的身影。与去年30家日本参展商相比,今年日本参展商数量翻了一番。大地震后两个多月,前来“大交会”的日本客商数量不降反升,很容易让人想到:是不是地震加速了日本与中国工业领域合作的进程。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向多方人士求解,答案很出乎人的意料。

  日本中小企业聚焦中国市场

  展会第二天,也就是今天,组委会为60家日本企业举办两场对接会。记者昨日在“大交会”会场了解到,报名参加对接会的日方与中方企业的比例为1∶3。这60家日本企业多为中小型企业,生产领域涉及机械制造、电子制造、自动化设备、新材料、精密仪器、新材料、通用零部件等。他们的主要目的是寻求代理商,当然大多数是卖产品,也有少数企业要卖技术。神奈川县就有一家企业想要出让能把“地沟油”变成可燃生物油的技术。

  在日本三个展团中,京都展示区规模较大,一头银发的日本财团法人、京都产业21专务理事家次昭通过翻译向记者介绍:“我们组织了10多家企业参展,这些企业大多是寻求经销商。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市场巨大,‘大交会’又是专业工业展会,参展企业充满了期待。”

  主办方一位负责人解释说,多年来,多数日本大企业都纷纷来华设厂,原先在国内为其配套的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再加之拥有着巨大市场,中国无疑成为日本中小企业未来重要的生存空间。

  大地震对中日工业合作影响甚微

  “大地震后,我们对日本的订单并没有明显的增加。”在采访多家企业后,记者多得到这样的回答。问及日本大地震对中日工业合作的影响,无论是家次昭先生,还是大田区和神奈川县的组织者反应一致:我们日本企业都是按照经济规律和预先的设想在工作,地震并没有推进或迟滞这一进程。

  大地震巨大的破坏力重创了日本诸多产业链,按照逻辑推理,作为日本最密切的贸易伙伴,中国应当成为日本产业的第一备选,用于补足其产业链条。但在本届展会上,人们很难发现这一迹象。

  依照主办方官员王长海的经验,这种产业链的合作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显现。一方面由于日本商人的谨慎,另一方面,只有时间才能建立起双方的足够信任,确保最后“结婚”的产品质量。他曾见证了一家中国企业成为日本大连佳能配套商的漫长历程。两家企业也是在一场展览会上相识,最初,佳能给它的配件数量极其微小,没有利润可言。经过13批样品的试用,历近4年,这家中国企业才正式成为佳能的供货商。他同时认为,寻求代理商通常也是中日工业企业合作的第一步,双方企业常常通过这一合作的展开,建立起信任,很容易会谈到技术转让和产业转移。记者 李楠

物流生意的法宝   立即加入信誉联盟   阅读 次 本文现有评论 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