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开发研究院(深圳)物流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王国文认为,随着《深圳市现代物流业扶持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出台,深圳港口物流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目前深圳港的码头设计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以及技术装备、软件装备都已达到了国际水平,深圳港要实现国际大港强港目标,必须解决供应链延伸、综合服务环境改善等问题,同时在制度上要有所突破和创新。
港口物流业已成深圳支柱产业
近年来,深圳市委市政府把港口建设放在重要地位,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大力推进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港口与社会经济同步发展。自1995年深圳实施口岸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方案工作以来,各口岸单位采取了多项改革措施,海关部门积极推广“联网监管”模式;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大力推行“六个一”业务管理;海事部门进一步强化了水上安全监督管理。着力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创新,是提高深圳港整体竞争力的关键。2003年深圳港为全市贡献了约200亿元的直接经济效益,港口产业已成为深圳市的支柱产业之一。与此同时,物流产业增加值近年来也以年均12%的增长率递增。从而使一批各具特色的不同类型的物流企业陆续崛起,成为全国物流行业的知名品牌。
港口物流业存在一些不足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目前,深圳港集装箱专用泊位年吞吐能力为620万标准箱,已大大超过了设计能力。深圳港在发展中仍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善:一是港口的陆域严重不足。盐田、蛇口、赤湾港区的港内堆场缺口分别为37%到68%,基本上没有固定的港区外堆场,不能适应港口长期发展的需要;二是港口集疏运道路不畅。东西部港区进出港通道严重阻塞,公用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西部港区没有自己的深水出海航道和锚地;三是集装箱运输结构不够合理,支线运输量和国际中转量小。深圳港的支线集装箱运输量仅占总量的2%左右,远低于上海、香港以及世界上其他港口约20%的水平。深圳港集装箱运输的国际中转量不足10%,与以外贸集装箱运输为主要特征的地位不相适应;四是港口相关产业和配套服务业未能与港口主业同步发展。主要表现在港口配套服务业市场发育不成熟,市场规划不完善,资源配置不到位,主业和配套服务业之间尚未形成协调发展格局,综合服务效率不高。特别是以港口为依托的金融、贸易服务业基本是空白,港航edi平台的建设没有得到完善。
港口物流服务环境成港口竞争核心
随着港口规模扩大、运输技术进步以及国际商贸活动的活跃,港口功能已从最早的换装向提供以信息化为基础的全程物流服务的区域及国际性物流基地发展,从而使港口成为区域及国际经济大循环中的有机结合点。
业内人士指出,现代港口不仅在当今综合运输网络中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随着世界范围内第三代港口的兴起,港口服务功能的多元化与全程化已成为现代港口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经济中心城市发展所要求的全过程、全方位的物流服务,已成为现代港口的主要服务内容。由于现代港口所具有的货物装卸、存储、运输、商务及信息服务功能已全面涵盖了现代物流活动对于集中控制、即时信息传递和运输效率的要求,港口的能力影响整个物流活动的全过程以及物流系统的各个环节;因此,港口已成为区域物流组织的中枢,并扮演着区域物流中心的角色。港口之间所面临的激烈市场竞争的焦点也越来越多地集中在港口是否能提供更为便利、快捷、低成本、安全、可靠的全方位物流服务,而这种竞争将成为现代港口今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