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岁末,本报理论部邀请我市部分专家学者,就大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及相关经济、社会问题进行深入探讨。这次理论探讨
不仅是对刚刚过去的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开局之年的梳理与总结,也是贯彻市委九届九次会议精神、对未来国际航运中心发展的展望。
特约嘉宾:大连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刁成宝大连海事大学港口与航运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孙光圻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卢昌崇大连市人民政府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唐永强大连天合学习型组织研究所所长、教授鲁军大连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赵立成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教授杜辉
国际航运中心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
在已经过去的2004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加快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实施意见,构建了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总体框架,制定了远景目标及发展战略,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全面启航。但是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作为一项涉及城市整体定位的发展战略,具体实施起来,还面临许多新的课题,国际航运中心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
孙光圻:什么是国际航运中心,对其基本概念和要素,至今没有搞清楚。如把国际航运中心和码头、港口等同起来,经常听到“把大连港建成国际航运中心”的提法。国际航运中心也不应该仅仅理解为物流、口岸等交通通道,而应是各种与航运相关的要素的集聚,是整个城市功能的定位。上海曾经把建深水港理解成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理论上的不清晰,必然导致实践出问题。现在上海已经立项,开始研究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障碍及其解决方案。我们应当保持关注,并及时借鉴。
港口法规定,港口的水下工程应该是政府财政负担,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由政府财政负担有很大的困难,必须解决投资体制问题。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必然涉及与东北其他港口城市(例如营口、丹东和锦州)的协调问题。上海的经验告诉我们行政手段是很难推行的,而市场的手段现在看来也遇到了很大的障碍。因为港口的产权是国有的,港口之间的区域合作很可能要遇到政府的区域保护问题。所以说,港城、城城、港港关系都是亟待研究的重大理论问题。从城市内部来说,目前的自由贸易区建设以及区港联动问题,也应该抓紧论证,拿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来。
把着力点放在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
近几年,大连市的经济总量保持了高速增长,但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层次较低的问题仍然存在,并且日益成为制约我市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瓶颈。因此,未来几年,以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为契机,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是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
刁成宝:坚持经济发展以提高效益为中心,必须正确处理速度与效益、投入与产出、抓大与促小等各种关系。首先是正确处理好速度与效益的辩证关系,牢固树立以效益为中心的思想观念。多年实践证明,我们的经济发展没有一定的速度是不行的,特别是面对周边地区激烈竞争的局面,没有较快的发展速度更不行。所谓不进则退,慢进也退,就是这个道理。然而,只讲速度,不讲效益是不可取的。我们要的是有效益的速度,甚至是高效益的速度。应坚决摒弃单纯追求速度而忽视效益的倾向,牢固树立速度与效益并重的思想观念,真正把经济运行纳入以效益为中心的轨道。
第二是正确处理好投入与产出的关系,追求低投入高产出的目标效果。我们应讲究高产出的投入或低投入高产出,坚决改变高投入低产出现象。应讲究有利于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投入。应进一步优化固定资产投资结构,提高更改资金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保持房地产开发资金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适当比例。应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逐步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
第三是正确处理好抓大和促小的关系,推动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和产业集群的快速形成。我市确立“一个中心、四个基地”的发展目标,为我市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和产业集群的形成,提供了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应紧紧围绕“一个中心、四个基地”建设,科学地进行城乡统一规划,合理地进行产业布局,在抓好大的龙头骨干企业和项目的同时,带动各区市县中小企业发展,真正形成大的产业集聚和大的产业集群。
卢昌崇:产业集群是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有效方式和重要手段,也是实现我市工业整体水平质的提升的必要途径。我国产业集群发达地区在江浙、广东一带。我到广东佛山实地考察,西樵镇的陶瓷、铝锭、纺织服装业特别发达,那才叫真正的产业集群。南海区的玉石加工交易市场,已经成为全国第二大玉石集散中心。但是有意思的是,这样一个大规模的地方产业集群,其发展过程政府并未介入,完全是由民间力量发展起来的,所以说,产业集群的发展如何引导,依靠什么力量发展亟待解决。大连市甚至辽宁省产业集群的发展还相当落后。对于这个问题,应该客观地分析,找出差距与不足。应当走出去,到产业集群发达的地区去进行仔细的调研,去看看人家产业集群的发展态势、发展规模与成长的路径,吸收先进地区的经验为我所用。
赵立成: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取决于港口服务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取决于本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程度,应该以航运中心服务的半径来定位其发展规模。装备制造业面临结构调整的重大课题。例如大连的重化工占了化工产业比重的79%,与世界化工业向精细化工发展的方向是相背的。我们的石化工业靠外运的石油,一旦国际石油市场发生变化,运输通道发生动荡,对这些产业的冲击是非常大的。
必须引起重视的是,我们的土地资源现在严重不足,水资源危机更是由来已久。另外,产业结构的低层次、经济增长方式的粗放型造成的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总之,资源环境已经不能支撑以大量消耗为基础的传统发展模式。
我们发展电子信息业的差别战略,即“南硬北软”。现在的问题是北方软件业发展的软肋在哪里,要解决什么障碍,能不能接收、吸纳大批相关人才?还有一点就是,我们软件发展是按照“软件外包”的模式,这种模式类似于加工业的来料加工,80%以上的增值让别人实现了。这样的模式对于软件业初期发展是有用的,但是能不能支撑软件业的长期发展?
