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对于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这样一个涉及大连市未来城市总体定位的宏伟战略,其理论上的研究必须是全面而深入的,因为任何理论上的模糊都可能对实践造成误导。针对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中遇到的重大理论问题,大连日报记者采访了大连海事大学港口与航运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孙光圻教授--
航运中心建设决不仅仅是港口建设那么简单,而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总体功能定位
记者:您曾经说过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不能仅仅理解为港口建设,那么应当怎样理解港口建设与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关系?
孙光圻:实际上,港口建设是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平台,是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硬件。从其他城市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经验来看,港口建设都是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最重要基础。例如,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就把大、小洋山深水港建设作为航运中心建设的最主要工程。但是港口建设不等于航运中心建设,航运中心建设也决不仅仅是港口建设那么简单。国际航运中心是各种与国际航运相关要素的集聚,涵盖了整个城市的各种产业功能与管理功能,涉及外贸、生产、加工、口岸、仓储、港口、机场、车站、金融、保险、海事服务、信息平台等多种领域以及相应的政府管理部门,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总体功能定位,是一项需要研究和解决的庞大的“系统工程”。
复合型国际航运中心对大连来说是一个很高的定位
记者:通常把国际航运中心分为三种基本类型:一是传统型(伦敦),二是腹地型(纽约、鹿特丹),三是中转型(香港、新加坡),您是否认同这种分类?大连为什么要提出建设复合型国际航运中心?
孙光圻:其实有关国际航运中心的分类还有很多种。除了刚才说到的三种基本类型,从大的方面来说还可以分为全球性(新加坡、香港和鹿特丹等)和区域性的,上海和我们大连正在建设的国际航运中心目前都属于后一种类型。
为什么大连只能建设东北亚区域性的国际航运中心?这跟大连的地理位置有很密切的关系。从大连周围的港口城市来说,天津和青岛都是腹地型的,其物流大多来自腹地,中转的很少。而国际上著名的全球性的航运中心大多以中转为主,例如香港。当然,香港的中转的货物以内地的为主。在国际航运中心体系中,真正以中转为主的是新加坡,因为其本国的腹地经济很小,加上地处国际重要的航运枢纽位置,货物流基本都是国际中转。
大连提出建设复合型(腹地型与中转型相结合)的国际航运中心,其意义在于,从长远的发展战略考虑,我们不能单纯地建设中转型国际航运中心,也不能完全依赖腹地经济。应该说,腹地经济是像大连这样的区域性航运中心的基础,是我们物流量的一个基础。但是腹地经济不能增加国际中转量。因为中转分两种,一是国家内部不同地区的中转,二是国际中转。而国际中转是国际航运中心在国际航运领域中有无国际影响力的关键所在。就现在的情况来看,我国沿海港口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大多只能以腹地经济加上国内地区中转为主,要等其全面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才能逐渐真正地向国际中转过渡。而大连是东北亚少有的天然良港,等我们的软硬件服务环境具备了雄厚的基础和很高的水平,建成了自由港,就可以把韩、日等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远程国际贸易货物吸引过来,成为真正的国际中转型的航运中心。所以对大连来说,建设复合型国际航运中心是一个很高的定位,提出了一个城市发展的核心战略目标。
“一个中心”是中央对大连的定位,必须明确“四个基地”为“一个中心”服务
记者:您认为我们建设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当务之急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如何理解“一个中心”和“四个基地”的关系?
孙光圻:我认为必须把国际航运中心是整个城市的核心功能定位这一认识宣传到家喻户晓,改变人们把航运中心仅仅理解为港口的观念。航运中心不仅仅是港口,再加上物流和空港也不够,还应当包括产业布局的调整。例如,我们目前的化工业是以重化工为主,但从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经验来看,还没有哪个重化工城市能建设成为国际航运中心。日本的千叶是能源大港,吞吐量非常大,但是其在国际经贸和航运界中的地位并不显赫。考察一个港口城市是不是国际航运中心,关键是考察它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是否以国际航运为核心纽带,即以国际航运为龙头产业或核心产业来规范相关产业的结构布局,牵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实现整个城市资源的最佳配置。
大连要把“一个中心”作为城市发展的核心目标,“四个基地”是为实现“一个中心”服务的。应该利用建设“四个基地”的机会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只有第二产业的充分发展才能造就真正的“适箱产业”,而“适箱产业”是国际航运中心物流量的关键所在。例如造船业是“四个基地”之一,我们要围绕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目标,把为造船配套的机电、仪表、新材料等零部件产业带动起来,增加集装箱的运量。除大连本市的第二产业外,我们还应当考虑如何利用东北的原材料和大型装备制造业的优势,把东北腹地的产业结构调整到具有高附加值和适合装箱的第二产业上来,同时要想方设法把国外的第二产业吸引过来,吸引国外跨国公司在大连建立生产、贸易和储运基地,只有这样才能为国际航运中心提供足够的国际集装箱运量。
根据香港、上海等城市发展的经验,作为三次产业的现代服务业,应该在第二产业充分发展和成熟的基础上才能发展,否则就容易形成泡沫。大连第三产业目前的结构也不尽合理,其中突出的问题是房地产、餐饮等服务业所占的比重过高。从建设国际航运中心考虑,重点发展的应是零售批发业、交通邮电业、金融保险业和各类市场交易、咨询服务业。
