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3成多出口企业受西方技术壁垒影响严重

www.jctrans.com 2011-9-8 17:23:00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

  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保护不断升级,尤其在技术壁垒方面让技术落后的新兴国家尝尽苦头。据国家质检总局统计,去年我国有31.74%的出口企业受到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影响;直接损失582.41亿美元。5日,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2010年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对中国出口企业影响的调查报告。情况显示,2010年有31.74%的出口企业受到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不同程度的影响;全年出口贸易直接损失582.41亿美元,占同期出口额的3.69%;企业新增成本243.91亿美元。

  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保护不断升级,尤其在技术壁垒方面让技术落后的新兴国家尝尽苦头。据国家质检总局统计,去年我国有31.74%的出口企业受到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影响;直接损失582.41亿美元。 

  国家质检总局公布受影响的调查报告 

  5日,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2010年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对中国出口企业影响的调查报告。情况显示,2010年有31.74%的出口企业受到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不同程度的影响;全年出口贸易直接损失582.41亿美元,占同期出口额的3.69%;企业新增成本243.91亿美元。 

  抽样显示,主要贸易伙伴影响中国工业品出口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类型集中在技术标准要求、认证要求、有毒有害物质限量要求、包装及材料的要求、环保要求等五个方面;影响农产品出口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类型集中在食品中农兽药残留要求、重金属等有害物质限量要求、微生物指标要求、加工厂、仓库注册要求以及食品添加剂要求等五个方面。 

  其中,中国企业出口影响较大的国家和地区排在前四位的是欧盟、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分别占直接损失总额的37.32%、27.02%、6.10%和5.73%。 

  受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较大的行业排在前五位的是机电仪器、化矿金属、玩具家具、纺织鞋帽和橡塑皮革,分别占直接损失总额的29.67%、18.55%、18.45%、12.08%、7.97%。 

  受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较大的省份排在前五位的是广东省、江苏省、山东省、上海市和浙江省,分别占直接损失总额的30.11%、19.73%、18.05%、9.64%和6.13%。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特点 

  何谓“技术性贸易壁垒”? “技术性贸易壁垒”又称“技术性贸易措施”或“技术壁垒”,是以国家或地区的技术法规、协议、标准和认证体系(合格评定程序)等形式出现,涉及的内容广泛,含盖科学技术、卫生、检疫、安全、环保、产品质量和认证等诸多技术性指标体系,运用于国际贸易当中,呈现出灵活多变、名目繁多的规定。由于这类壁垒大量的以技术面目出现,因此常常会披上合法外衣,成为当前国际贸易中最为隐蔽、最难对付的非关税壁垒。其特点是: 

  (一)合理性。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主要是为了保护国家安全及消费者利益,因而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二)灵活性。不断发展的技术和技术壁垒的多样性,为灵活运用技术壁垒提供了条件和可能。(三)隐蔽性。目前,有些发达国家以技术立法,保护动植物和人类自身的健康和安全,保护环境,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和进口商的经济利益。因此,看似客观、中性、披上合法外衣的技术标准、技术法规、合格评定等具有隐蔽的特点。(四)复杂性。技术性贸易壁垒因涉及的技术和适用范围的广泛性,各种技术规定及检验程序的复杂性,不仅中央政府,而且地方政府或民间机构也有许多工业品和消费品的技术规定,它远比配额、许可证等非关税壁垒复杂。 

  我国频遭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原因 

  我国遭遇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是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各国采取保护性贸易政策是根本性的原因。 

  外部,在贸易保护政策的引导下,由于各国制订不同的产品技术标准以及不同的产品认证程序,使产品在国与国的流动受到了阻碍。技术水平高的发达国家制定的技术标准较高,必然会阻碍技术水平低的发展中国家的产品进入,即形成技术性贸易壁垒。 

  内部,我国自身也存在多方面的不足,比如产业结构的缺陷、标准化管理与检测手段落后、信息不灵以及企业的自身原因等,从而使发达国家的技术性贸易壁垒能够轻易地奏效。这些因素构成我国频遭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内部原因。包括: 

  (一)我国产业结构的缺陷。工业比重的上升幅度与第三产业下降幅度显著增大,存在产业结构的偏差。这种产业结构的偏差从根本上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增长,这样,我国企业就容易受到发达国家专设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限制。此外,由于各产业的技术水平较低,很多企业生产的产品无法完成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型。有的企业虽然引进了技术,但有相当部分都已“过期”,或者和新技术的引进不能完成,必须持续地付各专利技术费用。这样,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低,也是我国产品频遭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另一深层原因。 

