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9月,传统的销售旺季即将到来,黑龙江食用油压榨企业——阳霖油脂公司却正在计划停下部分生产线。该公司销售部经理无奈地说:“现在国产大豆价格很高,同时很难收到大豆,只能等秋收后新大豆进入市场后再开工。”
阳霖一直是中粮和嘉里粮油非转基因大豆食用油的代加工企业,共有3 条生产线,是除九三油脂集团外的第二大非转基因大豆压榨企业。“工厂一旦停产,对中粮和嘉里的非转基因食用油的供应也将会暂时停止。”上述人士说。
同样与阳霖油脂公司处于国产大豆产区的九三油脂集团,原料收购公司人士同样反映了目前的状况,“现在国产大豆的价格明显偏高,今年的产量比去年还要少,所以成本压力很大。”
至于国产大豆减产的原因,分析界普遍认为,是由于农民耕种面积的逐年减少以及主产区的天气恶劣原因,甚至有预测机构认为,部分地区国产大豆减产将接近30%。
由于原料供应的匮乏,进口大豆油第一次大规模进入国产大豆产区。
进入停产“休眠”的不止阳霖一家企业,位于黑龙江佳木斯、黑河等主要大豆产区的油脂企业,他们纷纷表示已经进入停产状态,这些企业的产品主要用于本地销售和为其他品牌代加工。最早的企业于8 月中旬便已经停产,以规避高价格的风险。为了保持“非转基因豆油”的品牌和传统,罕有企业使用进口大豆。
在进口大豆首次入侵国产大豆产区,并形成价格冲击过程中,多数使用高价国产大豆的压榨厂蒙受损失。
根据海关数据预测,中国2007年进口大豆预计突破300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