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12)日,国内航运业中最后一个“回家”的龙头企业———中海集运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根据此前完成的初步询价情况,在综合考虑了发行人基本面、H股股价、可比公司估值水平和市场环境等因素后,中海集运最终确定此次发行股票数量为233662.5万股。令人关注的是,此前中海高层在各种场合多次暗示,回归A股只是其实施整体上市战略的第一步,未来将优质资产打包上市,谋求资产效益最大化才是终极目标。
其实不仅仅是中海,刚刚在港股登陆的中外运以及国内航运的“大哥大”———中远集团都在谋划整体上市蓝图。
《中海案例》 不吊死在一棵树上
“中海集运回归A股后,整体上市将分两步走,一是陆续把集团优质集装箱资产,包括国内外集装箱码头资源注入到中海集运。已在A股和H股上市的中海发展则将进一步归拢国内沿海干散货运输和油轮运输业务,形成中海的第二只拳头。”中海集运公司董事长兼执行董事李绍德日前在上海的此番表述,可视为中海整体上市的纲领性思想,那就是平衡性发展,集装箱、干散货及油轮运输样样过硬。
周期性是经济发展的一个自然规律,航运业尤其明显。经验表明,高速发展阶段的时间越长,经济攀升得越高,调整期的时间也会相应加长,调整的程度也会相应加大。有远见的航运人身处繁荣期也应该未雨绸缪。
上世纪末,我国航运业曾出现严重过剩,当时仅内河运力过剩就超过30%。2001年,国际航运业再次出现周期性低迷,当时班轮公司只能竞相“杀价”以求生存。正是在这个期间,班轮公司提出在中国港口收取码头作业费,船货双方对此问题至今争论不休。幸运的是,从2002年下半年起,随着世界经济逐渐复苏,加上中国加入WTO后对外贸易快速增长,世界航运业进入又一个繁荣期。但由于运力增长迅猛,世界航运市场自2005年4月以来达到高点后逐步步入下降通道,国内集装箱运价也开始下滑。尽管航运市场仍旧处于历史高点,但运力过剩的矛盾将很快显现。
中海的选择可谓务实。该公司近日发布公告称,拟于近期向国内船厂订造4艘30万吨VLOC油轮。此举进一步明确了中海的发展方向,即今后公司除了集装箱主业外,还将围绕能源和大宗原材料运输展开,力争“两条腿”走路。目前,中海已经与宝钢、首钢签订了铁矿石运输协议,明年公司煤炭运输合同运价将比今年上涨。同时,中海已与中石化签署运输保底协议,能保证油轮市场的波动不会对公司业绩产生太大影响。
专家表示,中海的整体上市之路值得很多公司借鉴。对于周期性特征明显的行业而言,与其忐忑面对下一个周期性低迷的到来,不如提前出击,运用行业发展规律,优化行业结构,主动适应环境。
《中远案例》 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今年6月,中国远洋回归A股后不久,即以346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了母公司中远集团旗下的干散货船队。这一全球最大的散货船队注入后,大大提升了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资产规模。分析人士指出,目前中国远洋的业务囊括了集装箱运输、物流、港口、干散货及集装箱制造、租赁等,中远剩下的资产主要是油轮和造船业务。事实上,中远整体上市的概念就是把所有鸡蛋都装在一个篮子里,打造行业旗舰。
航运业由分散小型向集中大型发展是大势所趋。
首先船舶逐渐向大型或超大型发展。比如在集装箱运输领域,2003年世界前20大班轮公司的全部运力中超过6000标准箱的船舶仅占10.5%,而到去年9月这一比例已上升到18.6%,其中超过8000标准箱的大船占到30%。据报道,荷兰正在研制1.8万标箱的超级船舶。
近年来层出不穷的企业并购也促进了产业进一步集中,尤其是班轮市场和港口企业。早年有铁行和渣华合并,后有马士基收购海陆、新加坡海皇收购美国总统。这些航运收购案,使得世界航运业大军团作战逐渐成为趋势,也是国内企业不得不面对的挑战。
专家指出,今后航运产业的整合还将继续。因为航运产业目前还比较分散,就以准入市场门槛较高的班轮市场来说,世界10大班轮公司仅占有65%的市场份额,还有35%的份额由近400家班轮公司分享。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船队要想获取话语权就必须有一定的集中度。中远选择整合企业内部资产,打造航运航母,就是基于如此考虑。
同时,中远整体上市的背后还有一个更大的计划。去年12月,国资委公布了《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指导意见》,其中提到2010年时央企数量将由目前的161家减少至80家-100家。根据该项整合方案,中远极有可能在行业中成为合并者的角色,如今的握紧拳头是为了今后更有力的出击。
《中外运案例》 转型充当物流多面手
上月23日,国内三大航运企业之一的中外运航运正式在香港上市,当日该股票以8.17港元开盘,收盘于7.12港元。据悉,在香股成功上市后,中外运将全力打造货代、船代、快递、合同物流为主的综合物流业务板块,向现代物流综合集成商转型。
水路交通正面临着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角色转型。谁能在转型中抓住机遇,谁就能成为行业的领头羊。中外运的思路无疑是有点超前的。
专家表示,现代物流在国外已有60多年历史,但是将其引入水运行业是近几年的事情。尤其是集装箱运输市场,世界前20大班轮公司都在努力向客户提供供应链管理方案,即从原先的“港到港”传统模式向最基本的“门到门”,甚至是从产品的原料直至成品的分拨、储存、加工、包装、配送到终端消费者的现代服务业转型。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船公司应尽力引入高新技术以改善服务。鉴于目前市场上的竞争环境和竞争对手提供的服务大多相似,如何使用高科技以保证高水平的客户服务是市场战略中的一个重要目标。相比而言,我国在信息管理方面尚未达到先进水平。目前运用EDI技术实现信息快速传递交换的企业约占34.1%,运用条形码技术实现信息快速输入和有效管理的企业占34.1%,运用电子商务技术和通信网络实现电子订货系统的企业约占7.3%,运用GPS定位技术的企业仅占2.4%。
专家指出,虽然我国几家大型国有港航企业正在努力向现代产业转型,但目前的转型还处在初级阶段,在基础设施、经营模式、体制机制、服务手段和管理水平等诸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因此港航业转型、升级的道路还很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