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欧盟委员会公布了对从中国进口的纯电动汽车征收最终反补贴税的决定草案。
据央视新闻报道,欧盟委员会于当地时间8月20日向各方公开了关于对从中国进口的纯电动汽车征收最终反补贴税的决定草案。相较于欧盟委员会于今年6月12日首次制定的税率,此次草案仅对拟议税率进行了微小的调整。
其中,比亚迪的税率为17%,吉利的税率为19.3%,上汽集团的税率为36.3%,其他合作伙伴的税率为21.3%,其余所有非合作伙伴的税率均为36.3%。此外,欧盟委员会还决定对特斯拉作为中国出口商实行独立的关税税率,目前暂定为9%。
欧盟委员会表示,各方可以尽早向委员会的服务部门申请听证会,并在10日内提交意见。在此基础上,欧盟委员会将在充分考虑各方意见之后,向各成员国提交最终决定。各成员国将按照欧盟委员会规定的审查程序进行投票(除非获得大多数反对票,否则委员会的建议将被采纳)。最终措施必须在临时关税征收后的四个月内执行。任何可能采取的措施的有效期为五年,可根据合理的请求以及后续的审查予以延长。
对于欧盟委员会的这一决定,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在8月20日回应记者提问时表示,中方曾多次强调,欧方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的预先设定结论,以及在调查各个环节所采用的方法,都违反了其承诺的“客观、公正、非歧视、透明”原则,也不符合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定,实际上是打着“公平竞争”的旗号进行“不公平竞争”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23年10月4日,欧盟委员会便发起了针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调查。次年7月4日,欧盟委员会公布了初步裁定,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17.4%至37.6%的临时反补贴税。经过近一年的调查和审议,欧盟委员会终于在今年8月20日公布了最终裁定,并将于10月份由欧盟27个成员国进行投票表决。若投票结果得以通过,则加征的关税将由临时法案升格为为期五年的关税政策,并将于11月4日前作出最终裁定。
然而,这一政策已经对中国电动车在欧洲市场的销售情况造成了显著影响。据咨询机构Dataforce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7月份,中国电动汽车在欧盟16个成员国的注册量环比大幅下滑了45%。特别是在德国市场,中国电动汽车的市场份额从上个月的13%骤降至8%;而在法国市场,这一比例更是从8%滑落至5%。
尽管面临着欧盟的关税措施,中国政府已于上周向世界贸易组织(WTO)提起了申诉。这一政策无疑给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出口前景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压力。同时中国也发表声明强调,中国制造电动汽车的优势不是基于补贴,而是基于产业规模、整体供应链优势及市场激烈竞争。欧盟委员会不公平地利用贸易工具阻碍电动汽车自由贸易,其保护主义做法只会伤害欧洲汽车产业自身韧性,冲击公平竞争环境和欧盟绿色转型,加剧中欧贸易紧张关系,向全球合作和绿色发展发出错误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