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首页资讯中心新闻实务海运空运陆运综合物流进出口专题工具会议人才数据法规期刊排行
首页 >> 商贸 >> 新元网 >> 正文

中国经济须积极应对全球失衡


www.jctrans.com 2006-1-10 13:34:00  新元网

  “当前经济失衡的主要表现是,美国经常账户赤字庞大,债务增长迅速,而日本、中国和亚洲其他主要新兴市场国家对美国持有大量的贸易盈余。因此,表现在贸易项目上的失衡,事实上反映了全球经济,特别是全球各国经济的失衡,尤其是储蓄和投资的失衡,这种情况令人担忧”。

  去年10月份,在中国召开了20国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会议公报首次提出“全球经济失衡”概念:“不断扩大的全球失衡的风险正在蔓延,这将加剧不稳定性并进一步恶化全球经济的脆弱性”。

  失衡有很多内容,简单的表述是:世界正在被分成两组,一组长期处于贸易逆差中,主要是美国,另一组长期贸易顺差,主要是东亚,特别是中国。这样的一种状况能不能持续,它对全球经济发展的含义又是什么?

  失衡,也成为社科院研究员李扬正在关注与研究的课题。在前不久举行的《中国财税论坛》上,他明确表示了对这种失衡的担忧:“失衡只是现像,其本质是世界各国储蓄与投资的不平衡”。“当前经济失衡的主要表现是,美国经常账户赤字庞大,债务增长迅速,而日本、中国和亚洲其他主要新兴市场国家对美国持有大量的贸易盈余。因此,表现在贸易项目上的失衡,事实上反映了全球经济,特别是全球各国经济的失衡,尤其是储蓄和投资的失衡,这种情况令人担忧”。

  从上个世纪末开始,发达国家投资大于储蓄,原因是储蓄的下降——由于储蓄不足以平衡国内的经济,所以,经常账目上出现了越来越大的逆差;而新兴市场国家则处在另一个对称的端点上:储蓄大于投资,经常项目的顺差不断扩大。对此,有一种说法是,这是中国、东亚在补贴整个世界,是穷国在补贴富国。对此,经济学家李扬的总结是:储蓄不足的现象,贸易逆差的现象,出现在发达国家;而储蓄过剩、贸易顺差的情况出现在发展中国家,这恰恰与正规的发展经济学理论完全相反。

  李扬的研究发现,这种不平衡造成以下的许多新现象:

  第一,贸易不平衡引起一系列贸易摩擦。

  第二,全世界储蓄对比关系的不同。中国、亚洲等储蓄大于投资的国家,长期处于低利率的状态。美国为首的投资大于储蓄国家,国内资金不足以支持国内的增长,大量的借钱,利率不断上升,美国正在进入加息周期。

  第三,资本活动变化。大的利率逆差必然引起资本从利率低国家流向利率高的国家,资本的流动可能出现逆转,2005年中国的资本项目和2004年有很大的变化,李扬认为,重要的原因就在于逆差的偏移。

  第四,汇率出现争执。资本要大规模的流动,流动过程中除了利息之外,还要考虑汇率的变化。因此,汇率争执在2005年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激烈。中国已经多次被世界聚焦,汇率争执成为一个非常大的焦点。

  第五,一方的债权和一方的债务的不平衡的积累。目前是富国借钱,穷国贷钱。这种状况长期持续,显然给各国都带来不利的影响。它实际上是一个全球经济的问题,涉及到利率、资本流动、汇率制度,还更深刻地涉及到货币制度。用李扬的说法是:“国际货币体系现在需要动大手术,否则的话,像中国这样的国家将处在不利的地位。全球都在说不平衡需要中国来调整,中国GDP,中国的资产和美国相比根本不是一个量级的事情,但是被赋于同等的负担,这样的状况对我们来说,是非常严峻的”。

  李扬之所以选择这样的角度———全球失衡以及中国在失衡中的位置切入研究的目光,是因为,如今必须在全球的眼界中才能准确地把握中国的问题,那么,中国的经济在失衡中到底面临怎样的挑战?

