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会和广州的出租车有着不解之缘——可能很多人、包括不少出租车司机都不清楚,正是因为有了交易会,广州才组建了第一家出租汽车公司。昨日,曾梓春、黎友虞、“八叔”(陈志平)三位亲历首届广交会、广州第一代出租车司机,以及当年在广交会上引起哗然的广州出租车“五朵金花”中的张新云、李丽如五位老人家,向我们讲述了百届广交会与出租车的不解之缘。
首届商品交易会时期
外宾也会等不到的士
记者:广州市汽车公司是因为要办交易会才成立的吗?当年广交会的用车是不是特别紧张?
曾梓春、黎友虞、“八叔”、 张新云、李丽如(下面简称五老):如果没有广交会,可能就没有广汽(广州市汽车公司,现在广骏出租车公司的前身),也没有我们的饭碗呢。那是1956年,为迎接即将在广州举办的首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市政府根据周总理的建议组建成立了广州市汽车公司,这是继北京首都汽车公司之后,国内最早经营出租汽车的公司之一。
当年的出租车可不是每个市民都可以随便乘坐的,所接待的是来穗的外国元首、政府首脑与高级官员、交易会的外商、海外华侨、港澳同胞,等等,被誉为广州市的“国宾车队”,需要外汇券才可乘坐的。
建立之初,“广汽”只有60多辆营运车辆,全部是从外国引进的伏尔加、摩力士等欧洲名牌轿车,其中最高档的要数当时广州市唯一的一辆奔驰轿车,只有国家元首级别的贵客才够资格乘坐。由于车辆和司机的数量较少,外宾等车、或者等不到车也是常有的事。特别是春交会,大量宾客涌入广州,连续干上12个小时以上是家常便饭。由于那时还没有高速公路,遇上要到中山、珠海等地方的乘客,不仅路程远、时间长,而且还要经过几个码头排队等候过渡,一趟车跑个一两天是家常便饭。
抽调抗美援越军人
充实的士司机队伍
记者:怎么解决车辆紧张的问题呢?
五老:交易会刚开那几年,客商还不算多,所以60辆车还能勉强应付,再不行,就到各个单位去借调。但是在那个年代,加上各级领导的专车,整个广州市的小车也不过100辆。到了上世纪70年代,交易会的外宾日渐增多,即便司机从早上七八时一直工作至晚上十一二时,仍满足不了宾客们的坐车需求。
1972年,为了缓解运输压力,中央从上海等地抽调一批国产上海牌轿车前来增援。然而,一来每次从外地用飞机、火车运输车辆和司机到广州,成本太大;二来外地司机对广州的路况不熟悉,也为宾客用车带来了不便。为此在1973年,周恩来总理特批“广汽”获增购200辆日本丰田皇冠等车辆,并从部队中抽调一批曾参加过抗美援越的军人充实司机队伍。此后,“广汽”又分批多次引进车辆,于上世纪70年代末达到了600辆左右,基本解决了交易会的“坐车难”。
“扬手停车”服务入选
1987年经济建设大事
记者:听说刚开始,出租车到广交会接客都是定点服务的,那后来怎么会变成“扬手即停”的呢?
五老: 1978年以前,广州的出租汽车实行的都是被动的定点候客服务:车辆停靠在广交会客人大量聚集的人民大厦、广州宾馆、流花宾馆等服务点,听候调度员调度,交易会客人到站点办理租车手续,再由调度员根据乘客的需求向司机派单出车。而司机从服务点出发完成一趟接待任务后,必须空车赶回服务点等候下一次的出车指示,不得中途载客。
定点服务时代,最累的是调度员,每天顶着烈日,冒着风雨,在站场指挥调度车辆,吃喝拉撒全在车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