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务部副部长易小准14日为中美贸易算了一笔账:仅从数字来看,美方确实出现了比较大的逆差,但只要稍加分析就可以看出,中美经贸关系实际上是互利双赢的。
这是14日在人民日报社和美国中国总商会主办的中美经贸论坛上易小准发表的看法。据统计,中美两国贸易额已经从1979年的25亿美元跃升至去年的2116亿美元。现在美国已经成为中国的第一出口大国和第二大贸易伙伴,而中国则是美国的第四出口大国和第三大贸易伙伴。
巨大的贸易往来也造成了巨大的贸易差额。中国海关的数据显示,2005年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为1018.8亿美元,而美方的数据则是这一数字的近两倍。
同时出席论坛的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表示,上述差别来自于各自不同的统计标准。美方用的是以“原产地”为原则,中国从中国香港出口或者从其他国家出口的都算到中国的账上。此外,美方统计进口按到岸价格、统计出口按离岸价格,也导致出现了运输、保险费用的差价。
易小准认为,美国对华出口的限制也起了一定的作用。作为世界上科技最发达的国家,美国对华出口的高科技产品只占中国进口总量的10%。
按照中方的统计口径,2005年中国对美出口1629亿美元,进口487.3亿美元,分别增长了9.1%和30.4%。
易小准指出,在2005年中国的贸易顺差中,有83%来自外商投资企业,这些企业占到了中国出口总额的58%。如果扣除这一部分,去年中国的贸易顺差仅为175亿美元。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对外投资国。在获得巨大海外投资利益的同时,美国跨国公司的贸易转移也带来了巨大的贸易逆差。”易小准称,如果扣除跨国公司的海外净销售和进出口,美国的逆差就会大大缩小,甚至出现顺差。数据显示,自1990年以来,外来投资者一共从中国汇出了2700亿美元左右的利润,这还不包括用于再投资的部分。而据中国美国商会前年的调查,86%的美国公司在华收益正在提高,42%的公司在华利润超过了它们在全球的利润率。
尽管存在较大的顺差,但价廉物美的中国产品却给美国消费者带来了实惠,使得美国消费物价保持在较低的水平。易小准表示,如果没有中国的消费品,美国的物价指数(CPI)预计将上涨2%。
他援引美国摩根斯丹利的研究称,仅2004年,中国物美价廉的商品就为美国节省了将近1000亿美元。同时,中国商品不仅使美国零售商赚取了巨额利润,也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根据美国有关方面统计,中美贸易带动美国就业人数在400万~800万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