  (二)标准化管理与检测手段落后。主要是:技术法规体系不完善。我国标准化管理体制的缺陷从技术法规的角度分析,主要是:法规残缺,不成体系;部门分割,无统一的管理。我国目前不完善的技术法规必然造成我国技术法规和标准的制定处于无序状态,难以对企业的产品质量进行有效监控,其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就不难想象了。 

  在技术标准方面,首先是技术标准水平低。其次,制定标准的水平较低。再次,标准修订不及时,直接影响了我国技术和产品的竞争力。  

  在检测手段方面,首先是缺乏相应的软硬件。我国在人员、技术、设备等方面与国际标准化趋势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没有检测方面相应的技术及设备的支持会给我国带来很大的损失;其次,缺乏在国际上较为权威的检验机构。 

  (三)信息不灵,预警机制建设滞后。欧盟卫生和消费者保护协会主持制定了《打火机-防止儿童开启要求及测试方法》草案。该法规的核心内容是:单只离岸价在欧元以下的打火机要安装防止儿童开启装置,禁止销售新奇打火机等。直到国内的有关部门、企业知道该法案,已经使企业处于被动局面。 

  (四)企业自身的原因。首先我国企业标准意识的欠缺是非常严重的,企业不能积极主动采用国际标准。其次,技术水平落后。由于技术水平的差距,国外可以无歧视地设定同样的标准,这种标准,先进国家的企业可以轻松达到,我国企业却望尘莫及。此外,信息闭塞,不了解游戏规则。我国产品屡遭技术性贸易壁垒,是与我国企业不了解国外信息、不通晓国际市场的游戏规则分不开的。近年来国外的技术法规与标准有增加的趋势,而我国的企业对此反应十分迟缓。 

  建设完善体系 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 

  管理制度上的缺陷为一些国家建立技术性贸易壁垒提供了契机;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是各国保护本国经济的必然结果;发达国家与我国之间在经济技术水平上存在较大的差距以及我国产业结构的缺陷,是我国在壁垒问题上处于不利地位的根本原因。对于我国而言,要发展国民经济,就要跨越别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长期来看,应从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技术水平,将国民经济整体向前推进,才是根本解决我国频遭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建立预警反应体系。面对日趋繁杂的技术性贸易壁垒,许多国家都在积极采取措施,建立本国的预警反应机制。如美国国家标准技术部门向其他国家派驻常驻代表,收集、调查和研究驻在国的标准化、技术法规的情况,对可能发生的影响贸易的技术措施及时预警;日本官方自主的“日本贸易振兴会”也承担着预警、咨询等任务。借鉴国外经验,我国应该收集和研究国外技术贸易措施的最新信息与发展前景,建立国外技术贸易措施动态预警快速反应体系,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及时提出预警和应对预案,将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以维护我国经济安全,扩大对外贸易。 

  (二)发展行业协会。市场经济是灵活的竞争机制,企业不可能成立庞大的竞争机构去捕捉各种信息,沟通各种渠道,他要依托协会的服务网络和协会的沟通渠道面对市场。行业协会不仅根据市场动向和企业的反应向政府提出进一步改变技术贸易措施的建议,负责制定和修改技术法规、标准等措施,对产品进行检测和认证,而且在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实施过程中行业协会的影响也贯穿始终。在我国企业日益参与全球竞争的过程中,必须加快我国行业协会的建设,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强大作用。 

  (三)积极进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向国外先进标准靠拢。在国际经济贸易合作中,质量体系认证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公认。这意味着我国的企业一旦取得了质量体系认证,同时就取得了多边的认可,企业要尽可能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积极收集相关产品的最新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使产品顺利进入国际市场。 

  (四)采用多种投资方式,绕开技术壁垒。要想绕开那些复杂、繁琐的外部技术壁垒,企业可以采取直接投资、间接投资等方式进行跨国经营。企业可以通过合资、独资、收购、兼并、投资等手段,发展我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规模,并带动相关产品跨越技术性贸易壁垒。因为单纯利用技术引进的手段往往难以得到较为先进的技术,这些技术通常掌握在跨国公司手中,所以需要引进国外直接投资。这些技术、生产标准以及品牌和营销渠道有利的促进了技术贸易壁垒的跨越,如我国出口日本的轻工产品和机电产品很大程度上是日本在我国合资企业生产的。所以国内企业要善于和国外企业合作竞争,利用他们的先进技术提高产品的质量,这对于跨越动态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也是很有意义的。

物流生意的法宝   立即加入信誉联盟   阅读 次 本文现有评论 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