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中心新闻实务海运空运陆运综合物流进出口专题工具会议人才数据法规期刊排行
首页 >> 学院 >> 贸易研讨 >> 其他综述 >> 正文
东南亚: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点地区

www.jctrans.com 2005-11-4 14:48:00  《国际工程与劳务》

  进入新世纪,尤其是2003年以后,中国加快了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步伐,鼓励并积极支持具有比较优势的中国企业本着“平等互利、讲求实效、形式多样、共同发展”的原则,到境外开展各种形式的互利经济合作。由于东南亚与中国地理位置相邻,文化背景相似,因此中国政府尤其鼓励企业前往东南亚投资发展,积极推动企业以东南亚为优先的“走出去”战略,东盟国家逐步成为中国企业投资的重点地区。近几年,中国对东南亚的投资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60%以上,这一趋势也必将为东南亚国家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一、中国企业大踏步走向东南亚

  中国企业对东盟地区的投资近年来正在快速增长,尤其是中国与东盟决定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以下简称CAFTA)以来,双方在CAFTA框架下的经济合作不断加深,中国对东盟国家的投资正持续升温,投资金额出现大幅增长。1999年中国政府批准在东盟国家的投资额为7200万美元,到2000年,新批准的投资价值上升到1.08亿美元,增长50%以上。2002年,我国企业在东盟的投资项目为52个,中方投资额达6633万美元。2003年中国对东盟投资项目为65个,同比增长25%,投资额为2.25亿美元,同比增长238.86%。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3年底,中国企业在东盟国家投资的项目达857个,中方投资金额约为9.41亿美元,占我国对外投资总额的8.77%。其中对泰国和印度尼西亚的投资规模较大,占对东盟投资的29.1%和18.73%。

  到目前为止,在中国企业“走出去”当中,按企业的海外投资比例,东南亚排在第三位,仅次于香港和北美。我国企业对东盟投资居第一、二、三位的国家分别是泰国、印度尼西亚和柬埔寨,均超过1亿美元,其中对泰国投资达到2.6亿美元。其他主要对象国还有越南、新加坡和缅甸,上述六国都已进入中国在海外投资最多的20个国家和地区之列。我国企业在东南亚的投资效益较好,在越南和印尼的表现尤为突出。TCL集团已在越南建起年产50万台的彩电生产线、30万台数码照相机和电工产品生产线,总投资超过1亿美元;力帆摩托在越南的组装厂2001年产值达1.17亿美元,目前TCL和力帆摩托两个品牌在越南是家喻户晓,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我国摩托车占有越南市场的80%,其中力帆摩托占到60%,其品牌效应超过日本本田。海尔家电和长虹空调则在印尼享有盛名,海尔家电自1998年在菲律宾投放市场以来,一直保持着100%的开箱率和低于4%的返修率,打破了菲律宾市场被日美品牌垄断的局面。此外,华为已经成功将产品打入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等国市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对外开放的扩大和企业经营能力的提高以及东盟国家的开放,特别是中国“走出去”战略的进一步实施,中国对东南亚的投资还会增加,投资领域也将进一步扩大。东盟国家将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主要地区之一。

  中国对东盟的投资在东盟吸引外资中的比重很低。据东盟方面的最新统计,1995-2003年期间,中国对东盟的FDI只占其全部吸引外资金额的0.29%,加上香港这一比重也仅为3.55%,与欧盟(28.83%)、美国(16.47%)、日本(12.90%)相距甚远。目前,中国与东盟已经正式签订了CAFTA框架下的货物贸易协议,2005年正式启动降税过程,服务贸易与投资协定的谈判也会提上日程,双方在贸易、投资等各个领域的合作将进一步加强,中国对东盟投资相对较少,正说明具有很大的增长空间与发展潜力。

  二、“走出去”的主要方式

  投资办厂:以首钢、青岛海尔等大型工业企业为代表,这些企业集团有规模、技术、产品和人才等方面的优势,为了增强其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它们走出国门到东南亚投资,一是利用相对成熟的技术扩大技术和产品的出口,二是利用东南亚的资源。

  首钢在新加坡设立东南亚地区总部——首钢新加坡控股有限公司,以进一步开拓东南亚市场。该公司致力于在新加坡开展业务,并以新加坡为基地拓展马来西亚、印尼等东南亚其他国家的市场。1992年首都钢铁公司分别在马来西亚和印尼投资设立首钢马来西亚有限公司和印尼萨发利有限公司,生产钢铁产品,控股比例分别达到45%和40%,并于1993年在新加坡设立华宇实业有限公司,经营电子产品,控股比例为40%。

  青岛海尔在东南亚的冰箱生产加工项目更是可圈可点。海尔集团从1995年开始着手在境外投资设厂,它一开始便把目光瞄准东南亚。1996年2月,经过洽谈和协商,在雅加达建立了海尔在境外的第一家以生产电冰箱为主的合资企业海尔一莎保罗(印度尼西亚)有限公司,它标志着海尔集团向国际化迈出了重要的一步;随后,1997年6月,菲律宾海尔LKG电器有限公司成立;1997年8月,马来西亚海尔工业(亚细亚)有限公司成立,海尔电器产品已经成功占领马来西亚17%的家用电器市场。创维集团也选择市场环境比较熟悉、人力资源相对低廉的马来西亚建立一条以生产中档电视机为主的生产线,面向印尼、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市场。TCL集团1999年初开始进军越南市场,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就成功占领越南10%的彩电市场份额,目前,TCL集团在东南亚地区设立的工厂比在中国国内还多。此外,成都恩威公司在泰国曼谷开设了分厂等等。

