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三港过亿吨全国唯一

www.jctrans.com 2010-12-16 17:00:00 渤海早报

  山东省沿海港口已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8亿吨,同比增长18%,其中青岛港集团31931万吨,日照港集团20777万吨,烟台港集团13940万吨,山东至此也成为全国唯一拥有三个亿吨海港的省份。 “十一五”期间,围绕打造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战略,山东沿海港口把传统泊位的改造、升级和新建相结合,大力发展深水、适度发展通用泊位。

  11月23日,在山东省港航工作会议上,山东省交通运输厅贾学英厅长透露,“十二五”期间山东省将继续投巨资发展港航事业,全面护航山东省蓝色经济战略,力争用5到10年的时间,将山东省沿海港口建成全国最大的矿石接卸基地,重要的原油储运和煤炭转运基地,东北亚主要的集装箱运输枢纽、区域物流中心。

  近日,从山东省交通运输厅港航局获悉,截至目前,山东省沿海港口已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8亿吨,同比增长18%,其中青岛港集团31931万吨,日照港集团20777万吨,烟台港集团13940万吨,山东至此也成为全国唯一拥有三个亿吨海港的省份。 

  “十一五”期间,围绕打造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战略,山东沿海港口把传统泊位的改造、升级和新建相结合,大力发展深水、专用和大型泊位,适度发展通用泊位。预计“十一五”末,山东沿海港口、航道等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资375亿元。随着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带动了沿海港口吞吐量增长迅猛。 

  此外,山东省还积极吸纳国内外资本参与港航建设,实现了国内外大船东、大货主、大财团的强强联合,全面提升了港口综合竞争能力。目前青岛、日照、烟台三大港口集团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6.7亿吨,占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的84.1%。 

  山东省交通厅厅长贾学英说,山东沿海港口吞吐量“十一五”以来一年一个新台阶,先后突破4亿吨、5亿吨、6亿吨、7亿吨,今年突破8亿吨,比“十五”末增长110%。

  青岛港

  效率、服务赢得掌声

  世界第七大港口青岛港始建于1892年,是国有特大型企业,是中国沿黄河流域和环太平洋西岸重要的国际贸易口岸和海上运输枢纽,与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50多个港口都有贸易往来。是中国沿黄河流域的最佳出海口和新亚欧大陆桥的东桥头堡之一。

  今年1至11月,青岛港共完成货物吞吐量逾三亿吨,同比增长10.6%;共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098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6.8%。 

  据了解,近年来,青岛港主要通过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吸引客户,增大业务量。今年以来,这个港口的集装箱和铁矿石装卸速度已分别8次、13次刷新世界纪录,开启了世界港口装卸“秒时代”。自2006年至今,青岛港已累计装卸啤酒12多亿瓶,实现装卸过程“一瓶不碎”的奇迹,为货、船主节约资金1500多万元,在港航业界赢得美誉。

  近日,青岛港与河南保税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青岛港集团董事局主席、总裁常德传表示,今后,凡是在物流港中心进驻的企业都可实行统一国际采购,国外厂家也可以直接过来寄售,这样就可以大大降低采购和物流成本。产成品大部分是出口又可以进入到保税物流中心享受国家的出口退税优惠政策,使企业的资金尽快可以回笼。

  青岛港董家口新港区30万吨级矿石码头计划于12月28日实现简易投产。该港区将成为青岛港集团的四大港区之一。目前,董家口港区30万吨级以上矿石码头建设,正在加速推进。业内分析,董家口港区的建成投产,有助于改变世界航运格局,为广大客户组装大船、节省运费,提供更多选择。因为按照目前的海运行情,租用30万吨级以上的船舶比20万吨级船舶,每吨矿石的海运价格可降低10美元以上。按照青岛港的规划,正在抓紧建设容量为2600万吨的高品质堆场。明年,计划将再建两座20万吨级矿、煤兼营码头,形成世界最大的矿、煤码头群。

