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物流顽症之四:谁来终结进场费模式?

www.jctrans.com 2011-5-23 16:41:00 CCTV

  从年初到现在,零售关系一直是热门话题。先是供应商不堪被零售商“挤压”,让零售商成为众矢之的。紧接着又有零售商哭穷,说我们没赚多少,供应商比我们利润还高。那么,究竟谁是谁非。超市为何要收取高额的进场费?进场费的收取会对百姓的购物带来怎样的影响?进场费背后的症结在哪里?哪些问题需要解决和完善?央视财经频道主持人史小诺和特邀评论员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马宇、著名财经评论员张鸿共同评论。

  超市进场费变本加厉,零售商为何要收进场费?高昂进场费到底伤害了谁?

  刘雪松:由于费用太高 刘雪松停止了与这家超市的合作

  (供货商)

  卖场现在收取我这20、30个点,那我必须把这个点给加上去才行,要不然我就赔钱了。

  人人乐[19.39 -3.96% 股吧]采购部工作人员:每年要缴纳的费用名目繁多

  (人人乐采购部工作人员)

  刊物费再加上信息分享费,是全店一年三万块钱,深圳区25家店,另外节庆费是按500块钱每节每店收的,共八个节日,还有一个就是固定扣点,按照你的销售额扣十个点,最后一个是条码费,八千块钱一个产品。

  姚文华:有的超市达到了40%到45%的收费

  (中国商业联合会零供调节平台副主任)

  我们在行业中进行了测评,有的超市的费用达到了40%到45%的收费,也就是它的进价要加上40%加在卖给消费者的商品里。

  张鸿:供货商向零售企业、大型的超市缴纳的费用也分明暗

  (《今日观察》评论员)

  这些零售企业、大型的超市费用缴纳也是分明的和暗的,明的就是在合同上可以标明的,就是产品到超市来,要上架,要培训人员,要做广告推广,这些费用都会列出来;暗的就是一些小的费用,比如条码费、灯箱费用等等,就是在合同外发生的费用。此外,还有一个供货商透露,有的店长,或者是管柜台的负责人,供货商得给他费用,因为他们能决定产品摆放的位置,卖完了以后,供货商还要给他们返点。现在大型超市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返点越来越高,从最初的几个点现在到几十个点,所以供货商会觉得压力特别大,因为如果返点到四五十个点的时候,供货商的利润空间就被压缩的很小,这些都要算在成本里,所以供货商都觉得自己挣钱太不容易了。

  马宇:客源变成零售商对供应商的一个谈判筹码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 《今日观察》特邀评论员)

  进场费是零售商向供货商收取的,而供货商为了维持自己的利润,就不得不把这个价格直接转给消费者,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因为你不能把进场费直接加到销售价格上。直接把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实际上大型连锁超市做的还是规模,所以就必须要薄利多销,这样首先要的是客源,在这种情况下,他的定价是有局限的。还有一个,为什么在零售商和供货商的博弈里,零售商占据一个绝对优势地位,实际上就是他拥有他的客源,就是这样的一个客源变成零售商对供应商的一个谈判筹码。

  陶颐:商场要拿走占销售额的30多个点

  (北京东颐食品厂总经理)

  2008年进入家乐福的时候,那时候费用还不是太多,也就是占销售额的十几个点,结果09年做完了以后。2010年,我们费用从13点5直接涨到22个点。另外家乐福要开一些新的门店,我们要给它进店费,还要给它条码费,加在一起,商场要拿走我们占销售额的30多个点。

  某供应商:很多供应商都是敢怒不敢言

  (上海某供应商)

  我相信很多供应商是敢怒不敢言。抗争了它就叫你清场,你就别做了,另外又再把新的供应商引进去。

  张鸿:根上的问题是两者地位的不对等 商业规划和审批造成了区域垄断

  (《今日观察》评论员)

  我们的传统观念一般会认为,一个超市要盈利就是到批发市场批东西,然后自己卖出去,靠批零差价挣钱。现在问题是很多超市因为足够大,已经有了自己的消费客户群,这样他就不需要主动去找供货商批东西了,供货商就得求着来找零售商,这就是供应商和零售商的不对等,这样就有了一个门槛,这个门槛就是形形色色的进场费。它其实供货商的产品品牌和超市品牌的一个差价,它里面是有区别和选择的,因为超市不是对所有的品牌都收进场费的,而且这个进场费的标准也是可以服众的。比如可乐,可口可乐、百事可乐进超市就是必然的,免费来都可以,但是如果一个不知名的可乐想进,那就得给钱,因为你还不如我值钱,是我给你带来了增值,这也是渠道为王。

  现在我们的商业规划必须得到有关部门的批示,很多城市的商业网点规划基本上都有一个原则。比如一个小区里有多少人,周边有多少人,大概多少范围内只允许有一个大型的卖场,甚至规定这个市里有多少个面积多少平米的大型卖场。因为政府的初衷是担心过度的竞争和恶性的竞争,所以只允许一个,但是这样就恰恰在这个区域里边,就形成了一家独大、一家垄断的形式。比如买家电,这么多年来,大家非常直观的感觉就是去国美、苏宁、大中这样的电器商城。这就是当它让客户形成了购买习惯以后,他就有话语权和议价权了。其实超市现在就存在这样的一个优势地位,而且据我所知,有一些品牌和超市之间,和大型的零售商之间还有战略合作品牌,这样它的优势更多,它甚至可以以更低的价格进入,所以根上的问题就是两者地位的不对等,不是一个重量级的选手。

  

物流生意的法宝   立即加入信誉联盟   阅读 次 本文现有评论 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