  跨国并购:如2002年1月中海油斥资5.85亿美元收购西班牙瑞普索儿石油公司(REPSOL—YPE)在印度尼西亚5大油田的大部分股权,并在其中3个油田作业,使它成为印尼最大的海上石油生产者之一,每年可获得4000万桶原油的份额;2002年4月,中石油出资2.16亿美元收购Devon Energy 公司在印尼的油气资产,使其成为印尼6个油气产品分成合同中5个独家作业者。除石油行业外,近几年中国各大电信运营商也开始把目光投向东南亚,希望寻找更多的商机。中国最大的固定电话公司——中国电信正在与印尼的拉贾瓦利集团谈判,拟收购该国第三大移动电话公司Excelcomindo,展示中国电信业走向东南亚拓展国际业务的决心和兴趣。中国第二大移动电话公司——中国联通近期也表示,希望拥有某个海外网络的部分股权,并把印尼和印度列为考虑对象。

  境外资源开发:中国企业走向东南亚首先是进军石油与天然气产业,此外,渔业资源的开发也是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经济合作的重点领域。中国正与印尼合作,在印尼邦加乌里洞、龙目岛、亚齐、西伊里安查雅等地建立渔港,共同进行渔业资源的开发。中国与缅甸合资的美可瑞海产加工厂正式投产,利用安达曼海丰富的渔业资源进行生产,加工海鲜出口加拿大、日本及韩国等市场。中国企业还参与其他矿藏资源的开发,如辽宁金地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和云南昆明电化厂各自在缅甸投资金、铜矿勘探和开采及化工厂计划。中国住宅与土地开发上海有限公司投资100万美元,在老挝境内进行铜矿勘探,如发现铜矿,将由该公司连续开采30年。中国有关企业投资印度尼西亚的林业、果蔬、纸张、煤炭业,以及缅甸和老挝的水电业,等等。

  创办工业园区以及建立国际营销网络:如福建省正加快在印尼、缅甸、越南等国的境外加工贸易小区建设,这种工业小区的建设有利于突出重点,明确定位,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集聚效应,将带动福建相关设备、技术和劳务的出口。江苏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在印尼、马来西亚成功地建立了两家合资企业,生产销售小天鹅洗衣机,逐步在东南亚建立了稳固的国际销售网络。

  对外工程承包与劳务输出:东盟作为一个整体是中国最大的海外承包劳务市场,其中新加坡已经连续多年成为我国最大的海外劳务市场和第二大承包工程市场。截至2003年底,中国企业在东盟国家签订的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设计咨询合同总金额达249.9亿美元,完成营业额170.5亿美元。我国在东南亚的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业务都得到迅速发展。在新加坡,我国的承包公司追求高品质、上档次,不仅业务不断上升,而且赢得良好信誉,中建南洋和上海隧道已在新加坡颇具影响;中国企业在泰国的承包业务已经走上良性发展轨道,在泰国完成的几个大型项目在当地有较大的影响,正在实施的一批基础设施项目,以及正在积极跟踪的一批技术含量较大的项目,都使泰方刮目相看,树立了中国公司的良好形象;现天津国际、中国路桥、中国地质工程公司、中国水利电力公司等公司已在老挝承包工程市场占据一席之地;我中资公司在柬埔寨承包工程市场也已站稳了脚跟,发展势头良好。

  境外上市:我国企业在新加坡上市具有一些有利条件,其上市门槛较低适宜中国企业。目前在新加坡上市的中国企业以民营企业为主,主要有天津中新药业、中国光大、中远投资、中国航油、电子科技软件、亚洲创新、鹰牌控股、大众食品、联合食品等19家企业。

  三、关于加强合作的思考

  我国与东盟国家建立的双边和多边合作机制为我国企业“走出去”到东南亚投资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我国与东盟国家确立的“10+1”合作机制已经启动,10年后将实现商品贸易自由化;我国参与的“大湄公河次区域开发”机制正在稳步推进,将为我国企业在能源、交通、通讯、农业、原材料等领域与东南亚国家的合作提供广阔的空间。此外,东盟内部建立自由贸易区,也为中国企业进军东盟市场,进行跨国经营,提供了巨大的商机。就近期而言,我国企业在以下领域进行投资具有较明显的优势:

