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至9月差距仅有1000万吨 9月货物吞吐量已超上海港
8月份,上海港货物吞吐量4130万吨,宁波-舟山港4026万吨;9月份,上海港吞吐量4030万吨,宁波-舟山港4084万吨;1-9月,上海港吞吐量3.665亿吨,宁波-舟山港3.533亿吨。交通部10月15日公布的数据表明,宁波-舟山港正在整体规模上紧追上海港。
数据
上海港吞吐量小幅领先
据交通部综合规划司刚刚公布的统计数据,1-9月宁波-舟山港完成货物吞吐量3.533亿吨,累计为去年同期的114%;上海港完成货物吞吐量3.665亿吨,累计为去年同期的104.6%。
据宁波市交通局数据,宁波港口9月份完成货物吞吐量2860万吨,同比增长8.53%。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1286.5万吨,同比增长0.40%;集装箱吞吐量85.1万标箱,同比增长26.10%。
据上港集团快速统计,今年前三季度货物吞吐量累计完成2.62亿吨,同比增长17.6%;外贸吞吐量累计完成1.73亿吨,同比增长22.6%。9月份,集团货物吞吐量完成2850万吨,同比增长10%,其中外贸吞吐量完成1910万吨,同比增长13.6%。
另据交通部综合规划司8月数据,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4026万吨,累计为去年同期的114.1%,1-8月份完成3.12亿吨;上海港吞吐量4130万吨,累计为去年同期的105%,1-8月份完成3.26亿吨。
据交通部综合规划司8月份的港口吞吐量排名,宁波-舟山港已经紧随上海港,并在我国沿海10个亿吨港口中双双站稳月吞吐量4000万吨的地位。
态势
宁波集装箱领域咄咄逼人
宁波-舟山港9月集装箱吞吐量85.76万标箱,1-9月累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697.53万标箱,为去年同期的134.8%,其中宁波港691.65万标箱,同比增长34.96%。
上港集团1-9月集装箱吞吐量1935万标箱,同比增长17.6%;新开集装箱班轮航线41条,其中远洋航线26条。集团所属盛东集装箱公司累计完成441.6万标箱,同比增长105.4%。
另以8月数据,上港集团集装箱吞吐量230万标箱,同比增长17.8%,第六次刷新集装箱月产最高纪录。宁波港集装箱吞吐量85.69万标箱,为去年同期的130.2%。1-8月宁波-舟山港集装箱吞吐量611.76万标箱,为去年同期的136.2%。
据上港集团10月12日出版的《上海海港报》,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关键就是要把上海港建设成为国际集装箱枢纽港。洋山港区一期、二期建成开港,使上海港口布局和硬件基础设施状况发生根本性改变。该集团自党的十六大以来,在外高桥港区一、二期集装箱码头业已完成改造、建设并投入生产运营的基础上,外高桥港区三、四、五期集装箱码头又相继完成建设和投入生产运营,外高桥集装箱新港区已具备了通过能力1000万标准箱和高效率生产运行的配置模式。
但宁波港在集装箱领域显然同样咄咄逼人,自年初以来便加大与世界著名船公司合作力度,到6月底共有集装箱航线184条,其中远洋干线96条。目前宁波港口月均航班达833班,比2006年同期增加100班次以上。同时,宁波港口以提高装卸效率为着眼点,全面提升服务质量,今年在世界知名班轮公司“马士基海陆”超大型集装箱轮的全球挂靠港效率统计排名中,宁波港名列前茅。
发展
两港争相进行资本运作
宁波港集团正筹备上市,以应对目前国内港口纷纷扩张的激烈竞争,扩大码头规模,明年年初将在香港和上海两地首次公开募股,以募集资金30亿美元。目前,包括招商局、中远、中海、和黄等航运巨头均与宁波港有合作项目。
据上港集团透露,已于国庆节前与九江签约投资建设九江城西港暨参与重组九江港口集团。上港集团把合力建设黄金水道、促进长江经济发展作为实施长江战略、推进集团总体发展的重要举措。上港集团对重庆港、太仓港和南通港的深度合作也在洽谈中,算上已参股控股的武汉与南京两港,上港集团显然忙于在长江沿岸布局。
分析
两港之间还是“以和为贵”
中信建投研究所钱宏伟研究员分析认为,上港集团的总吞吐量占上海港60%左右,其余为货主码头吞吐量,预计上港集团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未来两年增幅将进一步放缓,其中集装箱利润增长将明显减缓,一方面是总体增速可能放缓;另一方面是未来增量主要集中在洋山二期等权益比例较低的项目上,而且洋山港为吸引箱量对各项费率比较优惠以及固定费用较高。
分析还认为上港集团未来资本支出较大,主要用于洋山港后需建设以及黄浦江两桥之间散杂货码头的外迁。码头外迁会造成业务折旧费用提高导致盈利能力下降,同时融资将带来财务费用增加和再融资的压力。
浙江省交通厅指出,国家沿海港口布局规划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将形成依托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以上海、宁波和长江沿线港口为主的港口群。
据悉,各港口管理部门一致表示,将积极响应国家提出的在长三角地区建设三大体系:以上海、宁波港口等为核心的集装箱运输体系,以宁波-舟山港为核心的矿石、原油等大宗散货中转体系,以长江南京以下港口组成的海进江转运体系,加强协调,提升港口服务质量,提高管理水平,避免同质竞争,共同促进港口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