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压缩与转型边缘宁波爵溪针织业发展之惑

www.jctrans.com 2011-6-21 15:23:00 东南商报

  宁波爵溪,浙江省出口创汇第一镇,爵溪针织业,全国最大的针织品生产出口基地之一。风雨兼程走过30年辉煌历程的爵溪针织业,在充满竞争的现代经济土壤里,如今普遍遭遇一系列现实困境,用电淡季不淡、劳动力用工不足、外贸单子减少、可用建设用地控制越来越紧。重压之下,转型是必走之路,而转型之路任重而道远。缺订单、缺技术人才、缺建设用地等多重因素已经开始制约整个行业的发展。

  宁波爵溪,浙江省出口创汇第一镇,爵溪针织业,全国最大的针织品生产出口基地之一。风雨兼程走过30年辉煌历程的爵溪针织业,在充满竞争的现代经济土壤里,如今普遍遭遇一系列现实困境,用电淡季不淡、劳动力用工不足、外贸单子减少、可用建设用地控制越来越紧。重压之下,转型是必走之路,而转型之路任重而道远。

  调查:多重因素困扰爵溪针织业

  上周,记者到中国针织名城爵溪镇现场采访时,爵溪的针织企业普遍感觉缺电、缺订单、缺技术人才、缺建设用地……多重因素已经开始制约整个行业的发展。

  资源缺口制约企业发展

  “停三开四”的限电措施正拉高针织业的综合成本,今年的限电措施提前到来,限电措施使针织企业的产出不足,大企业靠购买发电机维持生产,但柴油价格偏高,企业用电成本大增。

  浙江甬南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鲍星波介绍,用能行业停产15天或者“停二开五”、“停三开四”等连续型或间歇式限电都会影响生产。限电不仅使单位成本上升,对印染等工艺来说,突然停电可能导致整条流水线报废,因为高温高压环境冷却后无法继续运作。用电资源型缺口从去年就开始了,公司只好买发电机发电,但即便如此,还是有30%的用电缺口,并且柴油发电成本高达2.5~3元/千瓦时,无形中增加了不少生产成本。

  能源短缺迫使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三高”行业的宁波象山针织业在全行业掀起节能降排运动。巨鹰启动高温废水热能回收填补用电缺口。在针织服装业生产中,每吨布料染色需要7~8吨的蒸汽,而排放的废水温度在90摄氏度以上。通过热能交换器,进行预余热利用,每天能将2万吨零℃的冷水加热到30℃以上。年可节约标煤25000吨。这项技术改造曾两次分获国债专项基金支持。

  劳动力成本上涨30%

  针织企业是劳动力密集型企业,今年劳动力成本比去年上涨30%。而招工难是行业面临的普遍问题。鲍星波去年10月去湘西招工没招到,今年正月十一,去福建腹地招工,也迟了一步,当地劳动力早在正月初就被深圳、广东的同行招走了。目前,甬南针织职工共有1300人,还缺300~400人,主要缺的是一线产业工人。眼下产业工人平均收入在3000元左右,比去年同期大幅提升。为应对困境,甬南针织只好实行外包策略,将一部分业务外包给30多家小企业代加工。

  不单用工短缺,土地供需矛盾突出也是现实难题。针织业快速发展,对建设用地的需求越来越大,而政府对建设用地控制越来越紧,土地供给与需求严重脱节。为了突破行政地域束缚,一些企业必须放眼全国求发展。前些天,宁波恒大针织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建范和影达、南星、晋博几家企业的同行到江西上饶考察,准备在那里建立“象山针织园”,把一些产品放到那儿去做,缓解本地土地、劳动力等资源要素压力,逐步实现产业梯度转移。

  市场拓展形势严峻

  当前,在市场拓展上,爵溪针织业的主导产品大都以国际市场为主要市场,且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基本上处于国际垂直分工的低端,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屡遭国际贸易摩擦的打压,国际市场需求萎缩。此外,由于人民币对美元持续升值,针织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减弱,尤其是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出口产品面临巨大压力,出口形势日渐严峻。

  记者走访爵溪针织市场时发现,原材料波动及汇率波动已经对行业造成冲击。订单减少使小作坊企业更难生存。近段时间以来,受棉纱价格波动的影响,企业生产成本上涨,同时,由于中国内地、越南、印度等地区的劳动力成本低,水电资源供应较充足,一些外贸订单开始向这些地区转移。目前,部分规模企业的业务量刚好只够自己生产,外发单子明显减少。

