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就是美国镜子里的影子。如果一方在调整,另外一方自然也在调整。” 花旗亚太区经济与市场分析部主管、董事总经理黄益平称。
黄益平是在9月25日《财经网》校园行上海交通大学站作上述表示的。他向到场的上海交大安泰管理学院学生称,过去看到的美国的经济增长和市场格局,在中国都可以看到。他不认同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有限的说法。
黄益平表示,不仅要关注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的短期影响,例如人民币的货币政策走向、未来经济是否会减速等问题,危机的长期影响更值得关注。
他认为,美国金融危机的长期影响将使中国不再可能高度依赖出口的增长来推动国内经济增长,今后中国的增长势头要靠国内。这将驱动中国要素市场的改革,要素价格的调整。
中国的产品市场化已走得非常彻底,但要素市场则不然。劳动力、资本、土地、能源、环境等要素,几乎都受到政策的限制,存在成本的扭曲,导致中国生产成本被普遍扭曲或者低估。这导致出口强劲但消费不强,从而形成经济增长结构不理想。
“下一步要消除扭曲,改善经济结构。”黄益平说,“我们可能会看到生产成本普遍上行,产品的价格会稳步往上走,但资产价格的膨胀不会像过去几年那样发展。”
“接下来的20年,可能我们的经济结构会有很大变化。”他说,“最关键的是全球经济不平衡的格局可能由此改变,流动性过剩的格局会改变,资产价格的泡沫会改变。”
黄益平回顾了至今已延续一年有余的美国金融危机。从2006年美国房地产市场开始疲软,至今年9月15日一天内发生雷曼兄弟破产、美国银行并购美林以及AIG面临巨大困难。“这是一个强烈的信号,即我们所熟悉的金融体系,可能会很快崩溃。”
这一场危机也让人们开始反思,过去十年看起来非常繁荣兴旺的经济,其实存在很多问题。黄益平表示,目前业界广泛讨论的是关于流动性过剩的问题,包括由此对前任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的批评。但另有四个方面的因素值得注意:
其一,由于过去二三十年的宏观经济趋向更加稳定,结果是投资者的名义回报率越来越低。这迫使投资者尽量购买回报率高、风险也高的产品。这一策略在牛市中很有效,同时,投资者的风险承受力也越来越高,导致资产相应产生泡沫。“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鼓励了对风险的偏好。”
其二,美国一再鼓励人们拥有自己的住房,其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也增加了对第二套住房的需求,致使危机前美国的自有住房率达到70%左右。但这种过度的需求,导致了房地产的泡沫。
其三,随着金融创新,次贷产品不断发展。其结果是风险不但被发散,同时也被放大。
其四,现有的金融体系有很多“顺周期”的机制,且很多政策加剧和放大了这种“顺周期”的行为。
上述这些原因的积累,最终导致了这场自1929年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金融危机。黄益平认为,美国的经济增长主要靠经常账户的赤字来维持,最终导致泡沫产生。过去的十年,世界的其他地区不断以其经常账户的盈余来弥补美国经常账户的赤字,但是前者的盈余已经开始下降了,迫使美国要减少外债。
在这种趋势下,黄益平认为,美国只有两件事可做,一是大幅降低其经常账户的赤字,方法是增加国内储蓄或降低其国内经济增长的速度;其二是通过美元的大幅贬值。“但长期的大幅美元贬值,可能也不是美国愿意看到的。”
在这一背景之下,黄益平认为,过去几十年的全球经济不均衡已经开始减少。这也影响到流动性过剩和资产价格暴涨的格局将要发生改变。危机爆发至今,美国的很多金融机构未能幸免,其间摧毁巨量资产,仅次贷方面,目前已知便损失了5000多亿美元。“今后五至十年,过去的流动性过剩现象将很难恢复。”■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