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球物流进入供应链时代
当前,国际物流的供应链环境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在这个变化之中,作为港口如何竞争?应该说,我们的物流从传统运输到后来强调客户服务,强调外包,强调客户整合,也强调财务表现和运作优化,是因为大的环境在不断发生显著的变化。实际上,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港口作为一个供应链的结点,其功能、竞争的策略,均经受着这些不断变化的冲击。
从物流到供应链的转化,意味着从一个企业实现了跨企业的转化。供应链是在企业上、物流上、客户上进行的整合,说供应链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实质就是从概念上、从管理的水平,或者是管理的深度、操作的范围、操纵的环境方面,对物流概念做了一个扩展。
2005年美国供应链管理协会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2005年全球物流的主题确定为追赶供应链浪潮。中国从成为世界工厂的那一刻起,就成为国际供应链的起点,货物是从这个转盘出来的。现在的国际物流,或者说国际供应链,跟10几年、20年以前大不一样了。也就是说,随着技术进步和海运出口发展,国际供应链发展的结构发生了变化,在成本和要素投入方面的比较优势,使供应链服务呈现了向中国这个低成本的世界工厂转移的趋势,而发达的技术手段提供了这个比较优势实现的手段。比如,国际海运技术水平的提高,大大缩短了国际供应链的周期。15年以前,从中国到北美的跨太平洋海运,需要22天的时间,现在11天就能从中国到达美国西海岸了。另外,信息技术、互联网、和GPS、GIS、RFID等等,都成为国际供应链的技术支撑和更快效率的实现手段。那么,正是在技术发达的情况下,供应链的服务开始转向中国,所以说我们现在所做的事情不仅仅是传统的物流,提供基础的、环境的服务,还要加上提供各种增值的服务。传统的供应链的里面,配送中心往往是在目的地,而现在,配送服务已经向始发地转移。显然,供应链的发展变化给中国现代物流业务提供一个很好的契机。
2004年我参观了一个名叫金宝贝的配送中心,它是美国最大的服装和玩具企业,在美国有400家销售中心,而全美国只有一个配送中心。那么一个配送中心做的是什么事情呢?他们把来自中国、泰国、马来西亚的不同的鞋子、帽子拆开,重新配成一组一组,分配到北美各地的商店,摆在货架上。它付出的最大代价就是人工。所以说,中国劳动力的竞争优势、土地和其他的服务价格,就使他们会考虑如何省更多的钱,如何有足够的快速反应的时间,就可以实现在中国的分拣,然后,采用最快的运输手段,比如用飞机空运,在最短的时间,摆到商店的货架上。
二、港口物流业竞争对策
那么,港口物流业的供应链到底该如何做?先从服务的角度来说。2001年10月11日,欧洲开了一个叫做欧洲海港政策挑战与解决方案的会议,研究在全球供应链的前提下,欧洲的港口如何保持竞争力。全球供应链的环境下,港口是一个核心结点,现在的发展方向是要着重作为一个物流平台,叫做国际供应链平台,对所有港口的协调做出一系列的制度安排。我觉得这有很多借鉴的意义。我只想讲一点,港口从单一的运行商向综合供应链问题转化,是一个港口服务竞争的策略,一个市场竞争的策略,市场实际是一个如何能够永久地获得货源。我研究的一个问题就是在制造业的结构下,供应链应该提供怎样的服务,它的成品卖到什么地方去。港口,或者说是一个核心节点,可以在腹地建立更多的小的结点,或者说是供应商的网络基地,你可以通过产权直接投资的方式,把它们变成你的“儿子”,这样你就可以成为一个永久的供应链核心节点。这个竞争就不是相邻港口的竞争,而是全球的竞争。竞争实际上就应该在更大的范围内提高,让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在增加核心竞争力。
再从技术方面的竞争来说。2004年的全球物流的新趋势、新发展就是RFID(射频识别标签)技术,或者叫做电子标签,由美国国防部和沃尔玛首先提出并实施的,美国在打伊拉克的时候,运送的任何一个小的商品都用这种智能化标签,用卫星可以盯住每一个东西的踪迹。沃尔玛作为一个供应商,必须按照卖方的要求,提供贴有电子标签的产品;美国总统轮船公司,作为成为美国国防部战略物资的承运人,也必须采用最新的RFID技术。按照美国的法律,美国承运军火必须是使用本国船舶和本国的船员,而APL(美国总统轮船公司)是唯一合格的物流供应商。沃尔玛已经在2005年开始在前100名供应商中推广使用电子标签。在引入高新技术方面,广东和香港做得比较快,其中就把RFID立项了,要建立一个物流试验平台。实际上,港口应该能够在第一时间把好的技术、核心的技术引进来,建立更好的平台,提高竞争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