  烟台港

  跻身北方重要枢纽港行列

  城因港立,港为城用。港口的建设与发展是烟台市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高端产业聚集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三大战略”的关键环节和重要突破口。

  随着“十一五”在建项目及“十二五”规划建设项目的完成,烟台港计划通过这两个五年计划的建设发展,基本形成大中小配套、专业化和通用化相结合的港口布局新格局,奠定烟台港中国北方重要枢纽港地位。

  “十二五”既是烟台港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发展思路和理念的重要转型期。烟台港将着力实现由亿吨大港向一流强港转变和由接卸型港口向区域性保税物流平台转变。根据《烟台市港航“十二五”发展规划》,“到2015年,烟台市港航将基本形成以芝罘湾港区、西港区、龙口港区为核心港区,莱州港区为黄河三角洲重点港区,面向东北亚的区域性现代化大型枢纽港和邮轮母港。”

  烟台港集团规划建设处处长辛兆强说,“烟台港‘十二五’期间规划安排建设项目38个,总投资额213亿元,其中‘十一五’已开工需续建项目17个,续建项目投资额101亿元。”

  据了解,今后3至5年,烟台港大型矿石码头、15万吨集装箱码头、大型原油码头、德龙烟铁路将相继建设、投产,保税港区、再生资源物流园区、化工园区建设将初具规模,力争矿石、原油、集装箱、煤炭四大货类形成核心竞争力。

  “作为核心港区之一的西港区,在‘十二五’期间,西港区将主要建设1个原油泊位,1个成品油泊位,5个顺岸通用泊位,同时启动建设3个集装箱泊位,共形成码头岸线约3公里。” 烟台港西港区建设指挥部副指挥孙治江表示,“十二五”期间,西港区还将进行30万吨级航道工程建设,到“十二五”结束,8公里的北部岸线将基本建设完成,芝罘湾港区的通用散杂货、大宗散货、原油、液体化工等货物吞吐将向西港区转移。

  日照港

  “双轮驱动” 资本运作助力建设

  “ 十一五”期间,山东半岛港口群发生了很大变化:青岛港的资产规模是270亿元,日照港集团是292亿元,“小兄弟”已经超过了“老大哥”。日照港今年吞吐量也跨越了2亿吨。据悉,在日照港的快速发展中,资本运作扮演了重要角色。 

  2003年时,日照港集团资产规模只有36亿元。现今资产规模达 292亿元,包括了上市的股份公司的市值。日照港集团资产近年来快速膨胀,离不开主营业务的上市和多次融资。

  据了解,从2006年10月上市以来,日照港作为山东首家上市的港口企业,连续3 次成功融资,累计融资32.4亿元。这些宝贵的资金,改善了港口基础设施,为吞吐量的快速增长提供了支撑。从主营业务上市之日起,日照港就进入生产经营、资本运营“双轮驱动”的时代。首发募集资金10.81亿元,建设了东港区矿石码头工程、煤炭出口系统改扩建工程。股市资金带来基础设施改善。基础设施的改善,又让日照港的业务结构得以调整,提高了整体抗风险能力。日照港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杜传志认为,港口是典型的资本密集型行业,投资巨大、回收期长。港口资金来源如果依靠自身积累和信贷,远远不能满足企业需要。有了上市公司的融资平台,“独轮车”就成了“双轮车”,企业发展的步子就快了许多。今年11月18 日,港口吞吐量突破2亿吨。

  山东省交通运输厅港航局总工程师夏侯玉泉说,相比其他筹资方式,资本运作的优势是低成本、高效率。在资本市场,出售股份、发行可转债,募集的资金甚至不需要偿还。据悉,日照港今年向中国证监会申请非公开发行股票,目前已经获得审核通过,此举将为他们再次募集资金14.5亿元。

物流生意的法宝   立即加入信誉联盟   阅读 次 本文现有评论 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