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总署10日公布了2006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情况。海关总署统计分析专家认为,2006年中国外贸一大特点就是进口增幅高于出口增幅。全年外贸出口9690.8亿美元,增长27.2%,同比回落1.2个百分点;进口7916.1亿美元,增长20%,同比上升2.4个百分点。
尽管2006年进口增幅高于出口增幅3.6个百分点,但由于上年出口基数太大,增幅太高,全年贸易顺差仍然增加了755.9亿美元,达到创纪录的1774.7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
贸易顺差为何屡创新高
自2006年年初以来,人民币升值趋势加快、贷款利率调高,国家采取了降低部分出口商品退税率、限制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出口等措施来调控出口。然而,外贸出口增势不但没有减退,反而更加迅猛,与此同时进口也在迅速回升。
在外贸进出口大幅增长的同时,贸易不平衡的问题愈加凸显。去年6至8月连续三个月创出贸易顺差历史新高。2006年最后3个月,月度贸易顺差全部超过200亿美元,分别是238亿美元、229亿美元和210亿美元。
商务部有关负责人认为,2006年我国外贸出口大幅增长,进口增长加速,贸易顺差扩大,主要原因是国际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增长、中国产品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国家宏观调控措施的逐步到位等,使出口趋于理性增长;同时,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又刺激了进口需求的增加。
海关总署统计分析专家认为,国内一些产业产能过剩,加大了出口。2005年中国钢材贸易是逆差,2006年钢材出口4301万吨,增长1.1倍,钢材进口1851万吨,下降28.3%。仅钢材贸易一项就增加了超过15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由于国内一些资源型商品价格倒挂,本应大量进口的反倒大量出口。也扩大了贸易顺差。
顺差过大导致对外环境趋紧
贸易顺差的不断扩大,已经成为当前国内经济运行中的一个突出问题。特别是对欧洲和美国两大贸易伙伴顺差的持续扩大,使我国对外贸易环境趋紧,贸易摩擦急剧增多。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认为,由于经济发展阶段和国际分工不同,各国对外贸易总会出现顺差或逆差。自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总体是平衡的。2006年中国贸易顺差占同期进出口总值的10%略多一点,比例不算太高。
发言人认为,中国贸易顺差的增长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主要是国际上大量制造业产能转移到中国,一方面扩大了中国的出口,另一方面也提高了中国的进口替代水平。一些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高技术出口管制,也抑制了中国的进口增长。他说,中国外汇储备充裕,并不刻意追求贸易顺差,而是力争实现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中国政府正在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改善当前的进出口不平衡状况,努力扩大进口,同时也希望有关国家取消对中国高技术出口设置的不合理障碍,为中国扩大进口创造条件。
解决贸易平衡关键是扩大进口
中国中纺集团公司副总裁李灵敏对记者说,国际市场对中国商品需求强劲,中国许多商品是其他国家无法替代的,即使人民币汇率调整、降低出口退税,出口降幅也有限。要解决贸易平衡,关键是扩大进口。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在保持出口和利用外资合理增长的同时,积极扩大进口。”这是中国政府第一次明确提出要“积极扩大进口”。为了促进贸易平衡、增强企业竞争力,国务院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制订重点领域装备进口鼓励政策,包括优惠信贷、财政支持等手段,鼓励企业进口高新技术设备、关键部件及在国外合作研发、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设备。
海关总署统计分析专家认为,由于调控出口政策有一个缓冲期,而在缓冲期内出口加速增长是普遍现象。预计2007年,中国外贸出口增速将会回落。随着各项调控出口、鼓励进口政策逐步到位,2007年中国贸易不平衡问题将得到改善,贸易顺差会比2006年明显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