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届世界港口大会日前在沪闭幕。5天来,马士基、和记黄埔、招商局国际、新加坡港务集团等国际港航巨头向上海港频频抛出“橄榄枝”,他们认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可望改变亚太航线布局。 目前,名列世界前茅的五大集装箱港口均在亚太地区。北起釜山,中跨神户、上海、高雄、深圳、香港,南至新加坡已形成一条港口链,南亚太区的香港、新加坡是公认的国际航运中心。2004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已达1455万标准箱,全球排名第三。但上海老港区水深只有深水港必备条件的2/3,超大型船舶无法靠港,因此上海港只能充当其它枢纽港的“喂给港”。 洋山深水港区年内即将开港。据负责洋山港规划建设的上海同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介绍,洋山港将彻底改变上海开埠以来的河口港格局,使上海港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海上深水大港,其15米以上的水深条件可供世界上最大的8500箱集运船舶满载靠泊。这意味着,这类大船单一航次的载箱量就比靠泊老港区时增加一至两倍。 占有全球集装箱航运市场12%份额的头号船公司马士基,今年以来在沪箱量同比增长达38%,大大高于上海港箱量增速。该集团在沪透露,正在制订新的北亚太区航线计划,考虑将临近的釜山、高雄等港的国际中转箱源调配洋山港,逐步将东南亚枢纽航线的重心北移。由于可望在今夏完成对世界第三大船公司铁行渣华的收购,马士基国际市场占有率将升至18%至19%,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将争取率先投放巨轮挂靠洋山,带动其它船公司在此形成“航线波”。 业内人士认为,洋山多个深水泊位吸引着高运能船舶到港,这不仅将改变航线的空间布局,还将改变集装箱班轮在各港停留的先后时序。由此,大船将先经过本区域航运干线上的其它港站,数次装箱后再集中到沪,使上海港逐渐成为一个北亚太区集装箱的“终点调度站”。
|