  李扬说,挑战表现在五个方面:

  第一,物价:在储蓄长期大于投资的情况下,通货膨胀不可能成为中国的主要危险。相反,应当注意的是通货紧缩,或者说,是物价上升趋缓;

  第二,由于储蓄长期大于投资,我们必须长期拥有顺差。在国内投资不能够满足吸收储蓄的条件下,只能靠出口来弥合投资缺口。李扬的研究数据显示,中国大量的顺差正在补贴美国的经济。尽管中国不追求贸易顺差,甚至不希望有贸易顺差,但是,储蓄大于投资的状况下顺差还会持续。顺差持续就会有摩擦;

  第三,对金融的影响。李扬认为:中国的实际利率的水平很低,长期在零点几左右徘徊,但同时,流动资金非常充足,这两种状态合在一起,使我们已经逼近了流通陷阱,意味着我们货币政策的施展的余地缩小,并且不再那么有效率。数据显示,我国银行存贷比在不断下降。这正是存款多,贷款少,储蓄大于投资在银行账户上的表现。货币结构下降,表明经济有一定向下走的压力。

  第四,人民币汇率面临持续的升值压力。人民币对美元、对欧元、对日元都是升值的,人民币对港币是持平的。人民币对四种可交换货币的汇率的变化,可以看到,升值压力仍然存在,居民持有的外币存款的变化间接反映升值的压力。李扬说,升值、贬值,在国际收支表中可以看出来,但是中国居民手中有大量的外汇存款,可以不通过国际收支表增加减少外汇储备,但是,居民的外币资产增加非常清楚地告诉我们,升值压力在国内存在,在国际依然也还存在。

  第五,宏观经济运行的平衡问题。最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一次明确提出信贷消费。尽管近年来,我们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刺激消费,但是,消费仍然相对冷静,短时间内也很难有很大的提高,消费占GDP的比重仍然在下降。随着建设新农村的口号,现在人们把希望寄托于农民,农民的需求的确很大,但是可支付能力是很小的。农民的收入不增加,就不可能有消费的增加,这个问题也是很严峻的。

  从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对经济的拉动看,由于目前消费稳定,尽管投资受制于各种各样的贸易摩擦,增长的潜力也不是很大,但稳定投资还是目前要做的事情,但李扬强调,必须充分注意投资领域中产能过剩这个已经很突出的问题。

  李扬认为,在全球经济失衡的大背景下,中国面临非常多的新问题。必须改变战略,以新思路解决新的问题。他提出的新思路如下:

  第一,应当重新审视无条件的出口战略。

  第二,在国内资金过剩的情况下无条件地、优惠地引进外资的战略应当改变。

  第三,在一个很长时期内,保持一定水平的投资仍然是我们必须认真考虑的政策重点。但是有几点要注意,一是不能造成产能过剩;第二,投资重点需要战略性转移,偏向社会基础设施,即:着眼于增加当期投资,又不会造成产能过剩的投资;第三,关注与城市化相关的投资,城市化过程中有很多的投资是增加投资不增加产能的。

  第四,高度关注并且解决好房地产问题。房地产既是投资,也是消费,是国民经济的综合部门。李扬的看法是,如果对房地产业给予过多的打压,对中国的未来的经济是不好的。

  最后,要加快改革。李扬说,利率、汇率、债权市场、金融稳定、信用体系建设应当成为今年改革的重点。

我要说两句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贸易问答】【物流信誉】【下载物流通】【评论】【推荐】【打印】【收藏】【关闭
  相关连接
 ·2005年中国经济精彩点睛 (2006-1-1 8:44:00)
 ·中国与世界经济:融入、磨合、改变 (2005-12-30 11:40:00)
 ·11个行业“入冬”产能过剩 中国经济的“奢侈症” (2005-12-28 10:46:00)
 ·中国经济专家:中国GDP数据修正带来“二喜三忧” (2005-12-28 9:39:00)
 ·西方对中国经济预测为何飘红 (2005-12-26 10:44:00)
 ·英国首相布莱尔称中国经济未来将能“超英赶美” (2005-12-22 11:04:00)
 ·中国增长之谜正在解开 (2005-12-21 9:44:00)
  一周报道 ·船公司近期航线动态一览  ·2006年中国物流业十大事件  ·北方龙吐明珠——记大窑湾保税港区  ·将洋垃圾堵在国门外  ·让更多的客户找到你  
·阿联酋航空网络货物销售..·FOB/CIF/CFR..
·货运代理揽货技巧·让过去过去 让未来到来
·货运险在互联网时代的革新·对海外代理协会组织的研究
·二OO七,中国物流“大..·国际顶尖物流盛会设宴申..
·国际顶尖物流盛会——慕..·明年4月休闲之都迎休闲..
·首届股市民间高手大赛颁..·刘枫同志出任中国中小企..
行业搜索热词排行: 物流访谈 揽货 走货 广交会 物流年会 海运费 商业网站100强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实用工具
 07年海关税率:
 海运大辞典:
    船东名录 NVOCC
    报关代码 里程查询
    危险品名 更多>>
   资讯排行榜
     最新热讯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最热帖子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PK物流任你问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关于我们服务条款法律声明支付方式网站地图联系我们友情链接
锦程物流网:中国站English
锦程物流网版权所有2000-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