  鲍星波介绍,棉纱价格跌宕起伏,今年暴涨暴跌,举例来说,32支金梳春节时期最高达5万元/吨,现在则跌至3.6万元/吨。当前汇率波动也很明显,目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达到6.46,这样一来,给针织企业接外贸订单造成难题,只能采取浮动报价策略。小企业不敢接单,且用工不规范,规模比较小的作坊式企业只能暂时关闭,转向季节性生产。为消除原材料价格波动给企业带来的影响和冲击,甬南针织转而引进一部分印度、巴基斯坦的棉纱面料,这些地区原料价格相对稳定,避免原料方面过大的成本波动。

  出路:行业转型之路任重而道远

  面对各种不利因素,爵溪针织企业想尽各种办法生存和发展,在重压之下,转型是必然的选择,但转型之路任重而道远。

  创牌争取内需市场

  内需市场难拓展这对做惯外贸单子的爵溪企业家来说是个共识。但面对复杂的外贸形势,迫使他们走创牌之路,向内需市场进军。针织业的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无品牌、无设计、无终端销售渠道的“三无”策略不是长久之计,针织企业单靠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赚取一点加工费已经难以为续。这种“三无”策略在原始积累阶段不失为一种简单有效的策略,但持续发展的后劲上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其一,利润空间已经很小,而且呈持续走低的趋势;其二,在与国外著名品牌厂商代工的过程中没有形成很好的知识产权方面的积累,非常可惜;其三是放弃国内市场,很可能就错过了时机——将国内市场拱手让给了别人,将来再抢回会十分困难。

  创牌,不走寻常路。甬南公司自创品牌伟绅系列内衣获“浙江省名牌产品”、“中国名牌针织产品”等称号,畅销全国各地,在河北、山东、宁波等10多个城市开设营销点,产品还直接在宁波各大超市销售,年平均销售额上千万元。最近,甬南针织与浙江一兆伟德公司合作并控股,与一兆伟德、宁波影达针织公司三家联手整合,打造“一兆”运动休闲服饰品牌,并开发体育用品。目前该项目正在上海招聘运营团队,设计及研发则依托目前已经进驻宁波研发园区的设计队伍。

  “杰衣谷”是巨鹰集团去年注册的自主品牌,主要生产各式男女成衣,现已通过淘宝商城进行销售,今年的销售目标为2000万元。

  在品牌经营方面,宁波恒大针织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建范大胆提出,创名牌不如买名牌,他计划联合爵溪几家针织企业到国外去购买二线品牌,借壳上市,以图超常规发展。

  打造完整垂直产业链

  巨鹰集团在新疆投资兴建了棉纺基地,眼下新疆棉纱生产基地年产纱锭可达20万锭。既在源头上控制了原料,最大程度避免棉花波动对利润的影响,又加强了对整个生产流程的监控,提高了产品质量。目前巨鹰集团不仅实现了原材料的自足自给,还能出口,这得益于他们在新疆阿克苏地区建立的面积达1万亩的棉花种植基地和年生产能力20万锭的巨鹰纺织园。针织品产品的数量、价格和品质都有了保证。福甬、恒大等一批企业联合投资12亿元,在河南开封尉氏县建设纺织服装城项目,建成后年产高档坯布3万吨,印花1万吨、制衣6000万件。鹏程制衣也在江西万年县建设了生产基地。

  由“多”转“精”提高档次

  集群化发展,做强做大做优针织产业。近几年来,爵溪针织企业共投入技改资金7亿元,合力建设针织品研究开发、针织成衣加工、新面料开发、漂染整理、电脑印花、绣花等五大中心。针织品生产的产业链得以完善,针织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大大提高。

  目前,以“多品种、多规格、小批量”为特征的生产格局初步形成,低档文化衫占比已下降到20%以下,而中高档产品已占80%以上。爵溪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著名针织服装定牌生产基地。

  比如,甬南公司与福建、广东的针织面料生产企业联合,开发了功能性、复合性高档面料,具备了承接小批量、高附加值的针织服饰产品能力,原来生产一件针织内衣价格在15元左右,现在生产的印花、绣花休闲女时装售价提高到40元至50元。

  产业集群与外向经营并举

  巨鹰集团以1.5亿元整合兼并成立新疆阿克苏棉业公司后,又投入2亿元,与香港合资新建鹰星针织高档布料生产公司。恒大公司在南非开办多家经营公司,从事针织、五金、鞋帽的多元经营。甬南公司与香港客商联合,新建甬南针织城,影达公司在越南、柬埔寨开设分厂。这些“领头羊”利用外资、外智、外源做大针织经济,为爵溪实现可持续发展拓展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物流生意的法宝   立即加入信誉联盟   阅读 次 本文现有评论 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