  1、加强与东盟国家在石油天然气、金属矿产、森林和渔业等领域的开发合作,确保我国的能源安全。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能源需求将大大增长,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能源进口大国,世界石油市场的动荡将对我国经济社会产生重大影响。如何规避和防范世界石油市场动荡给我带来的风险,维护我能源安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为此,我除了要实行石油进口多样化战略外,还要实施石油生产的多样化战略,我国的石油生产企业应“走出去”,积极参与东南亚石油资源勘探开发的合作竞争,在东南亚石油开发领域占据重要一席。要加强与印尼、马来西亚、文莱等东南亚产油国的联系,交流信息、技术,建立区域次区域石油合作机制,以确保我国的石油安全。而东南亚的缺油国,主要是印支3国、缅甸和泰国水力资源非常丰富,这些国家都在推行能源多样化战略,以其他能源来取代石油,中国在发展小水电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因此可增加对东盟地区小型水电的投资,帮助这些国家大力发展小水电。

  2、充分发挥我国家电、机械、纺织、轻工、电子通讯等行业的比较优势,支持和推动有条件的企业到东南亚投资办厂,开展境外加工装配,特别是要加大对东盟4个新成员国的投资力度。长期以来,我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主要集中在东盟5个创始国,而对印支3国和缅甸的经贸往来较少。而印支3国和缅甸自然资源丰富,经济发展潜力大,蕴藏着较大商机。因此我有关部门应该重视对这些新兴市场的调研,及时了解这些市场的需求规模和结构,加大对4国的投资力度,重点放在轻工、纺织服装、家用电器、机械、电子等加工行业,力求在4个新兴市场的投资有新的突破。

  3、积极与东盟国家开展多种形式的农业合作,派遣农业专家和技术工人带动我国优良农畜产品、农业机械和农业技术出口。我国在农业技术和农业机械制造方面有较好的基础和技术,我国农机行业先行的一批企业投资东南亚的实证经验表明,我国有比较适合东南亚的产品、技术和管理经验,而东南亚有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市场,双方互补性很强。因此,我国应紧紧围绕农业经济活动,包括种植、养殖、加工、生产资料、农业机械生产等,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增加对东盟国家的农业投资,派遣农业专家和技术工人带动我国优良农畜产品、农业机械和农业技术出口。印尼、菲律宾两国20世纪90年代以后重新变为粮食进口国,中国在杂交水稻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功使两国都希望中方给予资金和技术帮助,帮助其实现粮食自给。在这方面也已取得很好的成效。中国在印度尼西亚南苏门答腊建立农业实验室,推广杂交水稻,据印尼农科院鉴定,MS1213和 MS099两个品种每公顷单位面积产量分别达到10.6吨和9.8吨,得到了印尼政府的高度评价。此外,农业也是马来西亚的薄弱环节,马来西亚虽地处热带,农产、水产资源丰富,但种植、养殖技术相对落后,我国企业可利用本身先进的水产养殖和水稻种植技术在马承包种植或养殖园,我国有实力的企业还可抓住马是世界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出口国这一特点,与马方合作从事棕榈油的种植、生产、加工、进口,弥补我国食用油的不足。

  4、大力拓展对东盟各国的承包工程与劳务合作市场,积极推动对东盟工程承包与劳务合作上规模、上档次、上效益。开展对外承包工程项目是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主要方式之一。目前我国对外工程承包企业具有一定实力,2004年有49家企业跻身于国际工程承包商225强行列。我国要以入世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为契机,大力发展与东盟的工程承包与劳务合作,努力提高在东盟市场的占有率。随着东南亚地区经济形势的好转,东南亚各国纷纷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基础能源的投入。基础能源与基础设施方面的工程,特别是电力项目、交通运输项目等在今后几年中将会保持明显的增长势头;东南亚海啸受灾国恢复重建也为我建筑工程企业带来新的商机。我应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在东南亚承揽电站、通讯工程等技术含量高的大型工程项目,带动我国大型成套设备和技术出口。

  5、应发挥我国在航天、超导、生物工程及信息技术、软件开发等高新科技领域中的优势,引导企业到东南亚投资。东南亚各国在上述领域的科技水平相对落后,存在较好的合作和发展前景。我国华为、中兴公司在泰投资,凭借技术和价格优势,取得较好的效果,已成功进入泰国电讯市场。

  作者:吴崇伯

我要说两句    
物流问答】【物流信誉】【下载物流通】【评论】【推荐】【打印】【收藏】【关闭
  相关连接
 ·东南亚五国经济合作新机制凸显 实现可持续发展 (2005-11-2 10:01:00)
 ·美国意图扩张北非和东南亚小麦市场 (2005-10-16 15:17:00)
 ·东南亚杂货市场出现好转 (2005-9-15 9:42:00)
 ·海啸改变东南亚市场格局 (2005-8-18 14:34:00)
 ·东南亚杂货运价波动幅度大 (2005-8-11 8:25:00)
 ·商务专家:中国企业投资东南亚花“路费”最少 (2005-7-4 11:17:00)
  综合报道
·芜湖港以特色“物流事业部”促物流大发展
·北京:民警扮物流人员擒货主
·广东:上半年深圳物流业外商争相增资
·华尔街新游戏:干散货海运FFA交易
·包装与物流——“牵一发而动全身”
·物流信息化稳步推进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服务条款法律声明支付方式网站地图联系我们友情链接
锦程物流网:中国站English
锦程物流网版权所有2000-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