大连港口无论是从自然条件还是从硬件设施上来说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现在的关键是如何把港口的潜能充分利用和发挥出来
记者:省委、省政府提出举全省之力把大连建设成为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您认为应该怎样优化配置省内资源,把大连港口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
孙光圻:市委书记孙春兰曾经指出:“港口是大连最具优势的战略性资源,是增强城市竞争力的核心所在。”大连港口无论是从自然条件还是从硬件设施上来说基本上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其建设规模和设计能力对现阶段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来说并不是主要矛盾所在,现在的关键是如何把已有的潜能充分利用和发挥出来。前面谈到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主抓深水港建设,那是因为上海不缺货源,港口是主要瓶颈。对于大连来说,我们的主要矛盾是如何吸引物流,增加货物通过量。而这靠行政协调不够,还应该在市场机制主导下解决。
首先大连市要主动让利,把内贸集装箱让给营口、丹东、锦州等港,使他们在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中获益。而大连应全力开拓国际干线,争取把东北地区的外贸集装箱运输集中承担下来。现在大连一共有12条干线,与国内外航运中心的差距都很大。
其次,没有外贸货物流就很难形成国际干线。大连要全力开拓干线运输,就必须适度降低运输费,把腹地货源吸引到大连来。可否考虑对东北各地至大连的陆路运输实行“政府补贴”,当然,这会对大连市财政在近期内造成较大的负担,但“堤内损失堤外补”,这一特殊的政策必将对大连经济的总体发展带来重大和明显的效益。因为这必将对东北各地货主产生强大的吸引力,拉动内外资对大连的投入,吸引跨国海运公司来连设立总部,开辟远洋主干航线,从而拉动大连市的第二和第三产业,从总体上给大连的经济发展带来“退一步进两步”的积极效益。在这方面,上海市政府取消本来是上海财政的重要收入之一的“过江隧道费”,给我们树立了一个成功的先例。这一精明过人的战略决策,一下子提升了浦东招商引资的地位,使跨国公司纷纷进驻,浦东地价随之飙升,政府税收也大幅增加,远远超过了上海市放弃“过江隧道费”的损失。
第三,大连港口的硬件很好,但法律、政策、信息等服务环境相对滞后,使中外生产商、贸易商和运输商难以适从,这不符合国际惯例。举全省之力建设国际航运中心还缺乏统一的规划和部署,不利于协调省内的资源为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服务。特别是大连的人文环境与东南沿海相比缺乏开拓创新的精神,面对周边港口的激烈竞争也缺乏迎接挑战的紧迫感。
大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应该有更积极的思维,不能等腹地经济发展了再去建设国际航运中心
记者:有人说,大连国际航运中心能否建成,关键取决于腹地经济的发展。您同意这种说法吗?怎样理解国际航运中心与其腹地经济的关系?
孙光圻:腹地经济与航运中心的关系应该是互动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大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应该有更积极的思维,不能等腹地经济发展了再去建设国际航运中心。首先,大连应该进行积极的产业调整,把自身的产业链条向整个腹地延伸出去,以自身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腹地经济的发展。大连市应与东北地区联合建立以高新科技为龙头、以大型国际制造中心与物流分拨中心为核心的分工合理的产业集群,实现以老带新、以点带面,努力改变东北地区以重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使整个东北地区形成一个巨大的物流供应链网络,成为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湾地区之后的一个“旧貌换新颜”的国际制造、贸易的发达地区。
其次,作为未来的航运中心,大连要提高服务观念,即服务腹地经济的意识要增强。要主动把大连的发展与东北腹地经济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把航运中心的影响力辐射出去。服务观念的提升、服务体系的建立,需要海关、商检、铁路等一系列部门和系统的配合。这里需要特别提出的是,中央定位大连为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并不是对大连“情有独钟”,而是想通过增强大连服务功能来带动整个东北地区内陆经济的提升。所以说,大连也只有找准服务腹地这样一个位置,才能在与腹地经济的互动中获得航运中心的大发展。
目前区港联动亟待解决的是各个行业和部门的利益协调问题
记者:区港联动在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中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怎样实现最终把大连建成自由港的目标?
孙光圻:区港联动在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中是非常核心的问题,是能否尽快建成国际航运中心的关键,是反映大连物流通过环境的最要害问题。
目前区港联动中亟待解决的是各个行业和管理部门的利益调整与分配问题,因此建立合理有效的协调机制尤为关键。如果各个部门和行业都只考虑自身的利益问题,而不考虑振兴东北和参与东北亚国际竞争的总体利益,就难以使得区港真正地联动起来。
在自由港与国际航运中心的关系上,应该说自由港是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手段,国际航运中心是自由港建设的目的。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应该有这样一个发展过程:区港联动---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加工区---自由港---国际航运中心。一旦建成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大连在东北地区的地位就真正地确定了,甚至在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地位就真正确立了。国际航运中心的建成可以涵盖贸易中心、旅游中心、金融中心等各个范畴,标志着老工业基地振兴和“大大连”建设的目标都已实现。所以说,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是大连城市发展的最高目标,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