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青岛市已决定把现代物流作为新兴支柱产业培育,以带动城市和地区经济腾飞,青岛港也制定了发展现代物流、整合港口资源的战略目标,但总体上区域物流系统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一)、区域物流基础配套设施缺乏统一规划,周边地区物流服务缺乏协调,物流公司常常处于无序竞争状态。
(二)、物流设施和装备的标准化程度较低,各种运输方式之间装备标准不统一,如海运与铁路集装箱标准不一,影响海铁联运规模和效率。
(三)、物流信息管理和技术手段较落后,大多数物流公司的管理运作仍停留在传统经验的模式。
(四)、物流人才缺乏,尤其缺乏物流系统规划等高级管理人员。
1、提高认识,统一规划。政府管理部门,特别是青岛市政府应当重视港口结构调整以适应物流发展的要求,给予必要的政策引导,规范市场,并就区域物流宏观规划与周边地区加强协调,努力为港口物流的发展营造公平、开放、有序竞争的宏观环境。另外还应不失时机地争取国家、地区等层面的政策、法规支持,如进出口业务、价格、安全、保险、金融、交通运输等方面有关的法规。
2、转变经营方式,提高港口竞争能力。作为区域性大港,青岛港面临着东北亚诸多良港的竞争,只有提高竞争力,才能与之抗衡。这就必须从单一的运输、仓储等分段服务,向原材料、产成品到消费者全过程的物流服务转变,为用户提供报关、流通加工、包装、配送等增值服务,运用“一票到底”的多式联运模式,以最简便方式、最短时间完成运送程序,使物流的效率与效益得以最大程度的发挥。同时,服务价格也必须向更加弹性化、多样化、组合的公开价格策略转变。只有通过调整港口内部经营结构,建立完善的港口物流管理系统,提高物流服务功能和效率,降低服务成本,才能真正提高港口的竞争力。
3、改善口岸物流发展环境,为客户提供一流的口岸物流管理服务。要进一步完善口岸物流相关的法律、法规,努力与国际惯例相衔接。要在加强海关进出口监管、提高口岸各项管理职能的同时,强化职能部门的服务意识,尽量简化手续,提高效率,最大限度地方便客户。简化进出关手续,缩短通关时间,方便企业合法进出。同时,对于口岸的其他各项管理,应该遵循"一个窗口"服务的原则,尽量使商检、卫检和动植检等在一个窗口内实施。要尽力缩短货物口岸滞港时间,在出口退税、外汇核查、核销等金融管理方面也应尽可能为客户着想,提高企业从事进出口贸易的积极性。
4、努力促进口岸物流的资源整合,积极培育国际一流的现代口岸物流服务市场。要引进市场机制,改善经营方式,紧紧围绕用户各种需求,提供优质高效和丰富多样的口岸物流服务,特别是强化口岸物流的货物集散功能,抓好集货、存货和配货,努力培育一个完善的物流服务市场,以满足口岸物流服务的需求。要根据口岸的特点,加速物流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口岸物流资源整合,在对口岸物流开展协调和前瞻性的规划工作的基础上,推进行业联盟和企业联合经营,逐步使物流业务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更大程度地发挥口岸物流的潜在综合优势。
5、加快信息化、网络化建设。引入国外先进的信息流技术,建立口岸物流信息网络,加快口岸物流信息化进程。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是现代港口的重要特征,没有稳定高效的计算机物流系统,就没有港口集装箱运输系统的高效运作,信息技术是构成现代物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物流赖以生存的根本技术保障,现代物流管理和配送技术中大量使用着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商品物流技术。在信息系统建设的基础上,建立公开、高效的口岸物流共同数据交换平台,以实现口岸物流信息资源共享的要求,提升口岸物流信息管理和服务水平。通过网络与用户、制造商、供应商等相关单位连接起来,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用,并对各物流环节进行实时跟踪、有效控制和全程管理。在口岸物流信息网络建设的同时,充分运用各种物流新技术手段,大力发展EC(电子商务)物流和IT(信息)物流,不断提高口岸物流技术含量。
6、大力培养物流专业人才。物流管理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正向技术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通晓物流管理的技术人才是港口物流发展的关键。物流经营管理需要的是复合性人才,除具备良好的货物和货运知识外,更要掌握电子物流经营管理技术,进出口业务等相关知识。在培养具高级管理人才的同时,应加强职业技术培训,尽快造就一般业务物流技术骨干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