人才方面,我们现在面临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由于我们吸引人才的措施力度不够,造成人才价值实现的平台、待遇跟京、沪、粤等地区比没有竞争力。我们本地名校培养的人才大量流失了。政府的信用是社会信用的重要标志之一。政府的失信将会对整个城市的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同样,信用政府的建立也将产生巨大的社会示范效应。
发展城市文化生产力,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市委、市政府把国际航运中心定位为我市城市功能的主体和核心,是其他产业特别是临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现代化、国际化都市的标志性特征。所以,大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就不能仅仅局限于港口的建设,应该将其作为整个城市综合实力提升的一个有利契机。目前,我市比较欠缺的是城市综合文化竞争力的整合和提升。
杜辉:我们平时讨论经济比较多,但最大的危机是人文环境,首要的是思想观念。振兴老工业基地,建设“大大连”,我们首先应该明确振兴、建设的主体是谁?直到今天,有些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仍然停留在计划经济的思维方式。发展市场经济不能靠强势政府,短期内靠政府是可以的,但长期绝对不行。大连市文化生产力亟待整合。城市文化竞争力比较弱与大连的发展不合拍。城市文化生产力的提升也首先应该是政府观念的转变,政府的位置在哪里必须明确,因为主体错位将会产生全局性的影响。现在看来,政府职能的转变首先应该是思维方式的转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跟科学发展观相适应,跟宏观调控的目标相契合,也才能保证我们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目前发展大连的文化生产力还未形成一个共同的氛围,观念整合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里包括老百姓与政府观念的统一,文化观念与大连中心工作的合拍等等。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无疑为凝聚人心,进而形成文化合力创造了最好的机会。
鲁军: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必须直面这样的现实:没有专利,没有自有的知识产权,经济难以持续发展。纵观世界经济的发展历程,是由最初的以物易物发展到以货币为中介,再到金融交易,直至发展到知识产权的交易。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知识产权日益成为最大的产权,知识产权的竞争成为今天经济领域最高级的竞争。因此,伴随着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不断强化全民的知识产权意识就显得更加迫切和必要。只有不断提高全民知识产权的意识,我们才会更深刻地理解,为适应新世纪的挑战,国家为什么适时提出了人才战略、专利战略与标准战略,力图用三大战略的实施来推进中国的核心竞争力建设。我们才能全面地认识到,我们要参与的国际竞争,为什么必须按照国际惯例和规则来实施保护知识产权。我们才能真正做到,不但要保护本国的知识产权,还要保护外国的知识产权。通过保护知识产权,激发民族的创新能力,进而使我们的知识产权走向世界。
改善城市软环境,完善综合服务功能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加大了软环境建设工作力度,投资软环境得到了进一步优化。软环境建设成果如何巩固?在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中政府的作用应该如何定位?
鲁军: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切实发挥政府的职能尤为重要。而如何发挥政府的职能,全面导入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势在必行、迫在眉睫。这样就可以卓有成效地保证政府各部门的行政行为更加规范高效,从而为构筑“阳光政府”、“透明政府”奠定基础。可以说目前我市各级政府的管理,一般都是对于结果的监督,根据有关的结果发现问题,再审查、改正。导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后,那种传统习惯的结果监督将改为从源头控制入手的全程监管体系。就一个部门而言,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会对每一个工作程序、每一个岗位的工作职责都有配套的、相应的规范及操作文件,一旦某个工作环节出现问题,就能依照文件及时发现疏漏,及时改正,从而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办事效率。
唐永强:改善软环境转变政府职能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现代服务业是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牵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完善口岸综合服务功能,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现代服务业支撑体系。比如外商在大连投资以前会来搜集基本的资料数据,但是我们这方面的咨询服务很少,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外商投资的步伐。另外,法律、医疗、教育等等现代服务跟大连的整体发展也不配套。产业越发展,就越依赖于服务业的发展,如现代农业服务体系的落后已经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最大瓶颈。上海服务业的产值在 G DP中已经超过50%,大连服务业却始终在42%左右徘徊,而且主要是餐饮等低层次的服务业。现代服务业的滞后已成为大连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
卢昌崇:应从城市功能的变迁给现代服务业一个清晰的定位。现代服务业的落后与急需发展,归根结底是由于工业化时代与后工业化时代城市功能的转化引起的。工业化时代城市的主要功能是加工制造;后工业化时代城市功能一个很大的转变就是以休闲经济为主体,包括商贸、金融、旅游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对于这一显著特征,我们应从大的趋势上有所把握。大连以往跟同类的港口城市竞争,往往比的是装备制造业,而忽视了现代服务业的竞争。比如我们的大商集团的兴起,就在全国范围内树立了一个商业服务的品牌。这样的品牌对于大连城市竞争力的提升,对于改善大连城市的功能定位都是大有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